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空心化背景下以留守妇女为主体的农民合作社发展研究

村庄空心化背景下以留守妇女为主体的农民合作社发展研究

ID:19603425

大小:74.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10-03

村庄空心化背景下以留守妇女为主体的农民合作社发展研究_第1页
村庄空心化背景下以留守妇女为主体的农民合作社发展研究_第2页
村庄空心化背景下以留守妇女为主体的农民合作社发展研究_第3页
村庄空心化背景下以留守妇女为主体的农民合作社发展研究_第4页
村庄空心化背景下以留守妇女为主体的农民合作社发展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村庄空心化背景下以留守妇女为主体的农民合作社发展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村庄空心化背景下以留守妇女为主体的农民合作社发展研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将是我国较长时期内不可逆转的趋势,因而村庄空心化和农业女性化也将是我国农民家庭经营与农民合作社发展必须面对的现实状况。本文以甘肃、青海、宁夏等西北省区的实地调查资料为基础,分析“男工女耕”状况下留守妇女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困境,运用社会性别理论研究农村妇女的行为特征、合作意愿与合作能力,并提出了发展以留守妇女为主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合作社转型战略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村庄空心化;留守妇女;生产困境;农民合作社  :F3

2、06.4:A:1004-0544(2012)11-0167-06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农村大量的男性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外出务工。30多年来,农村的年轻人中学毕业以后纷纷离开农村,并不能作为农村劳动力的补充。老年人逐渐进入高龄阶段,也不得不退出农业生产劳动。而大量的已婚妇女滞留农村,成为农村常住人口的多数,主要在家从事农业生产,农业生产越来越多地依靠留守妇女,农业的女性化特征越来越明显,我国传统的“男耕女织”生产模式逐步演变成“一家两业”、“男工女耕”的格局。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将是我国

3、较长时期内不可逆转的趋势。在劳动力的实际转移过程中,由于户籍、性别、素质、生育、家务、农村土地制度、城市住房与教育制度等因素的综合制约,农民家庭难以整体上向城市移居,因而农村女性转移的量少,转移的成本高,绝大部分农村妇女无法彻底地脱离农村,留守妇女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并引起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高小贤(1994),谭深(1997),程绍珍(1998),张宏宏(2002),项丽萍(2006),魏翠妮(2006)。蒋美华(2007)等主要从个人、家庭、社会层面分析留守妇女产生的原因。陈利(2006),蒋美

4、华、周垚(2007),黄安丽(2007),梁秀丽、毛成(2007),周庆行等(2007),比较专注留守妇女的生存状态,认为劳动强度高、精神负担重和缺乏安全感,成为压在“留守妇女”心头的“三座山”。左小川(2006),许传新(2007),左海霞(2010)等学者更多关注于对农村留守妇女的社会支持X络关系的构成进行研究。本文以课题组在甘肃省民勤县、青海省共和县和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的实地调查资料为基础,梳理和总结“男工女耕”状况下留守妇女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困境,运用社会性别理论研究农村妇女的行为特征、

5、合作意愿与合作能力,并提出了发展以留守妇女为主体的农民合作社,实现合作社转型战略的政策建议。  一、留守妇女农业生产经营的困境  对于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导致留守妇女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即“农业生产女性化”现象,在学术界尤其是农业经济学界很早就引起了关注。高小贤(1994)比较早地指出了这种“农业女性化”的趋势,她指出,农业较低的收益致使以农业为主的妇女贡献也在下降。同时农业作为女性主业,并不意味女性在农业中占主导地位,“女人干。男人管”。权力任然掌握在男性手中,妇女扮演无技能的劳动力角色。因此,

6、与其说农业女性化,不如女性农业化。而孟宪范(1993)则强调“男工女耕”的性别分工模式把农村女性推向了农业生产主力军的位置,这大大激发了她们的生产热情,她们以空前的积极性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去,其自身的发展也随之迈上了新的阶段。他阐述了妇女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和贡献,肯定其对妇女地位改善的意义。杜鹰、白南生(1997)和蔡昉(2001)等研究者从家庭作为“利益整体”角度出发,强调性别分工的合理性。郑真真、解振明(2004)的调查显示,农民家庭在决定谁出去的问题上是有经济理性的。在由谁外出务工的选择中,夫

7、妇俩从家庭利益最大化出发,在大多数情况下选择了让丈夫外出,因为女性要承担人类自身再生产的任务及家务劳动,且男性由于体力、素质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得到的收益可能高于女性。男的出去打工,女的“留守”就是一种成本小和收益大的理性策略。妻子们都表示自己很支持丈夫外出,原因是需要有人外出挣钱来改变贫困的生活现状。同时,留守妇女家庭中外出打工的男性成员在农忙时节能够回来帮助种地的比较少。由于在外打工的月收入并不多,考虑到返乡的路费,以及重新寻找工作的成本。一般都选择继续留在外地打工。李新然和方子节(1999)

8、的研究更关注农业女性化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影响。他们认为,随着改革的深化,农村妇女在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将是我国较长时期内不可逆转的趋势,因而村庄空心化和农业女性化也将是我国农民家庭经营与农民合作社发展必须面对的现实状况。本文以甘肃、青海、宁夏等西北省区的实地调查资料为基础,分析“男工女耕”状况下留守妇女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困境,运用社会性别理论研究农村妇女的行为特征、合作意愿与合作能力,并提出了发展以留守妇女为主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合作社转型战略的政策建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