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691300
大小:6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05
《工业机器人概述new》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工业机器人概述20.1概述 世界上机器人工业萌芽于50年代的美国,经过40多年的发展,已被不断地应用于人类社会很多领域,正如计算机技术一样,机器人技术正在日益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以至今后的生活方式。我们有必要以极大的兴趣关注它的发展,研究它的未来,迎接它给我们带来的机遇。 20.1.1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回顾 我国机器人技术发展已有20多年历史,特别是在“七五”计划期间,国家对机器人工业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投入了一定的资金,组织了全国近百个单位的机器人技术攻关,开发出喷漆、焊接、搬运等工
2、业机器人操作机、控制系统、驱动系统及相关的元器件,取得了90余项科研成果,形成了我国机器人研究开发的基本力量,为进一步发展我国工业机器人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在此期间,我国机器人工业基本上实现了从无到有并进行了相关的应用开发,其中有代表性的产品有: 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PJ系列喷涂机器人 北京机床研究所:GJR-G1、G2焊接及搬运机器人 广州机床研究所:JRS-80点焊机器人 大连组合机床研究所:ZHS-R005弧焊机器人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中型水下机器人及
3、机器人控制系统 航天工业总公司303所:YZJJR30搬运机器人 沈阳工业大学:CR80-1冲压机器人 此外,还有冶金部自动化研究院、西安微电机研究所、北京谐波传动技术研究所、洛阳轴承研究所、航天工业总公司609所、林泉电机厂、北京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在机器人控制装置、基础元器件和基础研究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20.1.2机器人工业的现状 进入90年代,世界机器人工业继续稳步增长,每年增长率保持在10%左右,世
4、界上已拥有机器人数量达到70万台左右,1992、1993年世界机器人市场曾一度出现小的低谷,近年除日本外,欧美机器人市场也开始复苏,并日益兴旺。与全球机器人市场一样,中国机器人市场也逐渐活跃,1997年上半年,我国从事机器人及相关技术产品研制、生产的单位已达200家,研制生产的各类工业机器人约有410台,其中已用于生产的约占3/4。目前全国约有机器人用户500家,拥有的工业机器人总台数约为1200台,其中从40家外国公司进口的各类机器人占2/3以上,并每年以100~150台的速度增加。进入“九五”计划
5、第一年后,一些大型工厂、公司正在调整机器人的应用和发展策略,由应用机器人大户转向成为开发机器人大户,力求推进中国机器人的产业化。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是我国最早的机器人用户之一,已在其汽车生产线上应用了20多台机器人,“八五”期间开发了2台高功能点焊机器人,此外还在进一步开发弧焊、打磨、涂胶等机器人。东风汽车集团公司是我国第一条国产机器人喷涂生产线应用单位,1996年在引进德国KUKA公司90年代机器人技术的基础上,用KUKA散件组装成功点焊机器人,即将投产,1997年又引进KUKA公司的焊装线,用于驾驶室
6、焊装并做工程应用研究。济南第二机床厂在与美国ISI机器人公司等合作完成了第一条冲压自动生产线后,又自行开发了全自动薄板冲压生产线,并投入应用。1996年北京首钢集团公司与日本安川电机(株)、岩谷产业(株)合资成立首钢莫托曼机器人有限公司,引进日本安川公司的产品和技术,生产和销售各类工业机器人,预计生产能力可达800台/年,年销售额可达4.6亿元。在国内大公司、大企业纷纷发展机器人产业的同时,国内的科研院所、高校在工业机器人的研制和发展中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一些领先的机器人科研生产单位,如北京机械
7、工业自动化研究所已售出各类工业机器人110多台,并完成了15条大型机器人自动喷涂生产线,该所正致力于内涂机器人及新型弧焊机器人开发。北京机电研究所引进德国技术,生产热模锻和辊锻机器人,经过10年已全部国产化,并销售出50台,大连组合机床研究所开发的弧焊机器人已售出13台,现正在开发装配机器人,拟用于电子行业,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开发的水下机器人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并已出口11台,开发的弧焊、搬运等机器人已应用30多台,哈尔滨工业大学开发的爬壁机器人、码垛机器人等均在国内产生了良好的效益和影响。
8、 国内各生产厂家在开展机器人应用研究、推进机器人产业化的同时,在机器人的基础研究、特种机器人研究、机器人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原国家科委组织实施的“863”计划中智能机器人主题在国内产生了很大影响,实现了我国特种机器人从无到有的突破,完成了3种类型、5个型号样机的研制目标并全部通过验收,它们是1000m无缆水下机器人、遥控移动式作业机器人、壁面爬行检查机器人和精密装配机器人。同时在国内建成了七个网点实验室:智能机器人研究开发中心、机器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