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中考物理运动和力复习

2011届中考物理运动和力复习

ID:19434092

大小:2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27

2011届中考物理运动和力复习_第1页
2011届中考物理运动和力复习_第2页
2011届中考物理运动和力复习_第3页
2011届中考物理运动和力复习_第4页
2011届中考物理运动和力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1届中考物理运动和力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1届中考物理运动和力复习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  一、复习要点  (一)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  ①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②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2、参照物  ①定义:为了描述物体是在运动还是静止而选作标准的那个物体叫做参照物。  ②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③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

2、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④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⑤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的方法:  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先要选取一个参照物,看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所选参照物的位置是否改变来判断被研究的物体是否运动。若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的位置改变了,则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若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的位置没有改变,则被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  (二)、运动的快慢  1、速度  ①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②

3、速度公式:υ=  ③速度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m/s,交通运输中速度单位常用km/h,两单位中m/s单位大。  人步行速度约1.1m/s,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人每秒步行的路程是1.1m  ④直接测量工具:速度计  2、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3、变速运动  ①定义: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做变速运动。  ②平均速度: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须找出该路程及对应的时间)  (三)、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1、长度的测量  ①长度的单位及换算关系: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

4、基本单位是m,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  1km=103m1mm=10-3m  1dm=0.1m1μm=10-6m  1cm=10-2m1nm=10-9m  ②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③刻度尺的使用规则:  A、根据需要选取适当量程和分度值的刻度尺(会选)  B、刻度尺要沿着所测长度(或与所测长度平行),且刻度线应紧靠被测物体。如果零刻线磨损,可选中间任一刻度线做起点(会放)。  C、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垂直,认读刻度

5、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会读)。  D、记录结果时,除了正确无误地记下所读的数字外,还要注明单位(会记)。  注意: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④特殊长度的测量方法:  A、测量细铜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微小量常用累积法(当被测长度较小,测量工具精度不够时可将较小的物体累积起来,用刻度尺测量之后再求得单一长度)  B、测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园柱的周长等常用化曲为直法(把不易拉长的软线重合待测曲线上标出起点终点,然后拉直测量)  C、测操场跑道的长度等常用轮滚法(用已知周长的滚轮沿着待测曲线滚动,记下

6、轮子圈数,可算出曲线长度)  D、测硬币、球、园柱的直径圆锥的高等常用辅助法(对于用刻度尺不能直接测出的物体长度可将刻度尺三角板等组合起来进行测量)  2、时间的测量:  ①单位:秒(S)  古代:日晷、沙漏、滴漏、脉搏等  现代:机械钟、石英钟、电子表等  3、误差:  (1)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误差。  (2)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用更精密的仪器;改进测量方法。  (3)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避免,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  (四)、力  1、力的作用效果:力

7、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说明:  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  2、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3、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4、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5、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6、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

8、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7、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五)、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  ⑴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笛卡儿等人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