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教学课件(暨南大学)传染病学总论2014

传染病学教学课件(暨南大学)传染病学总论2014

ID:19513565

大小:1.23 MB

页数:45页

时间:2018-10-03

传染病学教学课件(暨南大学)传染病学总论2014_第1页
传染病学教学课件(暨南大学)传染病学总论2014_第2页
传染病学教学课件(暨南大学)传染病学总论2014_第3页
传染病学教学课件(暨南大学)传染病学总论2014_第4页
传染病学教学课件(暨南大学)传染病学总论2014_第5页
资源描述:

《传染病学教学课件(暨南大学)传染病学总论201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传染病学总论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传染病学教研室吴诗品E-mail:wupoem@126.com1教学大纲了解传染病学的概念和任务;传染病的现状熟悉感染过程病原体的作用;感染过程免疫应答的作用;传染病的发病机制、常见热型和皮疹、预防原则掌握感染病与传染病的关系、感染与传染病的概念、感染过程的各种表现、疾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与影响因素、传染病的基本特征、病程发展的阶段性、诊断的基本原则、治疗原则2传染病(communicablediseases)朊毒体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细菌真菌螺旋体寄生虫人体传染性、流行

2、性的疾病传染病的概念3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diseases传染病Communicablediseases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4传染病学的概念一门研究各种传染病在人体发生、发展、传播、诊断、治疗、预防规律的学科临床表现鉴别诊断诊断依据治疗预防5传染病学微生物学免疫学人体寄生虫学流行病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传染病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6传染病的现状老的传染性疾病不断减少新发传染性疾病(emergentinfectiousdiseases)不断增多部分一度控制传染性疾病再度流行(死灰复燃的传染病,re-emerg

3、entinfectiousdiseases)特殊人群感染性疾病7第一节感染与免疫感染的形式机会性感染(opportunisticinfection)首发感染(primaryinfection)重复感染(re-infection)重叠感染(superinfection)混合感染(co-infection)共生状态(commensalism)继发性感染(secondaryinfection)一、感染(infection):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8二、感染过程的表现清除病原体(eliminationofpa

4、thogen)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covertinfection/sub-clinicalinfection):最常见;少数人可成为无症状携带者显性感染/临床感染(overtinfection/clinicalinfection):最少病原携带状态(carrierstate):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和慢性携带者。重要的传染源;次常见潜伏性感染(latentinfection):病原体不排出体外病原体致病力机体免疫功能9三、感染过程中病原体作用------致病能力侵袭力(invasiveness)侵入机体

5、并在机体内生长、繁殖的能力。有些强(如钩体),有些弱(如狂犬病毒)毒力(virulence)包括毒素(外毒素和内毒素)和其他毒力因子数量(quantity):数量越多,潜伏期短变异性(variability):如流感变异引起周期性流行10四、感染过程中免疫应答的作用非特异性免疫(non-specificimmunity)1.天然屏障:皮肤粘膜、血脑屏障等2.吞噬作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等3.体液因子:补体、溶菌酶、细胞因子特异性免疫(specificimmunity)1.细胞免疫:T细胞,针对细胞内病原体2.

6、体液免疫:B细胞,作用于细胞外微生物11第二节传染病的发病机制一、传染病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共同特征,即疾病发展的阶段性。1.入侵部位(positionofinvasion)入侵部位适当,才能定植、生长、繁殖及病变2.机体内定位(locationinthebody)3.排出途径(routeofexclusion)12第二节传染病的发病机制二、组织损伤的发生机制1.直接损伤(directdamage):如阿米巴滋养体2.毒素作用(actionofthetoxin):如破伤风3.免疫机制(immunitymecha

7、nism):如流行性出血热13第三节传染病流行过程---基本条件流行过程的三环节传染源人-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动物-受感染的动物传播途径空气、飞沫、尘埃:呼吸道水、食物、蝇:消化道手、用具、玩具:日常生活接触吸血节肢动物:虫媒血液、体液、血制品:血液传播土壤:芽孢、虫卵、污染土壤人群易感性14一、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1.传染源2.传播途径3.人群易感性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动物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虫媒传播血液、体液传播垂直传播水平传播15二、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社会因素传播途径传染源易感人群自

8、然因素16第四节传染病的特征一、基本特征病原体(pathogen):病原体的发现与认识传染性(infectivity):与感染性疾病的鉴别流行病学特征(epidemiologicfeature)感染后免疫(postinfectionimmunity)散发性发病流行大流行暴发流行主动免疫被动免疫季节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17二、病程发展的阶段性潜伏期incubationperiod前驱期prodrom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