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与控制效果评价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与控制效果评价

ID:19560724

大小:220.00 KB

页数:41页

时间:2018-10-03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与控制效果评价_第1页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与控制效果评价_第2页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与控制效果评价_第3页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与控制效果评价_第4页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与控制效果评价_第5页
资源描述: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与控制效果评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与控制效果评价一.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与“安全预评价”的评价目的原则、依据、范围、单元划分、内容、方法、程序等基本一样。只是“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的重点在“危害”。职业性中毒,职业性粉尘以及可能造成职业病的物理危害……。预评价的目的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产业政策,从源头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23号)的规定,认真做好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控制效

2、果评价报告、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竣工验收批复文件等识别、分析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危害程度,确定职业病危害类别,为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从职业病防治角度评估建设项目的可行性,为建设项目的设计提供必要的职业病危害防护对策和建议。预评价依据法律、法规、规章我国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标准我国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范、标准。基础依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有关资料、预评价工作委托书等。其他依据建设项目有关的支持性文件、国内外文献资料及与评价工作有关的其他资料。文件受控,标准更新;行

3、业标准的重要性。预评价范围原则上以拟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提出的工程内容为准,主要针对项目投产后运行期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及防治内容进行评价。预评价内容选址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职业病危害因素和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辅助用室应急救援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职业卫生专项经费概算预评价方法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特点,一般采用风险评估法、类比法、检查表分析法等进行综合分析、定性和定量评价;必要时可采用其他评价方法。预评价工作程序准备阶段:主要工作为接受建设单位委托、收集和研读

4、有关资料、进行初步调查分析、编制预评价方案并进行技术审核、确定质量控制原则及要点等。实施阶段:依据预评价方案开展评价工作。主要工作为工程分析、职业卫生现场调查、类比调查,并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性、定量评价及风险评估。报告编制与评审阶段:主要工作为汇总、分析实施阶段获取的各种资料、数据,通过分析、评价得出结论,提出对策和建议,完成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的编制,对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进行专家评审。预评价工程分析工程概况:包括项目名称、性质、规模、拟建地点、自然环境概况、社会环境条件、项目组成及主要工程内容、生产制度、

5、岗位设置、劳动定员、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等。生产过程拟使用原料、辅料的名称及用量,产品、联产品、副产品、中间品的名称和产量。总平面布置及竖向布置生产工艺流程和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评价与建议①在生产工艺允许的条件下,应将控制室与生产车间分开设置,避免生产车间散发的有害物对操控室的影响。②当受工艺条件限制,控制室与生产车间不能分开设置时,应在操控室设置正压送风装置,以阻止车间的有害物进入操控室。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识别与分析的目的和意义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识别与分析常用方法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目的、意义确定职业病危害因

6、素的性质、种类、作用条件、分布确定影响劳动者健康的方式、途径、程度是职业病防治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的基础和重要环节关系到评价结果的科学性、正确性明确职业病危害控制的目标指导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的实施为职业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按危害因素的来源分类(十大类)按导致职业病危害的直接原因分类(卫生部《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不能仅仅局限于目录。!!!(一)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按职业病危害因素来源分类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化

7、学性:毒物、粉尘物理性:高温高湿、低温低气压、噪声振动、电离辐射与非电离辐射生物性:生产原料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病原微生物或寄生虫。按职业病危害因素来源分类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劳动组织与作息时间、劳动强度、紧张、体位姿势不正确等作业场所环境中的有害因素建筑布局(通风采光不良、有毒无毒场所不分)、作业场所环境污染、多种有害因素混合存在按职业病危害因素来源分类2002年卫生部《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将职业病危害因素分为十大类:1、粉尘类2、放射性物质类(电离辐射)3、化学物质类4、物理因素5、生物因素6、导致职业性皮肤

8、病的危害因素7、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8、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9、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10、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按导致职业病危害的直接原因分类法律意义的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职业病是由工作环境和劳动过程中的职业有害因素直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