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基本特征

分析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基本特征

ID:1959855

大小:43.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1-14

分析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基本特征_第1页
分析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基本特征_第2页
分析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基本特征_第3页
分析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基本特征_第4页
分析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基本特征_第5页
资源描述:

《分析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基本特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提前考试大作业学习中心:崇安职校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题目:1、分析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基本特征2、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说明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的相互关系。专业:工商企业管理批次、层次:201203高起专学生姓名:朱伟华学号:912310962身份证号码:320211197708050449提交时间:2012年10月5日分析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基本特征明确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共产党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科学判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提出我国的现实国情是,底子薄、人口多、生产力

2、落后。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的阶段。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再次确认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第一次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作了系统阐述。1992年党的十四大把社会主义初级理论列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一项主要内容并写进了党纲。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进一步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制订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指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

3、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含有两层意思。第一,从性质上讲,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从国情上讲,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只有把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同它的发展程度有机地统一起来,构成一个科学概念,才能够深刻地理解和把握我国的基本国情。党的十五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作出了新的概括,强调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

4、现代化的历史阶段;二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三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四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学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五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六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七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

5、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八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九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这九个方面概括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发展的过程性特征。党的十七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呈现出的新的阶段性特征从八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概括.第一,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第三,人民生活总体

6、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第四,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第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第六,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第七,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第八,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这些发展中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

7、的具体表现。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说明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的相互关系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地理环境是指人类社会所处的与地理位置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的、必要的条件,而且它作为劳动对象也不断进入人们的物质生产领域。同时,人口因素也是重要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对社会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的作用。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一切社会生活的客观过程在人们观念中的反映。它包括艺术、道德、政治法律思想、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和风俗习惯

8、、社会心理等。从意识的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