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601167
大小:77.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0-04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根据提纲把握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指导学生自读自悟,与想象、资料相结合,体会课文描写的壮丽景观。二过程与方法 1指导自渎2情感教育3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引导学生积累、运用语言。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大自然的神气魅力,激发热爱祖国的感情。教学准备 5.指导朗读: 6.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是意味着什么呢?齐读5自然段。为什么说它是上个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地理事件之一呢?大家交流资料,了解雅鲁
2、藏布大峡谷的历史意义。 作业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3、鸟的天堂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1、熟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有关部分,背诵课文第7、8自然段,感受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感情。 2、体会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陆续”、“应接不暇”造句。 二过程与方法1目标学习,围绕目标展开。2品味课文,品味语言。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由衷赞美,感受人与自然,(1)思考:用一句话表达你的感受,并想想你的感受来自于课文的什么地方? (2)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点拨
3、: ①理解“我们继续拍掌……有的在扑翅膀”一句。 A.想象句子所描写的情景。 B.有感情朗读句子。 ②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应接不暇”。 二、熟读课文,体会写法 1.自由读课文第一、第二部分有关课文。 比较:两个部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一、第二部分有关句段。 三、延伸课文,鼓励探索 1.置疑。 2.介绍“鸟的天堂”的地理位置、历史与现状,鼓励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美。 作业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4*火烧云尝试题(二)①自由朗读第4-6自然段;②火烧云形状变化有哪些特点;③说说你
4、最喜欢的一种火烧云的样子是怎样变化的。 (2)学生尝试学习,进行四人组讨论。 (3)交流学习过程: (4)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5)小结,再用一个词说说火烧云形状变化又多又快的特点。 四、抓住火烧云形状变化快的特点尝试写一段话 (1)千变万化的火烧云接着还会像什么呢?展开想像......你想尝试描绘这美丽的景象吗? 尝试题(三):(任选一题) ①抓住火烧云形状变化快的特点,写一种你最喜欢的火烧云样子的变化过程。 ②抓住火烧云形状变化多又快的特点,用上“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的句式
5、仿照第三自然段写一段话。 (2)学生尝试写,教师个别指导。(指名写在投影片上) (3)投影反馈,订正。 作业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师小节:诗人眼中的庐山,形状、姿态各不相同。 (3)庐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幽秀?诗人为什么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呢? 同时引导联系《画杨桃》,帮助学生理解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的结果也各不相同的道理。 师问:你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吗?举个例子说一说。 四、品读欣赏,积累诗句 播放庐山的风景,配乐朗读。(师引发情感:在我们的眼前是成片的云雾遮挡着连绵起伏而
6、又挺拔陡峭的庐山,庐山时隐时现,看到如此美丽的风景,你们高兴吗?让我们一起朗诵这首广为流传的〈〈题西林壁〉〉) 五、感悟写法 作者是怎样写千姿百态的庐山风景? 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作者先写游山所见,再谈感受。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 六、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学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1、课后积累苏轼的其他诗句或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诗句。 2、将诗改写成短文,加上自己的感悟。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第
7、二课时学习目标1.背诵古诗《游山西村》并可以默写。2.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意,感悟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3.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富有哲理的诗句一、引入 走出令人迷惑的庐山,我们再跟随宋朝著名诗人陆游,到美丽的浙江绍兴的山西村一饱眼福,好吗?(板书诗题) 二、学习古诗 1、回忆上一节课我们是怎样学的? (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指导学生积累学习方法,学以致用。正所谓“教是为了不教”。) 2、用上节课的学习方法学习这首古诗。 (2)读书上的注释,再读古诗,自读自悟,说说诗句所表达的感情。 (3)合作学习,小组交流,进一步了
8、解诗意。 (4)汇报小组学习情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