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西台恸哭记》大学语文教材和课件11

《登西台恸哭记》大学语文教材和课件11

ID:19625259

大小:2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04

《登西台恸哭记》大学语文教材和课件11_第1页
《登西台恸哭记》大学语文教材和课件11_第2页
《登西台恸哭记》大学语文教材和课件11_第3页
《登西台恸哭记》大学语文教材和课件11_第4页
《登西台恸哭记》大学语文教材和课件11_第5页
资源描述:

《《登西台恸哭记》大学语文教材和课件1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1、登西台恸哭记谢翱一、作家作品简介:1、字皋羽,号发子,福建人,南宋诗人。2、文章长于记叙,风格与柳宗元接近。3、《发集》。l本文表达为民族英雄文天祥、为宋朝覆亡而恸哭的强烈爱国情感。l记叙1291年,作者与友人渡富春江登严子陵钓台,祭奠文天祥之事。二、翻译:早先,我的老朋友文天祥(唐宰相鲁公,即颜真卿),在南方建立府署,我以普通老百姓身份投军(在他麾下)。第二年,诀别先生在漳江边。又过了一年,先生被俘北行途中曾经过睢阳(唐朝张巡死守睢阳,城陷被杀)和常山(唐朝颜杲卿曾驻军,兵败不屈而死),文天祥北行时凭吊古迹,作诗抒愤

2、,终于没有违背自己的诺言,追随(诸先烈)游于黄泉。如今他的遗诗都留在人间,可以考证。5我疚恨自己死后(由于)对国事没有贡献而去见先生,幸而还偏偏记得分别时的言语,每次想到这些情景,就会在梦中重温。有时(遇到)山水林池台榭及云雾草木,与我们分别的地方,其情状恰巧相像,就令我徘徊留连仔细眷顾,悲痛而不敢哭泣。又过了三年,我经过江苏吴县。吴县,是先生早年办公的府邸,旧的治所所在,对着姑苏台(传为春秋时夫差所建),第一次为先生痛哭。又过了四年,我哭于越台(即禹陵)。又过了五年,到今天,哭于西台(严光,字子陵)。昨日,我与友人甲、乙及

3、丙相约,次日聚集。中午,雨还没停,我们在江边雇了条船。上岸后瞻拜严子陵的祠堂,在祠堂旁僧房内休息。(但见)破墙枯井,好似进了墓地。回到船中,与船夫一同置办了祭祀用具。一会儿,雨停了,登上西台,将牌位放在荒亭的角落,然后下拜,跪下行礼,祝诵完毕后,悲痛地哭喊三遍(古代祭祀死者的大礼),然后再下拜,起立。想起自己二十岁时,经过这里一定要瞻拜祠堂,起初来的时候,跟随着先父。如今我也快老了,(面对)山河大地、风云人物,依恋不舍,如有所失。于是又对着东方。哭拜不止。(这时)有云从西南飘来,云气蒸腾,气雾笼罩住林木,好像加重了悲哀的气氛

4、。我用竹如意敲着石块,编制楚歌来招他的灵魂说:“魂灵往来,要到哪儿去?晚上归来时,关塞一片昏黑。你化为朱鸟,(虽然)有了鸟嘴,却能吃到什么?”歌毕,竹如意与石块俱已碎裂,于是大家就相对感叹。又登上东台,抚摸青石,回到船中休息。船夫起初惊讶我哭泣,说:“刚才有元军巡逻船在此经过,我们何不移舟别处之乎?”因此就移船到河心,举杯相互劝酒,各自作诗来寄托自己的哀思。傍晚,雪飞风寒,舟中不可久留。上岸住到乙家。夜里又写诗怀古。次日,风雪更大了,便与甲在江边告别,我和丙两人单独归去。走了三十里,又隔了一夜方才到家。这以后,甲寄来书信及赋

5、别的诗歌,信中说:“5当日风急浪高,船夫拼命摇橹,耽搁了很久才渡过富春江。过河后,疑心有神灵在暗中相助,以显示这次聚游的伟观。”我说:“唉!阮籍(曾任晋步兵校尉)死后,空山中没有哭声将近千余年了!是否有神灵相助,当然不能确知;但这次聚游诚然是壮举,我们仅能赋诗作文来表达情怀,实在是很可悲的。我曾经想模仿司马迁,作《季汉月表》,如《秦楚之际月表》(《史记》某篇)的体例那样。现在(也许)没有人能了解我的用心,但后代人一定会有了解我用心的人。在此我应该记录下来,所以记载了它,以附在《季汉》内容之后。今天,是先父登西台后的第二十六年

6、。先父名某,字某。他登台那年是乙丑年。三、习题讲解:有云从南来,渰浥浡郁,气薄林木,若相助以悲者。乃以竹如意击石,作楚歌招之曰:“魂朝往兮何极?莫归来兮关塞黑。化为朱鸟兮有咮焉食?”歌阕,竹石俱碎,于是相向感唶。复登东台,抚苍石,还憩于榜中。榜人始惊余哭,云:“适有逻舟之过也,盍移诸?”遂移榜中流,举酒相属,各为诗以寄所思。薄暮,雪作风凛,不可留。分析这个片段:1.说一说景物描写与细节描写的作用。(1)、景物描写的作用:作者以景物描写来烘托祭奠的凝重,肃穆的棋风。突出风紧、云暗、雪狂。凄凉阴惨给祭奠者的心灵造成的重重心理感应

7、。5(2)、细节描写的作用:一、慷慨悲歌为文天祥招魂二、“以竹如意击石”“竹石俱碎”从细节中可见作者的悲愤难以自主,直接宣泄作者心中痛惜悲愤之情。2.为什么强调元人逻舟出没与雪作风凛:(雪作风凛因作为“风帆怒驶”更好)?这说明此次祭奠文天祥是由生命危险的,进而表达对文天祥的敬重和爱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补:若说是“风帆怒驶,逾久而后济”突出作者又一种独特“心理感受”——若神之助,固不可知,然兹游亦良伟,其为文伺以达意,亦诚可悲已。”3、这段诒所体现的艺术效果。这段将哭祭忠烈文天祥时的时间地点、场景、心理诸多因素融合在一起。

8、共同构建了天怒人怨,天人共愤,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补:全文以“哭”字贯穿。是全文的结构特点,详见参考材料p93。作者在祭奠过程中回忆与文天祥的友情,为其恸哭,实则为三百年宋朝毁于一旦而恸哭,抒发了强烈的爱国民族感情,这是“哭”的情感内涵。作者哭于姑苏,哭于越台,三哭于西台,“哭字”是贯穿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