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式教学初探

访谈式教学初探

ID:19721974

大小:5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05

访谈式教学初探_第1页
访谈式教学初探_第2页
访谈式教学初探_第3页
访谈式教学初探_第4页
访谈式教学初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访谈式教学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访谈式教学初探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然而审视当前课堂教学可以发现其并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传统教学中高耗低效的现象依然存在。笔者认为要想切实提高课堂效率,教师须在上课前弄清楚三个问题:知道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了解学生上这节课最想知道什么?要考虑到学生对某些问题是怎样思考的?  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使教师的教学更具有针对性,笔者借鉴前辈的经验,结合自己实践的体会,提出了访谈式教学,并将一些做法介绍如下。    一、访谈式教学的定性和分类    《学与教的原理》一书规定,教学方法的概念为实现既定的教学任务,师生共同活动的方式、手段、办法的总称。因此,访谈式

2、教学本质上应归属为一种教学方法。它是以“访谈”的形式来服务教学,学生作为被访对象,在教师的启发下,就某些问题真实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进而与教师达到共同交流的目的。整个过程中教师则主要扮演着引导、对话、记录、收集的角色。当然,师生的角色有时可以互换,访谈内容会被作为素材以备教学之用。  就被访对象而言,访谈式教学可以分为个别访谈式和小组访谈式,个别式是指针对某些问题只确定一名学生作为被访对象,进行“一对一”式访谈交流,具有专一性;小组式是指针对某些问题需要确定几名不同层次的学生作为被访对象,进行“一对多”式访谈交流,具有普遍性。就访谈时间而言,访谈式教学可以分为课前访谈式

3、和课后访谈式,这一点不同于对话式和提问式等其他方式,它们一般发生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二、访谈式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考虑到时间的有限性,笔者一般会选择某章的第一节或重点章节进行访谈式教学。  基本程序为:首先确定访谈的大致内容,其次确定访谈形式,然后确定被访对象、具体时间和地点,最后是实施阶段,注意收集和整理素材。  笔者以新课标高中物理必修1第1章第3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为案例,陈述访谈式教学的组织与实施过程。  选择形式:课前式和小组式(4人);  步骤一:布置预习任务,让被访对象事先就访谈话题内容有所了解,为访谈做好准备。  步骤二:针对被访

4、对象进行访谈(以下为部分访谈实录)。  教师:根据你们现有的知识经验,谈一谈对“速度”这个概念的认识?  学生甲:公式是路程除以时间;  学生乙:可以用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教师:在刚刚的交流中,足以说明大家对以前所学知识掌握的比较牢固,这点很好。当我们高中再次来学习“速度”这个概念时,会有不同吗?事先,我已经让你们预习,现在想听听大家的看法;  学生丙:我们刚学过矢量的概念,速度可能会涉及到方向,以前这些是不需要考虑的;  学生丁:现在的公式是位移除以时间,以前是路程除以时间,肯定有区别;  教师:看来大家的预习还是很有成效的,你们在阅读教材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

5、比值”这个词语?以前教材上出现过没有?  学生甲:看到过,但不是很注意。  学生丁:初中在学习密度的概念时出现过。  学生丙:还有功率、压强,老师说这叫比值定义法:  教师:预习的过程中是否有理解困难的词语?  学生丁:课本上关于瞬时速度概念的文字解释,我看不懂。  学生丙:既然速度可以表示运动的快慢,为何还要分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它们之间又有怎样的联系和区别呢,老师能告诉我吗?  学生乙:课本上是先讲平均速度的,然后引出瞬时速度,我看不太明白;  学生甲:课本中提到“速率”,跟速度有什么不同?是不是速率就是以前学的速度啊?  访谈结束后,笔者将内容进行了整理和分析,针

6、对实际情况,在教学程序的设计上,打算体现以下几点思路:  1 通过图片引入,让学生来感知生活中的速度,并再次体验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2 让学生知道引入平均速度的理由,同样也让学生体验到平均速度的局限性;  3 通过演示实验,渗透极限的思维方法,形象直观地突破瞬时速度这一难点,实现从平均速度到瞬时速度的自然过渡;  4 通过观察、举例、类比、分析,巩固对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概念的理解及应用;  5 关于速率与速度的区别,可以采取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互动,同学代表轮流发言的方式,把话语权交给学生。    三、访谈式教学的初步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2008年9月,笔者担任高

7、一年级两个普通班的物理教学任务,笔者选择其中一个班级作为试点,根据将近一年的跟踪调查和信息收集,收到一定的成效。学生方面主要表现在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好习惯,学生听课的注意力和课堂气氛较以前改观了很多,课下处理习题的效率大大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得到加强,部分学生还尝试用小论文的形式把自己的一些学习心得体会写出来,与班级同学共享,当然最重要的是带动了班级学习成绩的提高;教师方面则表现在能够及时准确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整堂课的教学思路较以前更为清晰,对整堂课的驾驭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学生的变化对教师也是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