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最后冲刺阶段的备考建议

2011年高考最后冲刺阶段的备考建议

ID:19634734

大小:48.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04

2011年高考最后冲刺阶段的备考建议_第1页
2011年高考最后冲刺阶段的备考建议_第2页
2011年高考最后冲刺阶段的备考建议_第3页
2011年高考最后冲刺阶段的备考建议_第4页
2011年高考最后冲刺阶段的备考建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1年高考最后冲刺阶段的备考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1年高考最后冲刺阶段的备考建议数学科一、2011年茂名市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数学科试题的总体评析(以下简称为“二模”)“二模”考试已经结束,这次数学试卷命题按照“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的原则,确立以能力立意命题的指导思想,将知识、能力和素质融为一体,全面检测了考生的数学素养。既考查了考生对中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又考查了对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本质的理解水平,是高考前的又一次热身活动,为高考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次的考题总体来说难度比较平稳,虽有些题目有一定的难度,但具有很高

2、的可信度。试题遵循了考试大纲所倡导的“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这一原则。很多题目似曾见过,但又不完全相同,适度创新,更加体现了对考生思维能力和灵活应用知识的考查。总之,试题融入了考纲的命题理念,以重点知识构建试题的主体,选材寓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立意创新又朴实无华,为以后的高中新课程的数学教学改革和日常教学,发挥了良好的导向作用。(一)文科数学试题主要优点:1、立足基础,由易到难。试题遵循考纲,立足考查基础,突出能力立意,试题平稳而又不乏新意,平中见奇,难易适度。选择

3、题、填空题、解答题前四(16-19)题以及后二大题的第一问,都属基础9题、常规题。第10、13题有一定的灵活性,容易出错,命题新颖,立意深刻,考查学生的能力水平。2、强化主干,知识涵盖面广,不回避热点知识考查。试题几乎涵盖了近几年高考数学的所有知识,涵盖知识面广,强化主干。函数,三角,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等主干知识勾勒出整个试卷。而这些问题是几乎每年都有所考查的热点问题。除了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掌握是否牢固,更重要的是考查考生对中学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所以考生在备考时要注重基础,

4、并突出重点,提升对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以及对各知识板块的综合运用能力。3、注重方法,体现常规,突出能力考查。高考数学,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要发挥数学作为主要基础学科的作用。诚然数学思维、数学方法是数学的核心。这次数学试题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更注重数学方法的考查,几乎每个试题都凝聚了命题人重视数学思维和方法的考查。而且可以确信一点的是,高考数学突出考查常规方法和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较好地体现了以知识为载体,以方法为依托,以能力为考查目的的命题指向。文科数学试题存在美中不足的是:应用题及以对数函数模型

5、的题目的考查并未突出。(二)理科数学试题主要优点:1、“二模”理科数学卷以中档题为主,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数学思想方法,考查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应用意识,试题注重基础,注重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适当考查学生对新增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体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2、“二模”9理科数学卷题型设置与高考相一致,试题难度设置与高考非常接近,特别选择题第8题和填空题第13题拉开了试题的区分度。3、导向性比较强。(1)、“二模”理科

6、数学卷很好地体现了2010、2011两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考试大纲的说明的变化。如2011年考试大纲新增了一句话:知道对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2010年考试大纲中把绝对值不等式的相关内容从选考改为必考,这两点变化在“二模”的第21题得到了很好的体现。(2)从近几年的高考题以及今年的高考研讨会得到的信息,高考在解答题的解析几何这一题中将不会考查韦达定理,这点变化在“二模”的第20题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4、“二模”理科数学卷重视对构成中学数学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较好地发挥的

7、查漏补缺的作用。如第17题的概率主要考查了列举法求事件的概率和第19题的立体几何第(1)小问考查了菱形面积的求法,第(2)小问考查了利用割补法求几何体的体积,第(3)小问考查了向量法求点到面的距离。理科数学试题存在美中不足的是:1、解答题最后两题最后一小问的难度与高考相应的难度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2、2011年考试大纲对向量法求点到面的距离没有要求,本题应提供利用等积法求点到平面的距离的求解过程,如:求点A到平面BFGC的距离可转化为求点A到平面BFC的距离,然后再利用可求。二、学生答卷情况分析

8、文科数学学生答题情况:1、基本概念、定理、性质掌握不好,如第4、6、7、10、11题失分的学生较多;2、读题、审题、理解题意的能力不强,对题目的一些已知条9件把握不好,对变换提法的题不知如何作答,如第13、18、19题也有很多学生失分;3、计算能力不过关,粗心大意,中间过程出错也是影响分数的一个重要因素,如第16、17、20题;4、部分学生数学思想方法领悟不到位,考虑问题不全面,使解答不全面而丢分,如第20、21题;5、部分学生考试时间把握不够好,缺少时间检查,使应得的分数没有得到,也是影响失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