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常见病症治疗

小儿常见病症治疗

ID:19611421

大小:357.00 KB

页数:68页

时间:2018-10-04

小儿常见病症治疗_第1页
小儿常见病症治疗_第2页
小儿常见病症治疗_第3页
小儿常见病症治疗_第4页
小儿常见病症治疗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儿常见病症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儿常见病症治疗婴儿腹泻一、概述:1、定义:腹泻是指大便次数增多,便下稀薄或如水样为特征。2、发病季节:四季皆可发生,以夏秋两季常见。3、发病年龄:以两周岁以下的婴幼儿发病为多。二、病因病理:泄泻的原因比较复杂,但基本原因不外内伤,外感两大因素,病理变化主要在脾胃。1、感受外邪:泄泻的发生与气候密切有关,寒湿暑热均可导致脾胃大小肠的运化传输功能失司,而造成泄泻。2、内伤乳食:若喂养不当,饥饱失常恣食油腻,生冷,或吃不洁的食物,以致脾胃损伤,运化失职,--泄泻。3、脾胃虚弱:因小儿脏腑娇嫩,脾常不足,所以

2、致病因素容易损伤脾胃。又如小儿的先天禀赋不足,或病后失调或寒凉药物攻伐太过,皆使脾胃虚弱,水谷不得运化,湿滞内阻,清浊不分,合污下走--泄泻。此外还有惊泻,脾虚久泻而致的脾胃阳虚泄的类证。三、辨证与治疗:辨证首先要辨清病因,属性,辨其病情,然后才能得出正确的论治。故清代《医宗金鉴·幼科心法》“小儿泄泻认须清,伤乳停食冷热惊,脏寒脾虚飧水泻,分消温补治宜精。”指出了泄泻的病因和治法。四、分型论治:1、寒湿泻:主证:便稀多沫,色淡不臭,肠鸣腹泻,而色淡口不渴,小便清长,苔白腻,指纹淡青。治则:温中散寒,化湿

3、止泻。处方:补脾经,补大肠,推三关,揉外劳,摩腹推上七节。揉龟尾按揉足三里。方义:补脾经,推三关--健脾止泻揉外劳,按揉足三里--温阳散寒健脾化湿。补大肠推上七节,揉龟尾--温中止泻。加摩腹--健脾和胃,消食。加减:腹泻合并呕吐者,加清板,掐右端正,挤揉天突,三穴配合止呕吐,运达上下之气。肠鸣腹痛重者加揉一窝风。2、湿热泻:主证:腹痛即泻,急迫暴注,便黄而臭,尿少色黄,苔黄腻,指纹紫红。治则:清热利湿,调中止泻。处方:清脾胃,清大肠,清小肠,退六腑,揉天枢,揉龟尾。方义:清脾胃以清中焦湿热:清大肠,揉天

4、枢能清利肠腑湿热积滞,退六腑,清小肠,清热利尿除湿。配揉龟尾理肠止泻。加减:热重于湿者加清天河水,湿重于热加摩腹或推下七节骨。3、伤食泄:主证:腹痛胀满,泻前哭闹,泻后痛减,大便有臭味,舌苔厚,指纹紫红。治则:消食导滞,和中止泻。处方:清补脾土,清板门,摩腹,递运内八卦,揉天枢,揉龟尾。方义:清补脾土,清板门,摩腹,逆运内八卦--健脾和胃消食导滞。清大肠,揉天枢--疏调肠腑积滞。配揉龟尾--理肠止泻。加减:若腹胀甚者加分推腹阴阳,拿肚角。4、脾虚泻:主证:久泻不愈,或时泻时止,食欲不振,便下稀薄或夹不消

5、化的食物,质淡苔薄,指纹淡红。治则:健脾益气,和胃止泻。处方:补脾经,补大肠,推三关,摩腹,揉脐,推上七节,揉龟尾,捏脊。方义:补脾经,补大肠--健脾益气,固肠实便;推三关,摩腹,揉脐,捏脊--温阳补中;配推上七节,揉龟尾--温阳止泻;加减:气虚下陷者或脱肛加揉外劳,百会;“惊泻”者加掐人中,十宣。小结本病在发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病因的不同和小儿脏腑娇嫩的生理特点,在疾病的演变中,又有易虚易寒易热的不同其变证最多,常见者除伤阴伤阳以及阴阳两伤的危证外,还应须注意兼证的治疗,这对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泄泻的疗

6、效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对小儿腹泻的治疗,还要做到以预防为主这也是减少小儿腹泻发病率的根本方法。呕吐一、定义:呕吐是由于胃失和降,气逆于上所出现呕吐的症状。二、病因病理:呕吐的发生是以胃气受损,失于和降所产生,由于小儿脾胃薄弱,突受外感六淫的侵扰,或内被饮食所伤,均可损伤脾胃,运化失司,造成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而成呕吐。三、临床表现:在临床呕吐一般多见的是外感,内伤两大原因为多。1、外感:主证:呕吐突然,来势较急,乳食不化无酸臭,一般伴有寒热舌苔白,指纹紫红。治则:解表化浊,和胃降逆。处方:推攒竹,分推坎宫

7、,揉太阳,清大肠,揉外劳,推三关,揉中脘,推板门,揉胃穴,推天柱骨。方义:推攒竹,分推坎宫,揉太阳,清大肠--疏风解表,化浊。推天柱骨,揉外劳,揉胃穴,推三关--散寒,和胃降逆。配揉中脘,推板门--加强健脾和胃,降逆止呕的作用。2、内伤:(1)、伤食吐:主证:呕吐酸臭胸闷厌食,肚腹胀痛,大便酸臭,或溏或秘,苔厚腻。脉滑实有力。治则:消食导滞和中降逆。处方:补脾经,揉板门,横纹推向板门,运内八卦,揉中脘,分腹阴阳,按揉足三里。方义:补脾经,揉中脘,按揉足三里,健脾和胃,以助运化。揉板门,运内八卦--宽胸理

8、气,消食导滞。分腹阴阳,横纹推向板门--降逆止呕。(2)、脾胃虚弱:主证:睡卧露睛,四肢不温,神疲乏力,食入稿多即吐,次数多而吐出物少,口不渴,小便清利,舌苔薄白,指纹淡。治则:健脾益气,和胃。处方:补脾土,推三关,揉中脘,揉外劳,按揉足三里,揉板门,捏脊。方义:补脾土,推三关,揉中脘,捏脊--益气健脾,温中和胃。揉外劳,按揉足三里,揉板门--加强健脾,温阳和胃助运化的作用。小结常期呕吐,会影响小儿发育及营养物质的吸收,会产生营养不良和维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