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587271
大小:5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03
《高校体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校体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探索【】通过文献研究法系统回顾历史与现状,并结合我国目前正在实施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分析高校体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考察高校体育的各个环节,探索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之中,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思路、新途径,以促进更大范围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缓解高校现有心理健康教育的压力。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育目标具体化、内容明确化、方法手段多样化,并与体育学科特点有机结合,使之便于体育教师具体地实施操作与检验,努力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做出贡献。 【关键词】高校体育;大学生;心理健康 唯
2、物主义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并且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运动、变化的,只有用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分析问题,才能对事物的发展趋向作出正确推断。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指身体没有疾病和身体虚弱的现象,而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社会上的完满状态。它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性三个方面。人作为身心统一的整体,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精神支柱,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积极的体育运动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对心理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 1.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常见的心理问题 众多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
3、调查研究表明: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来看,现阶段在校大学生中出现心理问题倾向者的比例为30%-40%,而其中存在较为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约占总数的10%。并且近年大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发病的种类也在逐渐增多。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以心理困扰为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生活适应问题 生活适应问题在大学生中广泛存在,新生表现最为突出。目前大学新生的自理能力、适应能力和调整能力普遍较弱,入学后在自我认知、同学交往、自然环境等各方面都面临着全面的调整和适应。 1.2学习压力问题 随着就业制度的改革、竞争压力的增加,大学生的学业压力也在
4、增大。学习压力是大学生产生焦虑情绪的主要原因。压力过大、负担过重,易导致学习兴趣和效率的下降,精神上的压抑与焦虑不安。 1.3人际交往问题 在交往中认知上的偏差、语言艺术和技术技巧的缺乏等常常使大学生面临尴尬、陷入困境,加上固有的闭锁、羞怯、敏感和冲动心理,使其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易产生困惑、焦虑等心理问题。 1.4恋爱问题 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阶段使得恋爱成为其敏感话题。部分学生接受青春期教育不够,并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对异性的神秘感和渴望交织在一起,由此产生了各种心理问题。 1.5家庭贫困导致的心理问题 贫困生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学费和生活费等如
5、同压在其心头的大山。窘迫的家境使其易出现自卑、敏感、焦虑、性格孤僻、人际关系冷漠等不良的心理特征。 1.6就业问题 就业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也是学生关注的焦点。当前的经济危机进一步加剧了就业压力,用人单位对人才要求不断提高、工资待遇下降,岗位竞争日趋激烈。毕业生常常无法找到自身的定位,难以接受现实与理想的巨大反差。 1.7X络中的心理问题 X络积极作用于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如X络游戏成瘾、X恋、X上暴力等。部分大学生过度沉溺于X络虚拟世界不能自拔,荒废学业。 2.高校体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 2.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时代
6、的要求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大发展的时代,知识经济对现代人的心理素质提出了全方位的挑战。未来国际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心理素质的竞争,同时,就人类自身来讲,重大的挑战则是心理危机,最大的痛苦就是心理障碍与疾病。因此,改变传统教育只重视学术、职业与生理健康教育,而忽视心理健康的教育,加强心理卫生工作已迫在眉睫。 2.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自身成长的要求 2006年,我国健康学者对全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患有各种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大学生占20%~23%。对江西省23所高校600多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心理素质调查测试,发现
7、20%~30%的大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中16.5%的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障碍。在我国高校患心理疾病而无法继续学习,被迫休学的人数占因病休学的学生总人数的64.4%,列第一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以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行为异常、心理承受障碍等表现较为常见。目前,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团队协作能力差、意志品质较薄弱、人际关系紧张,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负面影响不言而喻。 2.3体育学科自身的特点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条件 体育学科因其教学活动的动态性、身体活动的实践性、人际交往的立体性、心理操作的复杂性、心理体验的复合性等,它在帮助学
8、生改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