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462831
大小:2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02
《探究性阅读教学及备考方略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探究性阅读教学及备考方略初探 【关键词】探究性阅读备考方略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088-02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高中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这样,探究能力的培养也就成了新课标提出的一个亮点。 探究就是对作品思想内容的挖掘、探讨、特有解读和质疑。探究侧重于作品人文性的一面,探究性试题既是对知识的探寻,也是对生活的感悟,更是对人生的思考。因此只有注重了探究,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才算真正得到落实。从2007年起,语文考试大纲也明确将探究能力列为考查的六种能力之一,主要在
2、现代文选考部分以主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这就要求高中语文必然要推行探究性阅读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一、探究性阅读在教学中的运用 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自主探究,以及提高学生阅读、理解、鉴赏作品的能力与水平上。 针对在实施探究性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误区,必须构建从高一到高三,循序渐进,师生互动,放收结合的阅读教学体系。具体来说,高一、高二主要运用教材,高三主要运用高考题和模拟题。高一、高二注重兴趣激发,让学生感受到探究的乐趣,引导学生进行有价值的探究,高三注重方法归纳,答题的规范,得分能力的提高。高一、高二以“放鱼”为主,以学生为主体,让学
3、生多说多做,教师适当点拨;高三注重师生互动,教师适当“收网”,多做归纳,具体做法如下: 1.整体感知文本,准确把握切入点 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应该让学生通过诵读和反复的吟咏,认识文本的整体描绘,进而把握住文章的基调,感受作家的心境,准确把握文本的重点、难点、疑点、空点等四个切入点进行作品的意旨甚至深层的哲理底蕴进行探究,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囚绿记》一文让学生探讨这篇文章的深刻内涵。首先通过整体阅读感知,学生很快就能理清整体结构,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抓住“绿”来理解文章,因为抓住了“绿”就抓住了文章的中心。接着,让学生跳过写景叙事的文字,抓住议论抒情的语
4、句反复诵读品味,理清感情线索,结合写作背景,就能进一步探究出文章的深刻内涵了:文中的“绿”,它不仅仅是春天的色彩,它不仅仅是生命的象征,它更蕴涵了作者对光明、对和平的向往,象征了一种永不屈服于黑暗、坚韧奋斗的乐观精神。 2.充分利用教材资源,逐步培养探究能力 教材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主要凭借,它为有效的培养学生探究能力设置了很多有价值的课后练习题,因此要充分挖掘这部分资源,逐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具体有如下几点: (1)抓住文体特征,提出探究问题 不同文体其侧重点也不同。散文的重点侧重于对文章组织材料的理解和语言的品味;小说的侧重点偏重于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譬如,《荷塘月色》中“作者的
5、情绪随着景物的转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的探究,《祝福》中“祥林嫂死因的探究”,《鸿门宴》中“你认为项羽和刘邦谁更适合当皇帝”的探究等。 (2)创设问题情境,将学生引入探究 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中,感知文本,品味文本,进而探究并建构起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如,郁达夫《故都的秋》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可由于写作年代久远,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学生感受和理解起来可能有些困难。如“清”、“静”好理解,“悲凉”就不好理解。虽可提示学生写作背景在20世纪30年代,但要真正理解并参悟作者描写自己心中的“悲凉”已不仅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整个人生的感受,最终仍然需要教师利
6、用多媒体创设特定情境,同时播放配乐朗读,激发学生情感,使学生从优美的语言中真正感受到作品的“原味”来,继而也让他们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地朗读,就像朗读者自己在抒发感情一样,尽量与作者心灵贴近,最终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最后才能探究到作者所谓的“悲凉”的深意。 (3)课堂共同讨论,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读者是阅读活动的主体,能否有效进行探究性阅读教学,从根本上取决于学生。例如,课堂上先呈现有探究意义的题目,放到多媒体中,让学生探究,使他们在思维的碰撞中自我反思,自我评价。如在教《荆轲刺秦王》时,老师展示问题“对于荆轲其人其事,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结合历史背景,谈谈你的看法。”此时老师及时
7、进行引导:“探究题虽应该珍视学生的个人见解,但更应结合当时历史背景客观辩证地看问题,荆轲刺秦就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作斗争来讲,这场斗争具有合理性,而就整个历史发展过程进程而言,有着很大的局限性,但他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在国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避艰险的精神和气概还是值得称道的。”这样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逐步实现了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 二、高考探究性阅读题备考策略 (一)认真研读考纲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