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速铁路桥梁沉降观测技术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速铁路桥梁沉降观测技术的应用摘要:本文阐述了京沪高速铁路线下工程(桥梁墩台)沉降观测监测X的建立、观测的方法及具体要求,总结了技术控制要点。 关键词:桥梁墩台沉降观测技术应用 :U213:A:1672-3791(2011)01(b)-0107-02 1绪论 1.1工程概况 京沪高速铁路是我国铁路建设的标志性、示范性工程,是我国的一次修建最长的一条高速铁路,也是应用世界先进技术修建的一条铁路。线路从北京南站至上海虹桥站全长1308km。它的建成将推动我国铁路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的建成将直接拉动我国三大直辖市之间的交通、经济、贸易、旅游等城市
2、的全面健康发展,因此倍受社会各界关注,是举世瞩目的一项伟大工程。 1.2沉降观测意义和作用 由于高速铁路对桥梁等建筑物的稳定性、变形程度及轨道平顺性有更严格的要求,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地面沉降的规模、程度,及其对高速铁路工程的影响,并预测地面沉降的发展趋势。结合沿线已布设的精测X对桥梁等建筑物变形监测,可以确定桥梁等建筑物的变形,通过监测也可以及时发现沿线沉降情况,及时采取对策,防止区域地面沉降对铁路产生影响。 2沉降观测内容及控制标准 (1)沉降观测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布设控制X,按相关精度要求,根据施工分级加载实况,定期定点对桥梁等建筑物的垂直位移的沉
3、降情况进行观测,直至工程竣工验收,移交使用单位。 (2)对于高速铁路桥梁基础的沉降控制,墩台基础的沉降量应按恒载计算,其工后沉降量不应超过下列允许值。 墩台均匀沉降量:对于有砟桥面桥梁≤30mm;对于无砟桥面桥梁≤20mm。 静定结构相邻墩台沉降量之差:对于有砟桥面桥梁≤15mm;对于无砟桥面桥梁≤5mm。 对于高速铁路,控制桥梁沉降,主要是工后沉降,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往往偏差很大。因此有必要进行实测验证,积累观测数据。 3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 3.1仪器设备、人员素质的要求 应使用精度不低于0.3mm的电子水准仪和与之配套的条码铟瓦尺,在沉降观测前
4、和沉降观测过程中的规定时间段应对仪器和标尺进行检定,仪器各种设置正确,并在数据采集时自动控制。 人员素质的要求,必须接受专业学习及技能培训,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规程,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会分析原因并正确的运用,做到按时、快速、精确地完成每次观测任务。 3.2观测时间的要求 首次观测必须按时进行,否则沉降观测得不到原始数据,其他各阶段的观测,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已必须按实施细则中规定的观测周期进行,不得漏测或补测。 3.3观测点的布设要求 沉降变形测量点分为基准点、工作基点和沉降变形观测点三类,其布设按下列要求。 3.3.1基准点 要求建立在沉降变形区以
5、外的稳定地区,基准点使用全线的基岩点、深埋水准点、CPI、CPII和二等水准点,增设时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相关要求执行。 3.3.2工作基点 要求这些点埋设在稳定区域,在观测期间稳定不变,测定沉降变形点时作为高程和坐标的传递点。工作基点除使用普通水准点外,按照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一步加密水准基点或设置工作基点至满足工点垂直位移监测需要。加密后的水准基点(含工作基点)间距200m左右时,可基本保证线下工程垂直位移监测需要。 3.3.3沉降变形点 直接埋设在要测定的沉降变形体上。点位应设立在能反映沉降变形体沉降变形的特征部位,不但要求设置牢固,便于观测,
6、还要求形式美观,结构合理,且不破坏沉降变形体的外观和使用。沉降变形点按桥梁等各部位布点要求进行。 3.4沉降观测应遵循“五定”原则 为了将观测中的系统误差减到最小,达到提高精度的目的,实行“五固定”即“固定水准基点、工作基点、固定人、固定测量仪器、固定监测环境条件、固定测量路线和方法”,以提高观测数据的准确性。 3.5沉降观测等级及精度要求 本线沉降变形测量按三等规定执行,对于技术特别复杂工点,可根据需要按二等的规定执行。 如表1所示。 3.6沉降观测成果整理要求 按照京沪公司要求观测数据处理文件一个月提交一次电子文件,三个月提交一次纸质文件;成果输出
7、文件,一个月提交一次电子文件,纸质文件一年提交一次,作为最终《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工作报告》的组成部分,为评估单位评估打下良好基础。 4沉降观测具体程序和方法 4.1建立水准控制X 京沪高速铁路线下工程沉降观测工作以桥梁等建筑物的垂直观测为主,高程系统应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建立独立的沉降监测X,覆盖范围一般不宜小于4公里,基准点选择利用CPI、CPII和水准基点。 4.2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 根据京沪公司沉降观测工作要求,依据沉降观测点的埋设要求或图纸设计的沉降观测点布点图,确定沉降观测点的位置。在控制点与沉降观测点之间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