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外国诗歌散文欣赏》课件:4.3窗前晨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3.窗前晨景艾略特是因为长诗《荒原》而闻名世界的。他看到了西方一代人精神上的幻灭,揭示了精神上的荒原现象,从而对西方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窗前晨景》在某种意义上说是《荒原》的缩写本。学习本诗,了解本诗借助语言的跳跃和陌生化组接,实现一种“思想知觉化”的效果;体会作者在诗文中描写的两个场景中寄托的情绪。新课助读自主梳理T.S.艾略特(1888—1965),英国现代著名诗人,祖籍英国,生于美国。西方现代派文学思潮的奠基者。1920年出版了第一部诗歌评论集《圣林》;1922年创办了著名的文学评论杂志《标准》,并担任了长达17年的主编,其间发表了著名的长诗《荒原》。1927年加入英国国籍。1948年
2、,因为对现代诗歌作出的开创性贡献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65年1月病逝于伦敦。《荒原》产生于创作中期,是20世纪西方文学的划时代作品,现代主义诗歌的里程碑;《四个四重奏》是其晚期诗歌的代表作。新课助读自主梳理句段点评审美鉴赏多维探究1.地下室厨房里,她们把早餐盘子洗得乒乓响;沿着众人践踏的街道边沿,我感到女仆们潮湿的灵魂在地下室前的大门口沮丧地发芽。句段点评审美鉴赏多维探究点评:“灵魂”本来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使用“潮湿”来形容,就有了一种可感性。由“潮湿”联想到“发芽”,这种可感性进一步强化,阴冷、绝望的气息扑面而来。“灵魂”怎么会潮湿呢?又怎么会如植物一样发芽呢?为了使思想获得一种知觉化
3、的呈现,像艾略特这样的现代诗人,经常会故意增强语言的跨度和跳跃性,在相差很远的不同事物、经验间寻找一种联系,朱自清先生管这种手法叫“远取譬”(我们一般熟悉的修辞,如比喻,都是寻找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所以是“近取譬”)。在这一段中,“灵魂”虽然是抽象的东西,看不见也摸不着,“潮湿”“发芽”则是生活的具象,与“灵魂”本不属于同一个范畴,但是,当抽象的“灵魂”获得了具象的表达,读者似乎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地下室中的沮丧和压抑:“潮湿”的灵魂,像一堆土豆被封闭在地下室里,由“潮湿”导致的“发芽”,暗示了一种精神的变异和病态。句段点评审美鉴赏多维探究2.一阵阵棕色波浪般的雾从街的尽头向我抛上一张张扭曲的脸,
4、又从一位穿着泥污的裙子的行人的脸上撕下一个空洞的微笑,微笑逗留在半空,又沿着屋顶一线消失了。点评:诗人的目光转向了街道,地下室中的阴暗场面被更大范围的场景替代。“一阵阵棕色波浪般的雾”,进一步传达出城市生活的潮湿感、肮脏感。更有意味的是,在诗人笔下,“雾”也被人格化了,它不仅笼罩了城市,还是一个施动者,“向我抛上一张张扭曲的脸”。句段点评审美鉴赏多维探究“人脸”似乎脱离了人的身体,成为了雾气中空洞的、扭曲的形象,街道上行人麻木的精神状态,也被表现了出来。下面,是诗中最惊人的一句,诗人的目光聚焦在人群中一个单独的个体上:“又从一位穿着泥污的裙子的行人的脸上/撕下一个空洞的微笑。”“空洞的微笑”是
5、一种表情,但诗人又一次发挥了想象,将表情也实体化了,它似乎成了贴在脸上的一张纸,被“雾”粗暴地撕了下来。在震惊的效果中,对生存现实的冷酷观察,也随之被深化了:“空洞的微笑”之所以能被撕下,是因为它不真实,它只是庸碌的现代人脸上的面具而已。然而,诗人没有就此罢休,他的视线继续追踪着被撕下的“微笑”。和诗中所有出现过的“非实体”事物一样,“空洞的微笑”像一张轻飘飘的破纸,在空中、在雾中飞荡,最后消失在空气中,给人留下一种彻底的无力与空虚之感。句段点评审美鉴赏多维探究本诗在风格、技巧上和以往读过的诗有什么不同?提示:关注现代社会中人的生存现实,是现代诗歌的一个特征,诗人不仅要描写自然、美、爱情等传统
6、题材,也要将目光转向城市、街道、人群、日常生活,甚至去捕捉那些不美的、“丑”的事物,将它们转化为诗中的意象,本诗就是这样一种诗歌。说到早晨,读者一定会联想起清新的空气、初升的太阳以及人生的希望等美好的事物。这首诗却有违一般的想象,描写的是琐碎日常生活中人们麻木的精神现实。句段点评审美鉴赏多维探究这是一首短诗,也是一首现代主义的诗歌名作,典型地体现了艾略特的理论主张和创作风格。表面上,这首短诗只描摹了即目所见的“城市风景”,但在诗人的目光中,城市和人群都发生了变形,在抽象与具象、虚与实、可能与不可能之间,诗人自由地建立着关联,更为深入地挖掘出生活表象下的生存现实。第一节,写的是在地下室厨房里刷盘
7、子的女仆,她们在恶劣的环境中辛苦劳动,精神受到了戕害。诗中没有出现的城市是伦敦,伦敦以多雾、潮湿著称,诗人也重点写出了一种“潮湿”感,这与女仆们的工作环境相关,但诗人感受到的更多是一种精神上的“潮湿”:“我感到女仆们潮湿的灵魂/在地下室前的大门口沮丧地发芽。”“灵魂”怎么会潮湿呢?又怎么会如植物一样发芽呢?为了使思想获得一种知觉化的呈现,像艾略特这样的现代诗人,经常会故意增强语言的跨度和跳跃性,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