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小讲课产后出血课件

产科小讲课产后出血课件

ID:19737828

大小:773.42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8-10-05

产科小讲课产后出血课件_第1页
产科小讲课产后出血课件_第2页
产科小讲课产后出血课件_第3页
产科小讲课产后出血课件_第4页
产科小讲课产后出血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产科小讲课产后出血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产后出血产科李杰调查显示全世界每年约有50万孕产妇死于与妊娠和分娩的疾病其中大约80%孕产妇的死亡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产后出血的定义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失血量超过500ml是最为常见的产妇并发症居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发病率占分娩总数2~3%产妇一旦发生产后出血,预后严重,及时获救,仍有可能发生严重的继发性垂体前叶减退产后出血如失血过重,休克时间过长,导致垂体功能减退,可引起希恩综合症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4T)Tone(张力)70%Trauma(损伤)20%Tissue(组织)10%Trombin(

2、凝血)1%可共存或相互影响(一)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主要原因)正常产后出血原理:宫缩血管受压血窦关闭常见因素:全身因素:产妇精神过度紧张、恐惧、体质虚弱或合并有慢性全身性疾病;产科因素:难产、产程延长;产科并发症及合并症(如胎盘早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贫血等子宫肌变性引起子宫收缩不良)子宫因素:子宫肌纤维过度伸展(多胎妊娠、巨大儿);子宫肌纤维损伤(剖宫产史、产次过多);子宫肌肉发育不良或病变(子宫肌瘤、子宫畸形)药物因素:临产后过多使用镇静剂、麻醉剂或子宫收缩抑制剂(二)胎盘因素1、胎盘滞留:产后>30

3、min胎盘仍不排出,胎盘剥离面由于血窦不能关闭而出血原因:膀胱充盈;胎盘嵌顿;剥离不全2、胎盘粘连或植入:人流、感染、蜕膜发育不良胎盘粘连:胎盘绒毛与底蜕膜紧密相连胎盘植入:胎盘绒毛侵入宫壁肌层3、胎盘、胎膜部分残留(三)软产道损伤包括会阴、阴道、宫颈裂伤、子宫下段破裂急产产力过强巨大儿分娩软产道弹性差接产时未保护好会阴阴道手术助产操作不当(四)凝血功能障碍妊娠合并症: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妊娠并发症:胎盘早剥、死胎、过期流产、羊水栓塞、重度妊高症产后出血原因的诊断临床表现:阴道流血过多及因失血而引起的

4、休克等相应症状和体征胎儿娩出后立即出血(鲜红色)——软产道损伤胎儿娩出数分钟后出血——胎盘因素胎盘娩出后间歇性出血——子宫收缩乏力或胎盘残留持续性阴道流血,无血凝块——凝血功能障碍阴道流血不多,但失血表现明显,伴阴道疼痛——隐匿性软产道损伤(如阴道血肿)失血量的测定及估计1、称重法分娩后敷料重(湿重)-分娩前敷料重(干重)=失血量(血液相对密度为1.05g=1ml)2、容积法用专用产后接血容器收集血液后用量杯测定失血量3、面积法血湿面积按10cm*10cm=10ml,即每1cm2为1ml计算失血量4、根据失血性休克程

5、度估计失血量休克指数=脉率/收缩压休克指数=0.5,为血容量正常休克指数=1.0,丢失血量10%-30%(500-1500ml血容量)休克指数=1.5,丢失血量30%-50%(1500-2500ml血容量)休克指数=2.0,丢失血量50%-70%(2500-3500ml血容量)出血特点子宫收缩乏力:间歇性阴道流血,宫底升高,子宫质软,袋状,阴道流血多,按摩子宫及使用宫缩剂后子宫变硬,流血停止或减少胎盘因素:胎儿娩出后10分钟内胎盘未娩出,阴道大量流血软产道损伤胎盘娩出后,持续阴道流血,鲜红色,有血凝块阴道及会阴按照撕

6、裂程度分为4度凝血功能障碍:全身多部位出血,如:皮下、伤口、胃肠道出血及血尿,最多见的是阴道持续大量出血或少量持续不断的出血。可根据病史、出血特点(持续阴道流血,血液不凝,止血困难,全身多部位出血)及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等凝血功能检测可诊断会阴阴道裂伤分为四度I度:会阴皮肤及阴道入口处粘膜撕裂;II度:撕裂达会阴体筋膜及肌层,累及阴道后壁粘膜,可由两侧向上延伸撕裂,不规则,原解剖结构难辨,出血较多;III度:撕裂向会阴深部扩展,肛门括约肌断裂,直肠粘膜尚完整;IV度:肛门、直肠和阴道完全贯通,直肠肠腔

7、外露,组织损伤严重,出血可不多。产后出血的处理原则:迅速止血补充血容量纠正失血性休克防止感染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出血性休克的处理子宫收缩乏力的处理以加强子宫收缩为主,导尿排空膀胱后可采用以下方法1、按摩子宫经腹单手按摩法术者一手拇指放在子宫底部前面,其余手指放于子宫底部的后方,均匀有节律进行推挤或按摩,刺激子宫收缩,同时可将宫腔内积血排出(此法产妇可感到疼痛,按摩时忌动作粗鲁,用力不可过大)腹壁-阴道双手按摩法凡产程延长者,在胎盘娩出后可立即按摩子宫,术者一手置于子宫下腹部位,拇指及其余四指分别

8、置于下腹两侧,上扶子宫(防止因按摩子宫底时,子宫体下降),另一手则在子宫底部(拇指在宫底前,其余四指在后),压迫宫底,挤出宫腔内积血,均匀有节律地按摩子宫,直至子宫恢复正常收缩为止,是常用、有效的方法子宫收缩乏力的处理2、应用子宫收缩药物缩宫素10U+复方氯化钠500ml静滴或10U直接注射子宫体或肌肉注射麦角新碱0.2~0.4mg肌肉注射或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