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病人化疗的护理ppt课件

肿瘤病人化疗的护理ppt课件

ID:19499265

大小:510.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10-02

肿瘤病人化疗的护理ppt课件_第1页
肿瘤病人化疗的护理ppt课件_第2页
肿瘤病人化疗的护理ppt课件_第3页
肿瘤病人化疗的护理ppt课件_第4页
肿瘤病人化疗的护理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肿瘤病人化疗的护理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肿瘤病人化疗的护理护士在应用化疗药时必须了解药物的特点、种类、用药途径、副作用及其预防措施,才能做好化疗病人的护理。(一)抗肿瘤药物应用的临床护理特点1.局部刺激大 抗肿瘤药物一般对正常组织细胞均有较强的杀伤作用。如氮芥类药物外渗时,可引起局部皮肤、组织坏死。一旦发生外渗时,需适当应用对抗药物.2.全身毒性反应大 大多数病人无论是口服还是静脉给药多数出现消化道、骨髓抑制及免疫抑制等系统症状,程度比较严重,甚至会成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3.要求时间性强,应用抗肿瘤药物要求的技术条件较高。4.抗肿瘤药

2、物保存条件要求严格如环磷酰胺宜避光、在室温32℃以下保存.5.每种药物的用法比较局限,长春新碱类药物只能静脉给药,不能肌内、皮下或鞘内注射。6.联合用药配伍禁忌较多抗生素类药物不能与青霉素G盐合用。7.过敏副作用,有些药物需做皮试阴性者,才可应用.应用抗癌药物大多数患者可出现口腔炎或溃疡。(2)静脉冲入:使用某些化疗药物常要求在2~3分钟迅速到达体内。用药前先输入葡萄糖或生理盐水待通后,将化疗药物由滴管内注入,2~3分钟后,再恢复原滴速。如丝裂霉素、长春新碱等药物常采用此方法。4.动脉注射 适用于

3、某些晚期不宜手术或复发而局限的肿瘤。直接将药物注入供肿瘤血液的动脉,可提高抗肿瘤药物局部浓度和减轻全身毒性反应。动脉内给药要求保持导管通畅,预防气栓、血栓、缺血性坏死或感染。5.腔内注射适用于癌性腹水和心包积液。注射后注意观察病人的反应,根据病变位置的需要及时更换病人的体位,使药液充分扩散在病变部位。6.肿瘤内注射如膀胱癌病人,临床上常采用喜树碱在膀胱镜下作膀胱肿瘤内注射,疗效较其他方法为佳。(三)化疗药物反应的观察与预防1.预防反应 许多抗肿瘤药物如氮芥、更生霉素、长春新碱等均有较强的局部刺激,

4、若由于操作不慎注入皮下,可引起组织坏死甚至经久不愈,注射不当可引起静脉炎。在使用过程中,应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紧张心理,并介绍药物性质、毒副反应,使病人事先心中有数,防止因病人耐受力强或勉强忍受疼痛,不向医护人员报告而造成不良后果。应边注射边询问,观察自觉症状及毒性反应。如不慎注入皮下,局部需注射生理盐水稀释,并同时用相应的解毒剂或拮抗剂,局部涂以如意金黄散或用50%硫酸镁湿敷6~12小时,也可涂氢化可的松,冰敷24小时。大部分抗肿瘤药物对消化道粘膜有损害作用,常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

5、泻等胃肠道反应。2.骨髓抑制 大多数抗肿瘤药物都有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副作用,如马利兰、环磷酰胺等均可导致白细胞下降,而自力霉素等易导致血小板下降,并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可使全血减少,甚至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对肿瘤病人进行操作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并注意病人体温变化,预防继发感染,每周查血象1~2次,当白细胞低于3.0×109/L,血小板低于80×109/L时,需暂停给药,给予补血药,并加强营养。3.皮肤粘膜的损害 由于肿瘤患者免疫力比正常人低下,化疗病人常易出现带状疱疹,一般为单侧,沿神经分

6、布,伴有低热、局部皮肤灼热感、阵发性神经剧烈疼痛等症状。凡应用可引起皮炎的抗肿瘤药物时,应预先告诉病人,并嘱咐病人发现皮肤异常要及时报告医护人员,尽量不要搔抓,以免继发感染。局部可用炉甘石洗剂或请皮肤科医生协助诊断处理。有些药物如甲氨蝶呤、白消安(马利兰)等可引起色素沉着。抗代谢药物特别是大剂量应用时常引起口腔粘膜反应,表现为充血、水肿、炎症及溃疡形成.4.肝、肾与心肺损害 由于大多数抗肿瘤药物从尿中和胆汁中排泄,未与白蛋白结合的药物均由肾小球过滤。因此应防止毒性反应。甲苄肼可引起中毒性肝炎。阿霉

7、素等金属药物可引起心电图的异常。博莱霉素可引起"化学性肺"及纤维肺。所以化疗期间特别是用环磷酰胺时,嘱病人多饮水,使尿液稀释。5.免疫抑制 多数抗肿瘤药物对机体的免疫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使用期间由于免疫功能的下降,常会使病人并发感染、出血或出现皮疹。要注意观察病情演变,加强基础护理.(四)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1.感染 患者在化疗过程由于骨髓及免疫抑制,发生感染是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发现感染征象,应立即作血、尿、痰及体液检查并进行细菌培养,并迅速应用广谱抗生素,根据培养结果随时调整使用。当白细

8、胞下降明显时应注意对皮肤、口腔、胃肠道和会阴等处采取预防措施。补充血液成份,必要时输入新鲜血。2.出血 由于抗瘤药物对血小板和其他凝血因素的影响,病人可有出血倾向。有时需输入血小板以控制出血。对恶性肿瘤侵犯骨髓必须治疗。泼尼松(强的松)可能对缓解血小板减少有效。及时停止任何诱发出血的药物,同时必须采取各种止血措施.3.血栓形成 肿瘤患者的血液有高凝现象,具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表现为各种凝血异常,因此要注意观察及时发现,同时嘱患者注意休息,抬高下肢,一旦发现血栓形成,应及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