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472175
大小:84.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9-26
《水湘圩地区成矿规律研究和成矿预测、靶区优选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水湘圩地区成矿规律研究及成矿预测、靶区优选报告1.引言1.1目的根据水湘圩地区成矿地质条件、找矿标志、矿产分布、矿床类型特征,总结该区成矿规律,编制成矿规律图及成矿预测图,优选预测靶区,并对优选的靶区进行详查设计。1.2要求(1)编制水湘圩地区矿床(点)特征一览表;(2)编制水湘圩地区A-A'地质剖面图(1/5万);(3)编制水湘圩地区成矿规律及成矿预测图(1/5万);(4)编写实习报告:《水湘圩地区成矿规律研究及成矿预测、靶区优选报告》。1.3自然地理及前人工作概况水湘圩地区为水系发育的山区,区内山川走向均大致呈南北。中部为切割十分剧
2、烈的高山区,海拔在1100m以上,山势陡峻,坡度可达25-40度,残坡积物为厚度不大于1-2m并有少许基岩碎块的黄褐色亚粘土。东、西和南部则为低山丘陵区,山势较缓。在砂页岩分布区,残坡积物仍为夹杂着少许基岩碎块的黄褐色亚粘土,单厚度大于3m,有的局部可达10m以上;灰岩分布区,卡斯特地形发育,残坡积物则为红色粘土,其厚度为0-10m不等。本区属温带气候,温暖潮湿多雨。年平均气温为18℃左右,其中8月最热,平均气温为28-29℃;一月最冷,平均气温一般为6-7℃,但在山势高峻处的气温则要普遍偏低甚多。年平均降雨可达1500m左右,大多集中
3、在3-8月,其中以5月和6月降雨量为最大。区内植物茂盛,灌木丛生,中高山区和丘陵区均有竹林零星分布。本区人烟稀少,交通不便,尤以中高山区更为突出,区内除已经开采的矿山人口较多外,水湘区,黄圩和大圩则为仅有的几个居民聚居地。居民以汉族为主,还有瑶族等少数民族。本区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作物为水稻和薯类。居民多从事农业生产,也有少数手工业作坊和小型商业网点。由于山区丰富水利资源的逐步利用,已修建了小型水电站,渔牧业也得到了发展。XXXX年,某地质队曾在本区开展了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进行了同比例尺的地面磁测、地面伽玛测量、重砂测量和土壤
4、地球化学测量等综合方法找矿工作。同时对已知矿点和新发现的矿点,相继进行了地表检查与初步评价工作。工作质量符合规范要求。XXXX年,某地质队根据上级下达的“为确保XXX铅锌矿山的生产和延长服务年限,以满足矿山产量大幅增长的需要,必须提早做好扩大后备储量的勘探工作”这一指示精神,对该中型铅锌矿床(22号)第三中段以上局部有望地段及其以下的深部,进行了相应的勘探工作。并于XXXX年底交了勘探报告,扩大了矿山的后备储量以及进一步找矿的远景。XXXX年,某地质勘探队与某矿床所、某学院共同协作,对这一典型的基础地质与矿床成因等有关专题进行深入研究,
5、同时还对本区南部的小型矿床及一些重要的矿点和矿化点,进行岩石地球化学测量并对化探样品进行了系统检查。2.研究区地质特征2.1地层本区地层从老到新为:震旦系、寒武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和第四系。震旦系(Z):仅分布于图幅的中北部。地层总体走向为东北—南西向,主要为一套遭受轻微变质的砂岩和页岩组成。这套地层构成本区的北东向基底褶皱的核部。寒武系(∈):只分布于图幅的中北部。该地层总体呈北东—南西走向,主要由砂岩和页岩互层组成,亦遭受轻微变质。这套地层构成北东向基底褶皱的两翼。寒武系与其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泥盆系(D):主要分布于图
6、幅的东部和西南部,花岗岩舌状侵入体以北也有部分出露。地层总体走向近南北,主要有灰岩、白云岩和砂岩组成。泥盆系在本区只在上统(D3)和中统(D2),缺失下统(D1)。中泥盆统可分为两个组,上泥盆统则分为3个组。泥盆系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石炭系(C):在本区内分布最为广泛,除本图幅的中北部外,其他各个沉积岩区均有出露。地层总体走向近南北,主要有灰岩、白云岩、白云灰质岩等组成。石炭系地层在本区内出露较全,可划分为下石炭统(C1)、中石炭统(C2)和上石炭统(C3)。其中,下石炭统又可进一步划分为四个组。石炭系与其下伏地层呈现出不整合接
7、触。二叠系(P):为本区出露最少的地层,仅局部分布于黄圩以西。地层走向南北,主要有灰岩和砂岩组成。可分为下二叠统(P1)和上二叠统(P2)。二叠系与其下伏的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第四系(Q):主要分布于大圩、水湘圩、黄圩等地的河流冲积区与汇水盆地。冲积物多为砂和粘土,有时含有少量的砾石,水湘圩地区地层见下表1。表1水湘圩地区地层简表第四系(Q)粘土,砂质及砾石,厚18m二叠系(P)上统(P2)砂页岩及含锰硅质岩,厚60-72m下统(P1)灰岩,硅质灰岩及深灰色灰岩,厚228-269m石炭系(C)上统(C3)白云质灰岩及白云岩,厚235m
8、中统(C2)白云岩,厚293m下统(C1)梓门桥组灰黑色白云质灰岩及硅质灰岩,厚150m测水组炭质页岩夹砂岩,厚57-165m石磴子组薄层灰黑色致密灰岩及灰色质纯灰岩,厚180-300m孟公坳组上部为页岩,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