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430067
大小:562.5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8-10-02
《基于plc的电梯控制系统设计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基于PLC的电梯控制系统设计姓名:王守定学号:3060419230专业:自动化班级:071班指导老师:孙旋本设计系统论文的章节介绍摘要1引言2方案设计3电梯PLC控制系统硬件设计4电梯控制的PLC程序设计5电梯系统的安全设计6结论致谢系统概括本系统是基于PLC的电梯控制系统,主控制器为FX2N-80MRPLC,传动装置由交流电机为动力源,轿箱和对重是用钢丝绳连接起来的,依靠它和曳引轮之间的摩擦来实现轿箱的升与降。称重检测元件由电阻应变传感器组成,安全装置主要有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等,限速器、安全钳起到阻止
2、电梯坠落,将轿厢强行制停在导轨上的作用。系统主要功能本系统实现的主要功能为:车厢运行到每个楼层时能显示相应的楼层,能自动检测车厢是否到位,否则不能开门。当车厢超载时不能关门并发出报警。方案设计1控制器方案选择:FX2N-80MR:IO口有80个通过分析系统的控制要求,本设计要求输入IO口有36个,输出IO口有35个方案设计2电机,传动方案选择电梯的曳引电机采用交流电机,电源电压为220V。门开关电机使用24V直流电机,电梯系统的牵引功能很简单,无论是输出功率或传递动力,主要用于驱动电梯。由曳引机(主机
3、)、钢丝绳、导向轮和反向轮组成。曳引机为动力源,它由电机、牵引轮、联轴器、减速箱和电磁制动器部件组成。轿箱和对重是用钢丝绳连接起来的,依靠它和曳引轮之间的摩擦来实现轿箱的升与降。导向轮的作用是分开轿箱和对重的间距,避免碰撞方案设计3称重方案选择电梯设计中,称重传感器的选择在电梯的安全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电梯安全越来越注重的今天,对电梯称重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称重传感器越灵敏,越稳定,对电梯的安全运行和人身安全越有保障,通过对上面需求分析,电阻应变传感器可满足以上要求。方案设计4接近开关方案选择在电梯
4、的设计中,要求电梯运行到某一层附近时能减速,到达那一层时能停止,并打开车厢的门。然后再关门,关门到位后再运行,再到另一层。一直重复以上动作,我们在相应的位置安装上开关,通过开关的闭合来控制电梯的运行。显然:这些开关主要为行程开关。电梯系统框图PLC语音报警电源变频器内呼叫面板桥厢外呼叫面板桥厢PLC外部接线图输入点分配表输出点分配表程序设计流程图开始初始化楼层检测楼层数码显示有呼叫?数据寄存器刷新呼叫登记上下行决策当前层为目的层?停车,开门延时,关门等待YN楼层显示数据寄存器D100中存放着当前轿厢的位置。
5、如果当前轿厢在三楼,则D100中的数值为3。要求PLC的Y3~Y0输出楼层的BCD码,所以我们用BCD译码指令呼叫登记与消登记呼叫登记分为轿厢内呼登记和门厅外呼登记。图4.3所示程序为内呼1层登记与消登记。当按下内呼1层按钮时(X20),辅助继电器M11得电并保持。当轿厢到达1层(1层平层信号X12=1)且开门时,消除1层内呼登记信号,M11=0开门与关门程序中,X37为轿厢内关门按钮,X40为开门按钮。只有在平层时,且电梯不在上行或下行、没有在关门时,才能开门。T1控制开门时间不超过3秒钟。T3为每次轿厢
6、停站时,自动开门。T2为自动开门后,经一定时间的延时后,电梯自动关门。电梯上行、下行决策电梯的超重报警系统电阻应变传感器受重力作用时,传感器输出与重力成线性关系的电压信号,电阻应变传感输出的电压信号经放大器放大送到模数转换器(A/D),当电梯出现超载时,经PLC控制系系统处理后,使电梯门不能关闭、同时切断相应的供电回路,使电梯不能启动。同时启动语音报警。电梯系统的安全设计1限速器装置限速器是一个超速探测装置,一般安装在电梯机房或电梯井道顶部,也有装于底坑的情况。当电梯超速达到设定的电气动作速度时,它会通过电
7、气开关切断电梯的安全回路,进而切断系统电源。如果电梯由于重力或惯性还继续超速,会触发限速器的机械动作装置,使限速钢丝绳停止运动,从而提拉安全钳。电梯系统的安全设计2安全钳安全钳是一个制动装置,安装在电梯轿厢或电梯对重装置底部。它包括提拉机构和制动机构两部分。提拉机构的作用是将限速器的机械动作传递到制动机构并使制动机构动作,制动机构动作后其内部的楔形块会将电梯卡在导轨上,避免电梯进一步坠落。3缓冲器缓冲器作用时对减速度的要求:轿厢在额定栽荷下平均减速度不超过1g;减速度超过2.5g的时间不超过0.04秒电梯构
8、造三菱PLCFX2N-80MR结束语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终于完成了课题设计。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孙旋老师几个月来的悉心指导和帮助。同时也感谢所有指导过我的同学和老师。通过这次毕业设计,我学到更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动手能力得到了加强由于本身的知识水平有限,设计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不足和错误,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