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714691
大小:3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05
《影响我国消费因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影响我国消费的因素●因素一:历史和文化传统许多人在指出我国消费率“偏低”、“过低”时,往往是以世界上发达国家或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平均经验数据为参考系的。实际上,对消费储蓄比例关系并没有一个国际公认的标准模式。其实,在这一研究领域,人们早已观察到相对于西方民族而言,东方民族往往具有更高的储蓄倾向,并将文化因素,特别是儒家文化的影响归结为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因素。有专家研究的结论是,约42%来源于两国居民收入增长率的差异,剩余的58%来源于两国文化传统和有关制度的差异。从消费储蓄比例的长期基本态势考察,我国的消费率之所以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或者说储蓄率之所以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历史和文化因素的影响
2、可以说是第一位的。●因素二:人口结构在研究消费储蓄比例的决定因素时,经济学家们对人口结构的影响有相当的共识。对二者的关系,人们一般主要是从总负担系数,即被抚养人口与工作人口的比例变动的角度展开讨论。根据生命周期理论,被抚养人口由未成年人和退休人员组成。由于被抚养人口中的青少年没有任何收入,其消费支出完全由抚养者支持;同时,退休者的消费源自其工作期的储蓄,因此,一个社会的被抚养人口的比例,即总负担系数的变化趋势将对消费储蓄比例变动趋势产生影响。其一般规律是,当被抚养人口比例上升时,由于在消费的压力加大的同时,提供储蓄的人,即工作人口比例相对下降,因此对全社会的消费倾向将产生向上的推力,对储蓄将产
3、生向下的压力。反之,总负担系数的下降将向上推动全社会储蓄,对消费则产生向下的压力。我国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我国的劳动力人口比例上自世纪60年代以来一直呈现缓步上升态势,即总负担系数一直稳步下降。这种人口结构变化应是构成我国长期以来储蓄率持续上升的重要解释因素之一。尽管人口结构变化对消费储蓄比例影响的性质和方向是确定的,但由于在短期内人口结构变化极其微弱,其影响力度其实是很微弱的。●因素三: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增长速度的变化对消费储蓄比例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这是公认的。其一般规律是由于消费刚性的作用,消费者不会随收入变化立即轻易改变其消费水平,因此当经济增长速度较快时,消费率下降,储蓄率提高,
4、投资增长也较快。反之,当经济陷于不景气时,通常是消费率提高,储蓄率下降,投资增长速度下降。在国内,中国人民银行1999年的研究报告将经济增长率作为解释我国高储蓄率和低消费率的首要因素;有关研究结果还表明,居民收入增长(其背后是经济增长)对储蓄率的提高有较强的解释力,作为一个解释因素其贡献率达16%,仅低于预期不稳定性。在经济增长态势对消费储蓄比例的这种作用特点下,如果企图在短期内同时以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消费率为调控目标考虑经济政策取向,在某种程度上就会陷入“困境”:是持续、快速、健康的经济增长,还是提高消费率?鱼与熊掌两者不可得兼!由于对提高消费率是否能使经济更好地更快地增长我们还没有得到理论
5、上或实证上的充分证明,但却能从理论上解释当经济更好更快地增长时会使消费率产生向下运动的趋势,也能从经验研究中得到支持,因此似乎很难同时提出这样两个调控目标。如果是二者必居其一,任何明智的决策者都会把促进经济增长放在第一位。因此,就人们所关心的事关提高消费率的因素而言,中短期内的经济快速增长实际上是一块“绊脚石”。●因素四:利率水平自上世纪30年代起,实际利率变动对消费储蓄决定的影响已为经济学界讨论多年,但至今在理论研究方面仍没有产生被广泛接受的量化的定论。在我国,一些学者倾向于认为利率水平对居民的消费储蓄决定有影响,不过一些实证材料似乎对上述论点不完全支持。如我国1994年由于严重的通货膨胀,
6、实际利率水平尽管有存款保值补贴仍为负值,可这一年的居民储蓄增长率竟高达41.5%。在这一储蓄高增长的背后固然有因通货膨胀引致的名义收入高增长,但同时也说明利率水平对储蓄的影响并不那么显著。值得注意的是,就我国当前情况来看,由于我国当前的名义存款利率水平已经降到了20多年来的最低点,同时还要加征20%的利息税,决策部门利用这一杠杆去调整消费储蓄比例的空间已经是相当有限了。因此,即使是利率变动对储蓄变动有一定影响,对通过进一步降低利率水平来促进消费也不能寄予多大的希望。●因素五: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在讨论我国当前的低消费率形成原因时,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往往被人们指为影响消费率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虽
7、然从理论上可以确定,一般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将有助于消费率的提高,但在实践中这个问题要远比想象的复杂。我国新阶段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实质上是从现收现付制向部分积累制转型,劳动者比在现收现付制下对自己未来的消费保障要直接承担更多的责任,因此其储蓄意愿将加强,消费意愿将弱化,从而对提高全社会的消费率产生负面影响。有的经济学家认为,由于社会保障的原因,储蓄比以前下降了1/3,1970年社会保障福利的增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