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性疲劳诊断与恢复的综述研究

运动性疲劳诊断与恢复的综述研究

ID:19684473

大小:60.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05

运动性疲劳诊断与恢复的综述研究_第1页
运动性疲劳诊断与恢复的综述研究_第2页
运动性疲劳诊断与恢复的综述研究_第3页
运动性疲劳诊断与恢复的综述研究_第4页
运动性疲劳诊断与恢复的综述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运动性疲劳诊断与恢复的综述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运动性疲劳诊断与恢复的综述研究:G804文献标识:A:1009-9328(2012)12-000-02  摘要运动性疲劳是运动生理学和运动医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就运动性疲劳产生的诊断方法和标准及恢复手段进行阐述,着重从教育学、营养学、物理学、药理学、心理学的角度对疲劳后的恢复手段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待找到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为运动性疲劳的深入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运动性疲劳诊断恢复  一、前言  现代竞技体育的首要任务是最大限度地挖掘人体的运动潜能,不断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随着竞技运动竞争性的日趋激烈,运动水平也越来越高,许多运

2、动项目的成绩,特别是体能类项目的成绩已逼近人体极限,以至于提高1cm或缩短0.01s都变得非常艰难。向人体极限挑战,作为竞技体育的重要任务,愈发突出。为了不断地提高人体的运动能力,依靠科学化、现代化的手段,在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指导下进行训练,业已成为大家的共识。竞技体育的极限化训练模式必然给机体带来最大限度的疲劳。如何快速地消除疲劳并达到超量恢复,一直是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追求的目标。近年来,随着生理学、生物化学以及运动医学等学科的迅猛发展,新的科学研究方法、手段以及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的广泛应用,使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及其消除手段的研究也不断深入。  二、运

3、动性疲劳的概念  自1880年莫索(Mosso)研究人类的疲劳开始,距今已有100多年历史了。许多著名学者从多种视角采用不同手段广泛研究疲劳,并先后给疲劳不同的概念。在第5届国际运动生物化学会议(1982)上,对疲劳的概念取得了统一认识,即疲劳是:“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上和/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生理性疲劳是由于工作或活动本身引起的,以区别于诸如疾病、环境、营养等原因所致。这一疲劳概念的特点是:1.把疲劳时体内组织和器官的机能水平与运动能力结合起来评定疲劳的发生和疲劳程度;2.有助于选择客观指标评定疲劳,如心率、血乳酸、最大吸氧量

4、和输出功率间在某一特定水平工作时,单一指标或各指标的同时改变都可用来判断疲劳。我国学者把“人体运动到一定时候,运动能力及身体功能暂时下降的现象”叫做运动性疲劳,是经过适当时间休息和调整可以恢复的生理现象,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身体变化综合反应过程。  三、运动性疲劳的常见诊断方法  运动性疲劳是一个复杂的综合过程,疲劳不仅可以主观感受,也可以用客观指标进行监测。在运动性疲劳时,运动员主观感受普遍有四肢乏力\肌肉酸痛、极想停止运动,部分人伴有口渴心慌、气急、胸闷和虚脱的感觉和症状.主观感受较简单,易于掌握,适用于定性判断,但易受到运动员主观意志等的影响。客观检

5、查有的简单,有的需要一定的技术和方法,比较复杂,但在定量判断疲劳和对疲劳进行分类\分度以及科研、医务监督中用的较多。  目前比较常用的测定与判断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肌力测定:背肌力、握力的变化。  (二)神经系统机能测定:膝跳反射阈、反应时及血压体位反射的变化。  (三)感觉机能测定:皮肤空间阈、闪光融合频率试验法。  (四)心率测定:心率是评定运动性疲劳最简易的指标,一般常用基础心率、运动时心率和恢复期心率对疲劳进行判断。  (五)生化指标测定:血红蛋白、红细胞、血乳酸、血尿素、血睾酮/皮质醇、血清肌酸激酶、尿蛋白等。  (六)呼吸肌耐力测定:连

6、续测定5次肺活量(每次间隔30秒),5次肺活量逐次下降,说明机体疲劳。  (七)生物电测定:心电图:疲劳时S-T段下移,T波倒置肌电图:疲劳时肌电振幅增大,频率降低,电机械延迟(EMD)延长,积分肌电图(IEMG)和均方根振幅(RMS)均增加,中心频率(FC)和平均功率频率(MPF)降低;脑电图:疲劳时由于神经元抑制过程发展,可表现为慢波成分的增加。  (八)唾液pH值测定:测试运动前后唾液pH值。  还可通过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的外部表现和主观感觉进行诊断。运动员在训练中出现疲劳时,会表现出情绪淡漠、精神不振、困倦厌训、注意力不集中、排汗量多、呼吸快而表

7、浅、眼神与动作配合不协调、反应迟钝、缺乏气力、失误增多等现象。运动员主观感觉表现为:疲乏、记忆力减退、食欲下降、无食欲、厌烦:G804文献标识:A:1009-9328(2012)12-000-02  摘要运动性疲劳是运动生理学和运动医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就运动性疲劳产生的诊断方法和标准及恢复手段进行阐述,着重从教育学、营养学、物理学、药理学、心理学的角度对疲劳后的恢复手段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待找到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为运动性疲劳的深入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运动性疲劳诊断恢复  一、前言  现代竞技体育的首要任务是最大限度地挖掘人体

8、的运动潜能,不断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随着竞技运动竞争性的日趋激烈,运动水平也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