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555662
大小:30.67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10-03
《大学生礼仪规范教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大学生礼仪规范教程 篇一:大学生礼仪规范教程 第二部分 交往礼仪 模块七书信礼仪 教学重点与目标 书信是一种向特定对象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应用文书。在学习本模块的过程中,要重点掌握中英文信函、应用信函的书写,以及接收信函的相关知识和礼仪。 导入案例 小刘是到京润公司实习的一名大三学生。有一天,公司张总把他叫到办公室,拿出一封邀请函,让他根据邀请函的内容,写一封拒绝函,理由要充分,语气要委婉。小刘觉得自己来公司之后,终于有机会露一手了,于是洋洋洒洒写了一封近万言的拒绝函。 课题一中文书信格式 按照正常情
2、况,每封书信皆由信文与封文两大部分组成。二者在程式上各有各的要求,必须“照章办事”。 1.信文 信文,即书写于信笺之上的文字,故此它又叫笺文。一般来说,信文是一封书信的主体,而且也是发信人写作与收信人阅读的重点。 从程式上看,每一封正式书信的信文,大体上都由前段、中段、后段三大部分所构成。三者必须一应俱全,缺一不可。 (l)信文前段,指的是信文的起始部分。具体而言,它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个部分,是对收信人的具体称呼。确定对收信人的称呼时,应兼顾其性别、年龄、职业、身份以及双方关系,千万不要草率从事。准确地讲,该部
3、分叫做称谓语。 第二个部分,是对收信人所进行的问候,它也叫做问候语。这一部分,通常不允许省去。过去,我国民间对信文前段的讲究极多,它被叫做信文的开头。通常要采用专用的文言文,并要选用合于通信双方具体身份的谦辞与敬语。而今写信时,自然不必仿古,没有必要照抄照搬业已过时的繁文缛节,但是废用的称呼与问候,依旧不可或缺。 根据惯例,信文前段的第一部分应在信笺第一行上顶格书写,而第二个部分则须写在信笺第二行上,并且还要在开头空两格。 (2)信文中段,又叫信文的正文。实际上,这一部分是书信的核心内容。依据常规,正文应紧接着写在问候
4、语后面,并要另起一段书写。头一行要空出头两格,此后转行顶格书写。根据实际需求,正文可以分作数段。每段头一行要空出头两格,此后转行顶格。一般情况下,正文中每讲一件事情,原则上都应当另起一段,以便层次清晰,使收信人能够一目了然。 (3)信文后段,又叫信文的结尾。它位于正文之后,属于信文的结束部分。只有写好了这部分,使“尾声”完美无缺,才会使信文“有头有尾”,有始有终。一般情况下,信文后段由以下五个部分构成: 其一,结束语。它是专门写在信尾的应酬话和按惯例所用的谦辞、敬语。其目的是呼应正文,宣布“到此为止”。该部分可自成一段书
5、写,也可以紧接着正文的最后一段书写,不再独立分段。 其二,祝福语。它是对收信人所表达的良好祝愿,有时又叫祝词。通常它应采用专门的习惯用语,分成两行书写。写在前一行的部分,须空出头两格。写在后一行的部分,别应顶格而写。 其三,落款语。它一般又分为自称、署名、日期几个部分。自称与署名, 可在祝福语之后另起一行书写,并且要注意:横写信文时,这一内容要偏右写;竖写信文时,则须使之偏下。日期的部分,可与署名写在同一行,并位于其后。有时,亦可另起一行,写于自称与署名的正下方。 其四,附问语。所谓附问语,指的是发信人附带问候收信人
6、身边的亲友,或者是代替自己身边的亲友问候收信人及其身边的亲友。附问语应另行书写。其具体位置,可以是在结束语之前,也可写在落款语后面。 其五,补述语。它又叫附言,指的是信文写完之后,还有必要补充的内容。它最好不要出现。有必要写上这一部分时,要以“又及:”或“又启:”开头,独立成段.书写在信尾的最后。千万不要将其胡乱穿插,到处乱写。 要强调的一点是:按照国内现行的惯例,信文均应横写。在没有必要时竖写信文,未免会给人以“舞文弄墨”之感。万一有必要竖写信文,最好用竖式信封与之相配套,不要使二者出现一横一竖的不般配组合。 另外,
7、在书写信文时,务必要令其各组成部分依照程序而行,尽可能“各就各位”。 2.封文 封文,即在信封上所写的文字。按照标准书写封文,至少有三大好处:其一,能够保证书信准确无误地到达收信人手中。其二,能够直观地反映发信人的文化素养:其三,能够体现发信人对传递信件者的尊重程度。 在一般情况下,国内以中文书写的信封多为横式。在横式信封上所出现的封文,大致上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收信人地址、收信人称谓、发信人落款。除此之外,在信封上再写其他任何内容,都不合适。尤其要注意,不要在信封背后乱涂乱写。 (1)收信人地址,应书写在横式信封的左
8、上方。如有必要,可将其分作两行 书写。在其左上角,按规定,还应写明收信人所在地址的邮政编码。邮政编码绝对不可缺少。 (2)收信人称谓,通常应在横式信封的正中央书写。通常,它又可分为三个组成部分:其一,收信人姓名;其二,供传递信件者对收信人所用的称呼;其三,专用的启封词,如“收”“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