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水银温度计校检规程

标准水银温度计校检规程

ID:1962362

大小:49.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7-11-14

标准水银温度计校检规程_第1页
标准水银温度计校检规程_第2页
标准水银温度计校检规程_第3页
标准水银温度计校检规程_第4页
标准水银温度计校检规程_第5页
标准水银温度计校检规程_第6页
标准水银温度计校检规程_第7页
标准水银温度计校检规程_第8页
标准水银温度计校检规程_第9页
标准水银温度计校检规程_第10页
资源描述:

《标准水银温度计校检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标准水银温度计校检规程    主要技术要求1玻璃2感温液和液柱3刻度与标志4温度计的部分尺寸5示值稳定度允许误差6示值允许误差7毛细管和刻线等分均匀性的允许误差是否分级否检定周期(年)2附录数目2出版单位中国计量出版社检定用标准物质相关技术文件备注2.标准水银温度计检定规程摘要一概述-60~+500℃标准水银温度计,由一支测温范围为0~-60℃汞基温度计和测温范围为-30~+300℃的七支组及300~500℃四支组的水银温度计组成.可作为检定工作用玻璃液体温度计和其它类型温度计的标准器;也可用于精密测温.标准水银温度计(以下简称

2、温度计)在不同温度点的示值检定结果的总不确定度列于表1.表1(℃)77检定温度示值检定结果的总不确定度(置信概率0.99)-60±0.04在水三相点测定±0.01在冰点器中采用比较法测定±0.020在低温槽中采用比较法测定±0.0350±0.0390±0.03200±0.05300±0.06400±0.11500±0.12二技术要求1玻璃1.1温度计玻璃表面应光洁透明,在刻度范围内和感温泡上不得有影响读数和强度的缺陷.1.2温度计应平直,不得有显见的弯曲现象.1.3毛细管玻璃的横截面应呈圆形.毛细管要直,孔径必须均匀,管内不得含

3、有杂质,并应充以足够压力的干燥中性气体.毛细管与感温泡,中间泡,安全泡连接处应呈圆滑弧形,不得有颈缩现象.上限温度≤400℃温度计的安全泡顶部要封圆.1.4棒式温度计应熔入一条乳白色釉带.内标式温度计套管内应洁净,无杂质和污物,应充以干燥气体,不得有影响读数的朦胧现象.2感温液和液柱2.1水银和汞基合金必须纯洁,干燥,无气泡.液柱不得断节.汞基合金在-60℃时不得凝固.2.2感温液面随温度变化上升时,不得有显见的停滞或跳跃现象;下降后不得在管壁上留有液痕.3刻度与标志3.1刻度上的刻度线(以下简称刻线)应与毛细管的中心线相垂直.

4、正面观察温度时,棒式温度计的全部刻线和温度数字应投影在釉带范围内.内标式温度计的毛细管应紧固在刻度板的中央位置上,相对侧位移不得超过最短刻线,毛细管与刻度板的间距不得大于1mm.3.2刻线应均匀,两相邻刻线间距不得小于0.5mm,刻线的宽度应不大于两相邻刻线间距的十分之一.3.3数字,刻线应清晰完整,涂色应牢固不脱落.温度计应每隔2℃标志数字.上,下限以及零位刻线以外应有十条展刻线.3.4温度计应有以下标记:表示国际实用温标"摄氏度"的符号"℃",制造厂名或厂标,制造年月,编号等.4温度计的部分尺寸4.1零位刻线与感温泡上端的距

5、离不得小于40mm;4.2下限温度刻线与中间泡上端的距离不得小于50mm;4.3上限温度刻线与安全泡下端的距离不得小于30mm;4.4下限温度低于0℃的温度计,其下限温度刻线与感温泡上端的距离不得小于90mm;4.5温度计的全长不得超过540mm;4.6棒式温度计感温泡的外径不得大于玻璃棒的外径,内标式温度计的感温泡外径不得大78于下体套管的外径.5示值稳定度允许误差5.1温度计经过示值稳定度检定后的零位上升值和低降值应符合表2的规定.5.2汞基温度计在下限温度处理时,不得出现液柱下缩到感温泡内或凝固在毛细管中.表2(℃)上限温

6、度零位上升值不得超过零位低降值不得超过1000.020.05150,2000.030.10250,3000.050.25350,4000.060.35450,5000.070.356示值允许误差6.1温度计的示值检定结果和零位不得超过表3的规定.6.2除零位以外的各检定温度点的示值修正值,与上一个检定周期的示值修正值之差(要扣除零位变化,在零位相同的情况下进行比较)不得超过表4的规定.6.3当一支温度计达到两个(或两个以上)检定周期时,在扣除零位变化后,若示值修正值(或它的最大与最小值)之差不超过表4的规定,则可取其算术平均值作

7、为这一检定周期的示值检定结果.6.4经过6.3条处理的温度计,在以后的各检定周期,每次只检定下限和上限两个温度点和测定相应的零位,而中间各温度点的示值修正值,根据上一个周期相应点的示值修正值和两个周期的零位变化差通过计算求得.这次检定的下,上限两点的示值修正值与上一周期的示值修正值之差(要扣除零位变化)若不超过表4规定,则可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这一检定周期的示值检定结果.表3(℃)测温范围0℃辅刻度范围示值允许误差起止起止分度值新制的使用中的-600--0.1±0.20±0.25-3020--050--50100-110.1±0.

8、15±0.20100150-11150200-110.1±0.20±0.25200250-11250300-110.1±0.25±0.40300350-11350400-110.1±0.50±0.70400450-11450500-110.1±0.50±0.7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