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635316
大小:2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04
《张衡传 教案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张衡传教案设计B第X二*教e育:资x源r网W 张衡传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进一步掌握叙述、说明事物的方法及详略得当的剪裁方法。 2、理解和掌握文言虚词’于’,复习意动和使动用法。 3、了解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和贡献,学习张衡刻苦钻研的精神。 【教学重点】 本文详略的剪裁。 【教学难点】 区别虚词’乃’、’于’的用法。 【教学方法】 讲读课 【教学课时】 三课时 第一、二课时 一、作者简介: 范晔(398--445),南朝宋代的史学家。他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
2、写成《后汉书》。此书内容充实,对考核史实有参考价值。文笔简练生动,议论部分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文气流畅,既具史学识见,又有较高文学价值。 张衡 (78--139)东汉著名文学家。其作品《二京赋》、《四碧诗》等都有很高的文学价值。特别是他在科学上的成就更为出色,他是我国古代的科学家。他的’候风地动仪’比欧洲地震仪早一千七百多年。他在政治和哲学上也有一定研究。1956年郭沫若为南阳重修的张衡墓题词说: ’如此全面发展的人物,在世界上亦所罕见。’ 本文节选自《后汉书•张衡传》,作为一篇科学家的传记而节选,对原文有大
3、量的删节。 二、课文串讲: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1)人也。衡少善属文(2),游于三辅(3),因入京 县写游学因此 属:连缀。 师(4),观(于)太学(5),遂通五经(6),贯六义(7)。虽才高于世,而无骄 学习通晓熟悉比世人但骄 通、贯:同义,精通,贯通。 尚之情(8)。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9)中,举 傲自大神情平时举止行动淡泊娴静庸俗被推举为 从容:举止行动,作名词。 孝廉不行(10),连辟公府(11)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 没有去应(荐)屡次被征召就职太平 不逾
4、侈(12)。衡乃拟班固《两都》(13)作《二京赋》,因以(之)以讽 过度奢侈就模仿就用(这篇文章)讽 谏。精思傅会(14),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15)奇其才 喻和劝说(他们)精心构思细致安排出众超群 奇:以其才为奇,形作意动。 累召(之)不应。 聘请(他)应召 衡善机巧(1),尤致思(2)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3)衡善术 制造巧妙的机械致力钻研常听说术数方 学,公车特征(5)拜(6)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7)阴阳, 面的学问特地指名征召授给升就研究核实 公车:官署名阴阳:指日月运行
5、。 妙尽璇机之正(8),作浑天仪(9),著《灵宪》、 的变化规律精妙地研究透了测天仪的道理制造出写了 《算罔论》(10),言甚详明。 语言道理更加详细明白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11)。衡不慕当世(12),所居之官 再次调转趋附当时的权贵担任官职 慕:羡慕,趋附。 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往往多年升迁自从离开太史令的职务年后重回来(任原职) 阳嘉元年(1),复造候风地动仪(2),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 (仪器的)直径长 合盖隆起(3),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 上下
6、相合盖住中间隆起杯作装饰用图形粗大的 尊同樽:酒杯。都:大。 柱(4),傍行八道(5),施关发机(6)。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 挨着放置根杆设置关键(用来)拨动机关 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7),皆隐在尊中,覆盖周 接它那些枢纽和(各种)机件的巧妙构造铜严 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 空隙(里的机械)关动清 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 脆响亮在旁守候机械的人觉察知道虽然龙首找那 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8),合契若神(9)。 (振动龙
7、头的)发生的方位用事情来检验(彼此)符合(灵验)如神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10)。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 从(已有的)记录的内容(来看)这样的事曾经 师学者咸怪其无征(11)。后数日驿(12)至,果地震(于)陇 有学问的人都它没有验证过了几天驿站上传送文书的人到了 西(13),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所从方起(14)。 信服巧妙从哪方位发生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15)。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16);又 离开(京城)做王逸华典章制度 多豪右(1),共为不轨。衡下车(2),治威严(3),
8、整法度,阴知(4) 很多豪门大族彼此勾结干坏事一到任树立威信整顿法令制度暗中察知 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之),上下肃然,称为政理(5)。视 一下子把他们逮捕起来举国上下严谨守法称赞是政治清明治理 禽同擒:逮捕。 事(6)三年,上书乞骸骨(7),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政事请求辞职还乡(朝庭)征召封他为享年去世 三、小结课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