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描述:《昕昕喵---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复习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为地球提供能量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8图1.7)⑴提供资源;⑵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⑶、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⑷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1.太阳大气由里到外分层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太阳风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扰动地球上空的,影响通讯②对地球磁场的影响,产生现象③作用于两极上空大
2、气,产生④对气候的影响,如与年降水量的相关性⑤影响地球自然环境,地球上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补充:影响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因素纬度(正午H);地势高低;天气状况;日照时数等因素补充点:太阳辐射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1、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因素影响因素纬度地势天气日照时数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极圈以外地区夏季日照时数多于冬季一般地势高的高原日照时数多于地势低的盆地多阴雨天气的地区,日照时数少;多晴朗天气的地区,日照时数多年太阳辐射总量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获得太阳辐射多地势高,大气稀薄,透明度高,固体杂质、水汽少晴天多,到达地面的太
3、阳辐射多2、中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1)总体特征我国太阳能资源的时空分布差异较为明显,高值和低值的中心都处在北纬23°—35°只见,高值的中心位于青藏高原,低值的中心位于四川盆地。北纬30°—40°地区,随着纬度的增高,太阳辐射能增加。而北纬40°以北,由东向西太阳辐射能逐渐增加,呈东西向分布。(2)特例分析青藏高原成为太阳辐射的高值中心,主要因为:①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尘埃含量较少,晴天多,日照时间较长。②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多。四川盆地成为低值中心,其原因在于: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空
4、气中含水汽的量多,阴天、雾天较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从而造成日照时间短,日照强度弱,太阳能资源匮乏。【例题】1.关于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放出的能量中到达地球的很多,成为地球表面自然环境变化的主要动力B.太阳能是目前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能源C.太阳辐射能是地球上大气、水、生物和火山活动的主要动力D.煤、石油、核能等能源在形成过程中固定了大量的太阳辐射能【感悟高考真题】(2009·安徽高考)图6表示27°N某地坡向(坡度为10°)对地表获得太阳辐射的影响,纵坐标表示该地坡面与地平面获得太阳辐射量的比值(仅考虑地球运
5、动和地形因素)。完成13~14题。1.该地坡向对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影响最大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若坡度从10°增大到15°,则a点的数值将()A.增大B.减小C.先减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考点精题精练】下图示是太阳系局部图,黑点表示小行星。回答1~2题:1.图中有生命存在的星球是()A.①B.②C.③D.④2.美国“机遇号”探测车考察的星球是()A.①B.②C.③D.④(2010·淄博模拟)读下图,完成3~4题。3.图中太阳电池的运行轨道属于( )A.恒星轨道B.彗星轨道C.行星轨道D.卫星轨道4.图中开发的能源类
6、型是( )A.太阳风B.核能C.太阳能D.光能5.太阳能量的主要来源于A.太阳内部铀等重元素裂变释放的辐射能B.飞离太阳大气层的带电粒子的能量C.氢原子核转变为氦原子核释放的辐射能D.碳原子核裂变释放的辐射能6.太阳辐射的主要作用是()①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②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动力③是一种清洁、无污染的新能源④太阳内部核反应的能量来源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1.4地球的圈层结构一、地球的内部圈层1.地震波地震波传播速度传播介质穿过不连续面速度变化横波穿过莫霍界面横纵波速度均;穿过古登堡界面横波,纵波速度突然。
7、纵波2.地球内部圈层——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划分三个圈层。圈层名称位置厚度特点地壳平均厚度17千米由岩石组成,大陆厚,大洋薄地幔2800多千米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地核3400多千米接近液态,横波不能穿过二、地球的外部圈层大气圈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主要成分氮和氧水圈包括地下水、地表水、大气水、生物水,处于不断的运动中,特点生物圈占有圈的底部、圈的全部和圈的上部,包括【感悟高考真题】(2010·江苏地理·T2)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下图为火山喷发图片。这些
8、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D.水圈、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