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739550
大小:56.1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05
《试论儒家道德规范体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试论儒家道德规范体系论文关键词:儒家道德规范血亲道德团体道德社会道德论文摘要:儒家的道德规范足一个层次分明的有机体系,由血亲道德、团体道德、社会道德三层次组成。儒家从血亲道德出发,以团体道德为依托,以社会道德为落脚点,追求三种道德而为一的终极道德。东周时期,周天子无力控制诸侯,各诸侯国之间战争连绵,天下大乱,礼崩乐坏,人们失去了约束和评判标准,臣轼君、子拭父的情况屡见不鲜。为了解决这一困况,诸子从人际关系人手,提出了不同的观点。道家消极地提倡“老死不相往来”,否定人际关系;墨家超前地倡导“兼爱”,脱离了社会现实;法家偏激地强调严刑酷法,忽视了人性。唯有儒家能积极地从社会现状出发,针对各种
2、人际关系提出了不同的道德规范。如处理父子关系的孝、慈,处理兄弟关系的梯、友、恭,处理君臣关系的忠,处理朋友关系的信等等。这些规范不仅是内、外两个方面的统一体,更是一个由初级到高级、由个人到天下的有机体系。这个体系可以依据其适用范围分为三个层次:以孝为核心的血亲道德,适用于和个人有血缘关系的群体;以礼为核心的团体道德,适用于和个人发生直接关系的群体;以仁为核心的社会道德,适用于整个天下。这三个层次是相互依托、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整体。1、以孝为核心的血亲道德是这个体系的出发点,仁、礼都是由其衍化出来的。由于中国进人文明社会较早,社会结构还很不成熟,个体家庭并未充分发展,家族成为国家的基本组
3、织,血缘依然是维系社会的重要纽带。西周时周公“制礼作乐”,将这种血亲关系规范化、制度化,从此血亲关系融人社会的各个部分,成为各种关系的基础。孔子在全面继承三代文化的同时,也继承三代重视血亲道德的传统,他和他的传人们非常重视孝梯,将其作为其它规范的源泉。首先,孝梯等血亲道德规范是仁义等社会道德规范的根本。他们认为爱夭下人的爱与爱父母的爱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要实现仁,就要先做到孝,就必须将对父母的爱施与天下,做到爱天下人就像爱父母一样,甚至视他们如自己的父母、兄弟。孔子说:“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梯。”其次,孝佛等血亲道德规范是礼等社会道德规范的灵魂
4、。礼作为外在规范,有其内在的制定原则,从根本上讲就是将人的内在情感制度化,而作为人内心深处最基本情感的孝就成为礼的灵魂。2、以礼为核心的团体道德是这个体系的依托。在社会中,人们所面临的关系并不只是自己的血亲关系,还包括其它各种关系,其中有直接的,还有间接的。而那些直接的团体关系既不像血亲关系那样狭隘,又不像社会关系那样空泛。儒家就是以这种关系基础上的团体道德为依托,来实现血亲道德的升华和社会道德的确立。而礼本身的特殊性,使得这种作用更加突出。相比其它道德规范,礼的外在性和具体性非常明显,它侧重于从外在环境来促成关系的协调,侧重于从具体的规定来达到这一目的。当儒家将孝、仁等道德规范融人礼后
5、,礼不仅在自身上得到了升华,而且也成为其它道德规范的外在形式,成为它们的判断标准。儒家就是以礼为依托,告诉人们何为孝、仁,怎样达到孝、仁,使这些规范由内在情感转变为外在规范,由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实践,所有道德的实现必须以礼为表现形式。《论语•为政》载:“子日:‘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颜渊》亦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3、以仁为核心的社会道德是这个体系的落脚点。儒家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治理天下,调节所有的关系,社会成为他们理论、思想的最终落脚点。他们重视孝、佛等道德规范,从一开始就落脚于整个夭下,
6、他们要做的是将这些规范应用于相应的人际关系,他们是从社会来重新阐释和倡导这些规范的,使其在保留本有特征的基础上,融人更多社会因素,成为天下通用的规范。有子日:“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为政》载:“或谓孔子日:‘子奚不为政?’子日:‘《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只要行孝,天下就能大治。“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在这个体系中,儒家的修养方式是由血亲道德到团体道德,再到社会道德。这体现了儒家“以己推人”的方法。儒家认为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必须由个人来实现,倡导通过个人自我修养来达到,由自身推到宗族,再推到
7、与自身有直接关系的团体,最后推到整个社会,个人就是天下的根本所在。《大学》中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指个人、宗族以及与自身有直接关系的团体、社会这四个层次是相互递进的,环环相扣,不能逾越。所以,儒家就是用推的方法从低级向高级升华,由自己向社会演进,尤重用己心去推,孔子讲:“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孟子也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但是,儒家所追求的并不是以仁义为核心的社会道德,而是一种高于它的道德层次。《礼记•礼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