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563189
大小:20.82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03
《华东理工大学学生荣誉制度(试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华东理工大学学生荣誉制度(试行) 篇一:华东理工大学关于印发《学生荣誉制度(试行)》的通知 华东理工大学学生荣誉制度 类别与等级 学生荣誉系列分为荣誉学生和荣誉毕业生两类。荣誉学生分为三个等级,由低到高为:三等、二等、一等。荣誉毕业生不分等级。 荣誉学生,每学年评定;荣誉毕业生,毕业时评定。 条件与标准 荣誉学生的条件与标准: 以下所述时间段均为学年,相关证明材料时间段一般为上一年9月1日至当年8月31日,具体以当学年开学至放假结束时间为准。 (一)本科生的条件与标准: 1.三等:诚实守信,履行责任,完成
2、学校规定课程并全部合格(含补考及格);无违规违纪;寝室卫生优良率30%以上;积极参与班团活动,缺席次数不超过3次;参加至少1次校内外公益性实践活动;参与至少2次各类课外讲座和学术活动。 2.二等:满足三等基本条件,获得综合课程奖学金三等及以上;寝室卫生优良率50%以上;参加至少3次校内外公益性实践活动;参与至少4次各类课外讲座和学术活动;在各类校内学生组织中承担一定工作,服务同学。 —1— 3.一等:满足二等基本条件,寝室卫生优良率在80%以上;参加至少5次校内外公益性实践活动;参与至少6次各类课外讲座和学术活动;获得
3、学校社会工作奖。 4.破格: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者在原有等级基础上,上浮一级表彰(一等不再上浮): (1)在全国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一级学会主办的各类大学生学术竞赛,以及“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辩论)比赛、“华澳杯”中澳友好英语大赛、ACM程序设计大赛和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专题邀请赛等重要竞赛中获奖。获奖要求如下: A、教育部批准的重大竞赛:获得市级、华东区或全国三等奖及以上; B、全国性竞赛:市级二等奖及以上,或全国三等奖及以上; C、上海市教委、科委、发明协会组织的竞赛二等奖及以
4、上; D、学校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优秀项目(负责人)。 (2)服务同学、公益事业、社会服务中做出杰出贡献,并受到省市级以上表彰者。 (3)毕业时到学校《就业引导工程》重点引导企业就业者或参与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研究生支教团、“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等项目者。 —2— 篇二:《学生荣誉制度(试行)》 华东理工大学文件 校学?XX?17号 华东理工大学关于印发《学生荣誉制度 (试行)》的通知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提升育人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育人全过程,培养和塑造心智
5、健全、人格完整,知识、能力、精神、素质协调发展,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具有华理精神和特质的社会英才,学校特制定《学生荣誉制度》,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华东理工大学 XX年8月23日 内发:各学院、所,机关各部门,奉贤校区管委会,金山科技园管 委会,后勤 华东理工大学校长办公室XX年8月26日印发—1— 华东理工大学学生荣誉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提升育人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育人全过程,深入推进立德树人工程,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6、弘扬主流价值、引领社会风尚,鼓励学生有责任、有担当,崇尚荣誉、追求卓越。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培养和塑造心智健全、人格完整,知识、能力、精神、素质协调发展,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具有华理精神和特质的社会英才,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评选范围为本校全日制在校在籍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凡在本校注册的学生视为接受并同意本制度。 第二章类别与等级 第三条学生荣誉系列分为荣誉学生和荣誉毕业生两类。荣誉学生分为三个等级,由低到高为:三等、二等、一等。荣誉
7、毕业生不分等级。 第四条荣誉学生,每学年评定;荣誉毕业生,毕业时评定。 第三章条件与标准 —2— 第五条荣誉学生的条件与标准: 以下所述时间段均为学年,相关证明材料时间段一般为上一年9月1日至当年8月31日,具体以当学年开学至放假结束时间为准。 (一)本科生的条件与标准: 1.三等:诚实守信,履行责任,完成学校规定课程并全部合格(含补考及格);无违规违纪;寝室卫生优良率30%以上;积极参与班团活动,缺席次数不超过3次;参加至少1次校内外公益性实践活动;参与至少2次各类课外讲座和学术活动。 2.二等:满足三等基
8、本条件,获得综合课程奖学金三等及以上;寝室卫生优良率50%以上;参加至少3次校内外公益性实践活动;参与至少4次各类课外讲座和学术活动;在各类校内学生组织中承担一定工作,服务同学。 3.一等:满足二等基本条件,寝室卫生优良率在80%以上;参加至少5次校内外公益性实践活动;参与至少6次各类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