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预防知识大全

高血压预防知识大全

ID:1947772

大小:190.5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7-11-13

高血压预防知识大全_第1页
高血压预防知识大全_第2页
高血压预防知识大全_第3页
高血压预防知识大全_第4页
高血压预防知识大全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血压预防知识大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疾病简介  在未用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39mmHg和/或舒张压≥89mmHg,按血压水平将高血压分为1,2,3级。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单列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用抗高血压药,血压虽然低于140/90mmHg,亦应该诊断为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高血压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它有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之分。高血压发病的原因很多,可分为遗传和环境两个方面。  另外,血液中缺乏负离子也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原因。血液中的正常红细胞、胶体质点等带

2、负电荷,它们之间相互排斥,保持一定的距离,而病变老化的红细胞由于电子被争夺,带正电荷,由于正负相吸、则将红细胞凝聚成团。负离子能有效修复老化的细胞膜电位,促使其变成正常带负电的细胞,负负相斥从而有效降低血液粘稠度,使血沉减慢。同时负离子能加强血液中胶体质点本身负极性趋势,使血浆蛋白的胶体稳定性增加,保持血液的正常健康状态。因此,若血液中的负离子含量不足,就会导致病变老化的红细胞的细胞膜电位不能被修复,从而导致高血压的发生。  疾病分级  根据血压升高的不同,高血压分为3级:  临界高血压:收缩压140~150mmHg;舒张压90~95mmHg;  1级高血

3、压(轻度):收缩压140~159mmHg;舒张压90~99mmHg;  2级高血压(中度):收缩压160~179mmHg;舒张压100~109mmHg;  3级高血压(重度):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10mmHg。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  注:若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属不同等级时,则以较高的分级为准;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也可按照收缩压水平分为1、2、3级。易患人群  经过科学实验反复论证,以下人群易患高血压:  1、父母、兄弟、姐妹等家属有高血压病史者;  2、肥胖者;酸性体质(体内负离子含量不足)者。 

4、 3、过分摄取盐分者;  4、过度饮酒者;  5、孤独者,美国科学家最新的一项研究表明,孤独感会使年龄超过50岁的中老年人患高血压的几率增加,这项研究因此也证明朋友和家庭对人们的健康有益。  6、过度食用油腻食物者疾病分类  高血压  从医学上来说,高血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持续性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继发性高血压是继发于肾、内分泌和神经系统疾病的高血压,多为暂时的,在原发的疾病治疗好了以后,高血压就会慢慢消失。  按WHO的标准,人体正常血压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可诊

5、断为高血压。收缩压在140~159mmHg和(或)舒张压在90~99mmHg之间为轻度高血压。正常人的收缩压随年龄增加而升高,故高血压病的发病率也随着年龄的上升而升高。  类别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理想血压<120<80正常血压120~12980~84正常高值130~13985~89高血压≥140≥901级高血压(“轻度“)140~15990~992级高血压(“中度”)160~179100~1093级高血压(“重度”)≥180≥110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60<90 上表: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血压水平定义和分类  注:若收缩压与舒张压

6、分属不同级别时,则以较高的分级为准。  肾性高血压:肾性高血压,主要是由于肾脏实质性病变和肾动脉病变引起的血压升高,在症状性高血压中称为肾性高血压。其发病机理与病理特点:一是肾实质病的病理特点表现为肾小球玻璃样变性、间质组织和结缔组织增生、肾小管萎缩、肾细小动脉狭窄,造成了肾脏既有实质性损害,也有血液供应不足。二是肾动脉壁的中层粘液性肌纤维增生,形成多数小动脉瘤,使肾小动脉内壁呈串珠样突出,造成肾动脉呈节段性狭窄。三是非特异性大动脉炎,引起肾脏血流灌注不足。发病原因   1、遗传因素。大约半数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  2、环境因素。  3、其他:  (1)体

7、重:肥胖者发病率高。  (2)避孕药。  (3)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4)年龄:发病率着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40岁以上者发病率高。  (5)饮食:摄入食盐多者,高血压发病率高,有认为食盐<2g/日,几乎不发生高血压;3-4g/日,高血压发病率3%,4-15g/日,发病率33.15%,>20g/日发病率30%  发病机制高血压形成原理  首先,我们先抛弃任何病理性及并发症因素,我们从物理学角度来看高血压,根据流体力学的原理及压缩动力学原理,我把心脏和血管及毛细血管比喻成密封的压力循环系统,就是说人体是一台机器,心脏和血管就是润滑系统。中医认为高

8、血压形成原理是:血管内皮组织代谢不稳定、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混乱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