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516690
大小:1.27 MB
页数:35页
时间:2018-10-03
《艾滋病防治专题教育讲座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青少年艾滋病知识专题讲座守护生命预防艾滋病教育专题讲座主讲人楚雄市北浦小学周德荣红丝带标志的意义红丝带像一条纽带,将世界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共同抗击艾滋病,它象征着我们对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的关心与支持;象征着我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和平的渴望!一.发病时的相关图片昭通市发展态势截至2015年11月底,楚雄市累计报告HIV/AIDS共计1100多例,其中AIDS患者409例,死亡报告120例;传播途径的构成中性传播占39.87%,注射吸毒39.57%,母婴传播1.09%,献血人群0.42%,不详19.0
2、6%;外出流动人口感染者占总数的44.09%。楚雄到目前为止估计感染1580例,239例患者,已经死亡80例名列全州第第一,遍及15个乡镇。楚雄市流行态势1、什么是艾滋病2、什么是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的致病机理是什么?4、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吸毒者为什么容易感染艾滋病病毒?三.艾滋病知识知多少1、什么是艾滋病?(1)名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英文“AIDS”的中文名称.(2)病因:HIV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2、什么是艾滋病病毒?名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缩写HIV).(1)与其它
3、病毒相比,艾滋病病毒比较脆弱,离开人体后仅可存活数小时至数天.(2)艾滋病病毒具有迅速变异的能力,有很多亚型。3、艾滋病的致病机理是什么?HIV病毒是一种杀细胞性病毒,此病毒主要通过“CD4淋巴细胞”进行增殖,同时破坏宿主细胞。而CD4淋巴细胞的破坏,逐渐导致免疫功能的缺失。这样,在正常人身上不会致病的细菌、病毒等乘虚而入,造成各种机会性感染,导致艾滋病人死亡。4、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1)性传播(2)血液传播(3)母婴传播下列日常生活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5、吸毒者为什么容易感染艾滋病病毒?艾滋
4、病病毒的传播条件为:“排出——活性——足量——侵入”吸毒者在静脉注射时的行为满足了艾滋病病毒的全部传播条件,因此,共用注射器的吸毒者感染艾滋病在所难免。7、什么是艾滋病的窗口期、潜伏期?8、HIV感染者与艾滋病病人的区别是什么?10、为什么要全社会都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9、为什么艾滋病至今难以被攻克?6、什么是无偿献血?6、什么是无偿献血?血者无偿献血是终身的荣誉,无偿献会得到社会的尊重和爱戴。无偿献血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是我国血液事业发展的总方向。无偿献血时的采血针均为
5、一次性针具,不会有传播艾滋病的可能。7、什么是艾滋病的窗口期、潜伏期?1)潜伏期: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到出现艾滋病临床症状之前的时期(约2---10年)。具有很强的传染性。窗口期: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需要一段时间(约2----12周)才能从血液中检测出病毒抗体,这段时间就称为窗口期,虽然检测不出艾滋病病毒抗体,但是传染性最强。8、HIV感染者与艾滋病病人的区别是什么?相同点:二者都携带艾滋病病毒,都具有传染性.不同点:艾滋病病人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临床症状,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还没有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外
6、表看起来跟健康人一样。9、为什么艾滋病至今难以被攻克?艾滋病病人及其感染者身心都由于疾病遭受着巨大的痛苦和折磨。关爱、理解、沟通可以使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医护人员合作,积极接受治疗10、为什么要全社会都关爱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艾滋病病人及其感染者身心都由于疾病遭受着巨大的痛苦和折磨。关爱、理解、沟通可以使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医护人员合作,积极接受治疗四.珍爱生命艾滋病对个人的危害艾滋病对家庭的危害艾滋病对社会的危害艾滋病对儿童的影响五.守护生命的方法——认识预防传染病的
7、基本原则1.相关链接: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艾滋病也是传染病的一种,只是特殊在我们至今无法治愈而已,它仍然按以下途径传播: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2.预防原则:切断传播途径a、传染源(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消除——不现实减少——可行b、传播途径(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讨论)完全不接触——不可能有效割断——完全可能c、易感人群:(讨论)疫苗防护——正在研究药物——还没有能够彻底治愈的有效药物3.守护生命的方法——阻断体液接触a、不发生婚前性行为;(确实
8、不能避免时,请一定使用安全套。)b、不以任何方式吸毒;(确实不能避免时,请一定使用包装完好的一次性针具。)c、不轻易接受输血和血制品。(如必须使用,要求医院提供经艾滋病病毒检测合格的血液和血制品);(1)作为个人,如何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d、不与他人共用针头、针管、纱布、药棉等用具。e、不去消毒不严格的医疗机构或其他场所打针、拔牙、穿耳朵眼、纹身、纹眉、针灸或手术;f、避免在日常救护时沾上受伤者的血液。g、不与他人共用有可能刺破皮肤的用具,如牙刷、刮脸刀和电动剃须刀。4.怀疑感染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