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464452
大小:2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27
《2010届高三历史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0届高三历史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第Z二教F育资{源S网8 高三历史:1.2《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复习教案(旧人教版) 第一节夏朝的奴隶制国家和农业生产 夏朝的建立 1、王位世袭制的确立:禹死后,启继承父位,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天下为家”开始。 2、时间和地位:公元前21世纪,我国进入了奴隶社会,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3、奴隶制国家机器的建立: 直接目的:镇压奴隶和平民的反抗 (1)目的: 根本目的: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3)内容:设置了军队、制定了刑法、修造了监狱、修筑了城墙,夏王是全国的最高统
2、治者。 (4)实质:奴隶主依靠国家政权对奴隶和平民实行专政专政(或称我国奴隶制国家最本质的含义) 4、农业生产: (1)虽然已产生铜器,但由于很珍贵,未用于农业生产。 (2)用耒、石刀、蚌耕地 (3)掌握了原始的水利灌溉技术(最大成就) 5、夏朝的亡: 根本原因:夏桀暴虐无道 (1)原因奴隶反抗斗争的打击 直接原因:黄河下游的商部落的进攻 (2)标志:公元前16世纪,商汤打败夏桀 《夏桀把人当坐骑》表明奴隶地位的低下 商朝的兴起和和商文化的世界地位 1、商朝的疆域:辽宁 陕西西部----殷(安阳西北)-------大海 (是当
3、时世界的大国) 2、殷墟和甲骨文: (1)殷墟:殷都的废墟 19世纪末在殷墟发现 至今大约发现了15万片左右 是一种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比较成熟的文字,是汉字的前身 (2)甲骨文反映了商王的活动 反映了当时社会情况 内容作了闰年和日、月食记录 反映了人牲和殉葬情况 影响:我国有文字可考的信史就是从商朝开始的(我们研究此前历史的主要资料是考古发掘,此外还有传说故事和史书记载等) 3、残酷的商朝奴隶制度: (1)刑法残酷 (2)人牲:奴隶主贵族屠杀大批奴隶祭礼祖先 (3)殉葬:奴隶主死后用奴隶陪葬 人牲和殉葬是我国奴隶制残酷性的显著
4、特点,它反映了奴隶和奴隶主的尖锐对立。 4、奴隶制经济: (1)农业:商朝生产主要部门。用奴隶集体耕种(根本原因是工具和技术落后),粮食用于食用和酿酒。 (2)畜牧业:占有重要地位。猪、牛、羊、狗数量很多,经常用于祭礼祖先。 (3)青铜器制造: 铜、锡、铅放在一起炼出青铜溶液 种类:盛器、器、工具等 A、司母戊大方鼎:是现今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B、四羊方尊:是商朝青铜器中的精品 5、天文历法: (1)沿用”夏历”(我国最早历法):依据月亮圆缺,把一年分为十二个月,闰年十三个月。 (2)认识许多星座,作了世界最早的日月食记录 6
5、商文化的世界地位 (1)青铜制造和青铜艺术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 (2)辽阔的疆域是当时世界最大的 (3)商朝文字领先世界,后发展为世界使用时间最长、空间最广的一种文字 (4)天文历法具有世界水平 西周的政治和经济 1、武王伐纣: 根本原因:纣王的暴政(”炮烙之刑”)引起人民纷纷反抗 (1)背景 条件:泾水、渭水流域(自然条件)的商属国首领周文王任用姜改革(个人作用),使周国发展为强国;周武王继承父业,讨伐商纣王。 (2)牧野之战:公元前11世纪中期,周武王领一些部落向商都进攻,在牧野(河南淇县西南,黄河北岸)激战,纣王临时武装起来的大批
6、奴隶阵前倒戈,引商军攻入商都(表明商纣王的统治不得人心)。商朝覆亡,西周开始,定都镐京(今西安西)。 (3)性质:奴隶主贵族领导的推翻暴的战争 (4)启示:统治阶级治理国家必须勤政爱民 重要制度: 1、政治上:分封制 (1)根本目的:巩固奴隶主国家政 对像: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2)内容服从周王命令 诸侯义务:贡献财物 派作战 (2)核心;分封士地和人口 (3)主要诸侯国:鲁、齐(最东)、燕(北方屏障)、卫、宋、晋(距镐京最近),此外还有南方的楚国。 积极作用巩固了统治,发展了疆域,周朝成为地域辽阔的奴隶制国家。 (4)影响
7、消极作用:西周后期出现诸侯争霸,导致王室衰微 2、经济上:井田制 (1)性质:我国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2)演变:始于商、盛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止于战国。 土地属于周王所有,分赐给诸侯臣下享用,不得转让和买卖 (3)生产关系奴隶主强迫奴隶集体耕种 奴隶主占有全部劳动成果 诸侯须向周王交纳贡赋 表明奴隶制的高度发展 (3)评价 使西周农业获得发展 井田制是分封制的基础,二者的纽是土地和义务。 三、社会经济 1、农业:有了后世大部分作物 2、手工业:分工很细,号称”百工”;全部使用奴隶劳动。 五、阶级关
8、系 1、奴隶和平民: (1)奴隶:地位很低,据西周青铜器记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