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活动理念的数学工具探索

基于活动理念的数学工具探索

ID:19649414

大小:68.3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04

基于活动理念的数学工具探索_第1页
基于活动理念的数学工具探索_第2页
基于活动理念的数学工具探索_第3页
基于活动理念的数学工具探索_第4页
基于活动理念的数学工具探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活动理念的数学工具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活动理念的数学工具探索【摘要】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基于活动理念的数学工具探索,是数学活动课的一个选学内容,让学生体验在活动中了解侧倾仪模型的组成,了解侧倾仪的使用方法,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用侧倾仪使用原理作出解释,并让学生乐于探究和发现,乐于用学到的数学知识改善生活,学会合作交流,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关键词】数学活动;活动课;侧倾仪【活动内容】1.收集关于侧倾仪的资料;2.探索

2、侧倾仪的使用方法和测定角度的数学原理;3.制作简易的侧倾仪,并测量自选物体;4.完成测量报告。【活动目标】1.体验在研宄中了解侧倾仪模型的组成,了解侧倾仪的使用方法,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用侧倾仪使用原理作出解释;1.乐于探究和发现,乐于用学到的数学知识改善生活,学会合作交流.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合作交流中,知道用侧倾仪使用求角度的数学原理。【教具学具】学生准备:每组:整理与侧倾仪有关的文字、图片资料,制作简易侧倾仪。【活动过程】(一)展示课前的布置作业:整理与侧倾仪有关的文字、图片资料,了解其组成,制作简易侧倾仪。(二)分小组学习。1

3、.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搜集关于侧倾仪的使用方法以及说明资料;2.根据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3.探宄侧倾仪的使用方法,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用侧倾仪使用原理作出数学解释;4.会制作简易的侧倾仪,并测量自选物体,完成测量报告。(三)生交流汇报搜集的资料并展示图片,让学生说说对侧倾仪这种计时工具有哪些了解?如何使用及使用原理,小组交流、汇报。(四)师针对每一小组的汇报交流进行系统总结讲解。【活动总结】(一)关于侧倾仪侧倾仪有度盘、铅垂、支杆组成(如图1)。一般的侧倾仪采用在长方形的主板上刻有半个量角度盘,在角度盘的底线两端分别固定两根瞄准钉,底线中心即圆心处钻孔,在角度盘对应的另

4、一半钻安装固定孔,端头绑一重锤的有刻度的细线经圆心绕在线轮上并固定在安装固定孔上。本实用新型体积小,便于携带,使用方便且测量数据准确。(二)关于侧倾仪的使用方法及原理测倾器的使用方法及原理(如图2)。(1)把测倾器插在远离被测目标处,使测倾器的木杆的中心线与铅垂线垂合,这时标针连线在水平位置。注意:一定要注意铅垂线与木杆重合,否则说明木杆不竖直,不能测量。(2)转动半圆盘,使视线通过两标针,并且刚好落在目标物顶部B处。注:“使目标物顶部B点落在视线上”指眼睛、两个标针与目标物顶点B点位于同一直线上,即四点共线。(3)由图知,ZBOE+ZAOE=90°,ZAOC+ZAO

5、E=90由同角的余角相等知,倾角ZEOB等于铅垂线与零度线间的夹角ZAOC,刻度盘上读出ZAOC的度数,就是倾角ZEOB的度数。在各组同学的重复测量后,比较结果会发现,结果可能差别较大:不同的数值都不一定与真实值相同,有的偏大,有的偏小,为了准确度高,可以采用求平均值法,降低误差。(三)会制作简易的侧倾仪制作方法(1)用木板做一个半圆刻度盘,用量角器在上面画刻度,注意半圆盘上的刻度与量角器不同,它是90。〜0°〜90。;(2)用手钻在圆心处打孔,并按上图用螺钉、螺母把它和一根长为130cm的木杆联在一起,这时,半盘就能绕着固定螺钉旋转(螺母不能固定得太紧或太松);(3

6、)在圆心螺钉处悬挂一铅垂线,以标出铅直向下;(4)在半圆盘的直径的两端钉两个标针,当木杆与地面垂直时,通过两标针及中心的视线是水平的,因为它与铅垂线互相垂直。(四)会测量自选物体,完成测量报告选择校内某一目标物体,用侧倾仪测出你所需要的数据,并求出目标物的高度,完成测量,写一份测量报告,并要有测量示意图。(五)反思1.整个关于侧倾仪的了解与探索使用方法及原理过程使学生亲身经历探宄的整个过程,获得探宄的乐趣并增加自信心,体验了成功的快乐;2.自己制作侧倾仪的过程使学生并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发明创造的喜悦,产生自己也能制作计时工具的自信心,获得探究的乐趣,体验探究成功的快

7、乐;3.整个活动过程也让学生明白了很多生活中和数学上的仪器的制作使用与工作原理是离不开数学知识的,从而更增强学好数学的动力与信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