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电视节目的优势及前景管窥

方言电视节目的优势及前景管窥

ID:19646181

大小:75.05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04

方言电视节目的优势及前景管窥_第1页
方言电视节目的优势及前景管窥_第2页
方言电视节目的优势及前景管窥_第3页
方言电视节目的优势及前景管窥_第4页
方言电视节目的优势及前景管窥_第5页
资源描述:

《方言电视节目的优势及前景管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方言电视节目的优势及前景管窥摘要:近几年,方言电视节目引发了空前的收视热情,幵创了一种全新的电视形式。本文运用社会语言学、文化学及电视学等相关理论对当前我国方言电视节目的主要特征和优势进行了分析,指出其蓬勃兴起的原因和目前存在的各种问题,并由此预测了方言电视节目的前景,认真思考方言电视节目的生存和发展策略,以期使之服从于媒体发展的需要。关键词:普通话;方言;方言电视节目;语言规划中图分类号:G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2-0-02近几年,方言电视节目横空出世,一度成为地市级电视台收视率的增长点

2、。如齐鲁电视台的《拉呱》、重庆电视台的《雾都夜话》、安徽电视台的《我爱饭米粒》、湖南电视台的《越策越开心》等都创下很高的收视率;特别是近两年以赵本山为核心的“赵家班”出演的《刘老根》、《马大帅》、《乡村爱情》等电视剧及大量小品将东北方言推到了流行的顶尖;《炊事班的故事》、《我的团长我的团》、《人在?途》等电影也以方言为主;还有方言评书、方言短信、方言歌曲等形形色色的方言电视节目吸引众多受众的追捧。然而,如此方言电视节目的优势及前景管窥摘要:近几年,方言电视节目引发了空前的收视热情,幵创了一种全新的电视形式。本文运用社会语言学、文化

3、学及电视学等相关理论对当前我国方言电视节目的主要特征和优势进行了分析,指出其蓬勃兴起的原因和目前存在的各种问题,并由此预测了方言电视节目的前景,认真思考方言电视节目的生存和发展策略,以期使之服从于媒体发展的需要。关键词:普通话;方言;方言电视节目;语言规划中图分类号:G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2-0-02近几年,方言电视节目横空出世,一度成为地市级电视台收视率的增长点。如齐鲁电视台的《拉呱》、重庆电视台的《雾都夜话》、安徽电视台的《我爱饭米粒》、湖南电视台的《越策越开心》等都创下很高的收视率

4、;特别是近两年以赵本山为核心的“赵家班”出演的《刘老根》、《马大帅》、《乡村爱情》等电视剧及大量小品将东北方言推到了流行的顶尖;《炊事班的故事》、《我的团长我的团》、《人在?途》等电影也以方言为主;还有方言评书、方言短信、方言歌曲等形形色色的方言电视节目吸引众多受众的追捧。然而,如此红火的节目形式还是引起很多质疑。方言电视节目为何突然兴起,并有如此大的吸引力?是否符合电视发展规律,是否消解了大众媒体普通话的示范功能?我们应该用何种态度看待这种现象?一、基本理论框架(一)方言的定义及其特征方言全称为“地方语言”,是一个民族语言的地方

5、变体,是一个社会内某一地区的人们所使用的语言,其语音、词汇、语法上有着其自身的特点。根据性质,方言可以分为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地域方言是语言因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是全民语言的不同地域上的分支,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在地域上的反应。社会方言是同一地域的社会成员因为在职业、阶层、年龄、性别、文化教养等方面的社会差异而形成的不同的社会变体。不论是地域方言还是社会方言,都有如下特征:第一,都是语言分化的结果,是语言发展不平衡的体现;第二,都没有全民性的特点。社会方言通行于某个阶层,地域方言通行于某个地域。当然,就地域而言,地域方言在一

6、定的范围内是有一定的全民性的;第三,都要使用全民语言的材料构成。构成方言的每个要素都离不开全民的智慧。我国主要有七大方言:1、北方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口的70%以上。2、吴方言:分布在上海、江苏长江以南镇江以东地区及浙江省,以苏州话为代表。3、湘方言:分布在湖南大部分地区,以长沙话为代表。4、赣方言:分布在江西省大部分地区,以南昌话为代表。5、客家方言: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分布在广东、福建、台湾、江西、湖南、四川等省。6、闽方言:分布在福建、广东、海南和浙江。它又分为闽南、闽东、闽

7、北三个方言。7、粵方言:以广东话为代表,分布在广东中部、西南部和广西的东部等。(二)方言与普通话普通话是提炼多种方言后的结晶,是方言的升华,一直被国家大力推广。但是目前我国是“双语”的语境,尤其在正式场合,大多数人坚持说普通话。但方言能发挥增进乡情亲情的作用,因此,在艺术领域中常见用方言发挥繁荣民俗文化的作用。普通话很早就被认为应大力推广。上世纪三十年代,瞿秋白在《鬼门关以外的战争》一文中提出:“文学革命的任务,决不止于创造出一些新式的诗歌小说和戏剧,它应当替中国建立现代的普通话的文腔。”新中国成立后,1995年10月召开的“全国

8、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期间,汉民族共同语的名称正式定为“普通话”,并同时确定了它的定义:“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1995年10月260,《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为促进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实现汉语规范化而努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