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451113
大小:4.54 MB
页数:81页
时间:2018-10-02
《造口旁疝的临床诊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造口旁疝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体会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姜从桥姜从桥,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科主任,普外科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脾脏学组委员,安徽省外科学会腔镜学组委员,胃肠学组副组长。专长:胃肠道疾病诊断及外科治疗,尤其擅长胃肠肿瘤的标准手术,其中直肠癌内括约肌切除极低位保肛手术填补安徽省直肠癌手术空白,对慢性便秘的诊断及治疗有一定的经验。随着无张力疝修补概念的深入,性能更好、术后并发症更少的新的补片不断地应用于临床,使得术后疝的复发率大大降低,用补片修补疝时把补片置入在腹壁的哪一层解
2、剖结构中,能使复发率低和并发症少也是当前疝和腹部外科学研究的课题,因此外科医师必须重视预防造口旁疝的发生及其临床处理。造口旁疝的定义造口旁疝是与肠造口有关的腹壁切口疝,把人体内的肠管和输尿管开口于腹壁而把排泄物排出体外,腹腔内器官或组织从造口旁的薄弱缺损处突出而形成的疝。造口旁疝多发生于手术后2年内,国内报道发病率为3%~10%。国外报道为10%一36%.1.造口旁疝的诱发因素造口旁疝是由腹壁强度降低和腹内压增高等因素造成,这主要包括以下的原因:1.1.手术操作不当:术中操作粗暴,血管或神经损伤过多导致肌肉萎缩,腹壁强度降低。无菌
3、操作不严格,止血不彻底,术后出现切口感染。麻醉不满意,强行牵拉缝合,局部张力过大以及各层组织对合不良。1.2.造口位置选择不当:造口旁疝的发生率与造口位置的选择有密切的关系。研究表明,经腹切口的造口其旁疝发生率高于腹部切口旁造口,腹直肌旁造口高于经腹直肌造口,腹膜内造口高于腹膜外造口。1.3.营养状况不佳:患者过于肥胖,贫血、低蛋白血症、糖尿病和肝、肾功能不全及缺乏维生素等,均可引起造口周围组织愈合不良,增加造口旁疝的发生机会。1.4.腹内压力的升高:术后患者出现剧烈咳嗽、严重腹胀、排尿困难、腹水或腹内存在较大的肿瘤以及婴幼儿啼哭
4、,均可导致腹内压力升高,从而诱发造口旁疝的发生。2.造口旁疝的类型根据造口旁疝疝环所造成腹壁缺损范围的大小,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疝和腹肇外科学组制定的《成人腹壁切口疝的手术治疗方案(修改稿)》将造口旁疝分为小(≤3cm),中(3~6cm),大(6~10cm)和巨大(>10cm).文献报道造口旁疝一般分为4种:(1)真性造口旁疝:该疝最常见,占90%,腹膜囊经腹壁缺损突出,位于皮下或组织间;(2)造口间疝:其常合并造口脱垂,腹内肠管随造口肠袢向皮下突出筋膜缺损并其扩大;(3)皮下脱垂:腹壁筋膜完整,因造口处肠袢向外突出所致;(4)假
5、性疝:比较少见。3.造口旁疝的临床表现造口旁疝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其大小及是否出现并发症。早期造口旁疝无明显临床症状,或仅在造口旁有轻微的膨胀。较大的造口旁疝局部可出现明显膨出,立位时腹部出现坠胀牵拉感及腹痛,影响造口部位的护理及日常生活和工作。造口旁疝处肠管发生嵌顿或坏死,可出现急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但是由于造口旁疝的疝颈一般较宽大,发生肠嵌顿绞窄的机会较少。4.造口旁疝的治疗造口旁疝的治疗一直是较为棘手的问题。因此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对此持谨慎态度,在造口旁疝的治疗上外科医师的态度较为保守。造口旁疝不能自愈,均需手术治疗。近年随着
6、医疗技术的提高、专业的发展和各种专业补片的出现,造口旁疝的复发率明显下降,目前国内外对造口旁疝实行手术修补的指征有:(1)造口旁疝的存在严重妨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2)对原造口不满意,拟造口移位并造口旁疝修补术;(3)造口处肠袢脱垂引起狭窄或功能不良;(4)疝的存在影响到造口的护理;(5)疝颈过小、复位困难、有急性绞窄性肠梗阻或潜在发生危险存在;(6)造口旁疝巨大(>15cm),严重影响体形外观。造口旁疝手术治疗的目的在于消除腹壁筋膜缺损,加强腹壁强度,防治疝的复发,因此目前造口旁疝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从预防开始做起。手术方式可归纳
7、为造口移位术、疝的原位修补术,原位修补的方法又分为传统的疝修补术、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使用补片)和腹腔镜疝修补术.传统的造口旁疝修补术是通过自身组织原位修补或另行造口,疗效均差,复发率高达100%。造口旁疝是一种腹壁疝,基本修补原则与切口疝一样腹直肌鞘前放置补片(Onlay),肌后腹膜前放置补片(Sublay),腹膜内放置补片(Underlay)等修补方法。随着无张力疝修补概念的深入,性能更好、术后并发症更少的新的补片不断应用于临床,使得术后疝的复发率大大降低。4.1腹直肌鞘前放置补片的造口旁疝修补术方法造口用碘伏消毒后用小的手
8、术贴贴在造口或用无菌造口袋并重新消毒手术区域铺单并用大的手术贴,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并分类粘连带找疝囊和疝环,切开疝囊回纳疝内容物并分离远端疝囊。疝环口用PTS.II线、2-0微桥线、威高线缝合关闭早瘘口周围缺损以能进一个手指为标准,分离腹直肌鞘前的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