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钢结构檩条设计问题探讨

轻钢结构檩条设计问题探讨

ID:19385699

大小:31.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01

轻钢结构檩条设计问题探讨_第1页
轻钢结构檩条设计问题探讨_第2页
轻钢结构檩条设计问题探讨_第3页
轻钢结构檩条设计问题探讨_第4页
轻钢结构檩条设计问题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轻钢结构檩条设计问题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轻钢结构檩条设计问题探讨摘 要:PKPM-STS软件设计中檩条的强度及稳定计算提出一些应用思路。关键词:PKPM-STS;屋面檩条;墙面檩条一、屋面檩条  1.简支檩条计算  通常选用C型檩条,开口朝向屋脊方向。  如屋面为单层或双层彩钢板夹玻璃丝棉的维护材料,恒荷载通常取0.15~0.2KN/㎡。其它材料跟据实际重量核算。活荷载取荷载规范规定的屋面活荷载与当地雪荷载的较大值。积灰荷载与施工荷载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如果屋面板采用自攻螺钉与檩条固定,保证屋面板与檩条可靠连接,能阻止檩条上翼缘侧向位移和扭转,此时只需计算檩条强度,但这种板型因温度变形能力和防水能力较差,现在较少采用。

2、目前采用较多的是暗扣式板型,这种连接方式在温度变化较大时屋面板能产生滑动,不宜将它假定为能阻止檩条上翼缘侧向位移和扭转,除了计算檩条强度,还需计算其稳定性。  屋面檩条计算和拉条的设置有关。根据门规,当檩条跨度大于4m时,宜在檩条间跨中设置拉条;跨度大于6m时宜在檩条跨度三分点处各设一道拉条,在屋脊处还应设置斜拉条及撑杆。在恒载.活载及风压力作用下,檩条上翼缘受压,拉条应设置在檩条上翼缘1/3处。在风吸力作用下使檩条下翼缘受压,拉条不能保证檩条下翼缘的侧向位移和扭转,如果计算时要考虑拉条能约束檩条下翼缘,此时应在檩条下翼缘1/3处同样设置拉条,所以檩条设计最好用双层拉条。  2.连

3、续檩条计算  通常选用Z型檩条,开口朝向檐口方向。由于Z型檩条可用搭接形式,故可把这样的檩条假定成连续构件。  (1)采用Z型搭接连续檩条比简支檩条内力分布均匀,刚度大,可节省用钢量。  (2)搭接连续檩条在支座处搭接区存在嵌套松弛现象,其刚度小于等截面连续单檩的刚度,因此在支座处有一定弯矩释放,在跨中弯矩有一定的增大。  (3)连续檩条整体稳定计算目前尚不完善,其整体稳定可利用屋面蒙皮作用和拉条支撑系统解决。  (4)连续檩条支座处的弯矩大于跨中弯矩,搭接区承载能力按两檩条的抗弯模量之和考虑是合理的,可以大大节省用钢量。  (5)连续檩条的搭接长度不宜小于跨长的10%,搭接长度按

4、端跨和中间跨的弯矩分布情况分别考虑,以搭接端弯矩不大于跨中弯矩为条件来确定搭接长度可使设计更为经济合理。  (6)用檩条兼作屋面纵向压杆,当单檩不能满足承载力要求,可用双檩条,此方法节省用钢量。  (7)连续檩条与屋面梁的连接应采用加檩托板螺栓连接方式以防檩条局部腹板压屈和整体倾覆。当檩条腹板高厚比较大时尚应加设厚垫片以改进其支座处的承载力。  (8)一般情况下,设计带隅撑的檩条时,隅撑对檩条的有利作用与不利影响可考虑相互抵消,忽略不计,以简化设计二、墙面檩条  1.简支墙梁计算  通常选用C型檩条,开口朝向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墙梁开口朝上,但窗洞口下侧檩条可让檩条开口朝下布置以

5、满足固定窗框的需求。  墙梁设计与屋面檩条类似,同样要考虑墙板.拉条的约束作用。不同的是墙板有自承重和非自承重两种,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另外。墙梁设计时根据构造条件的不同要考虑双弯矩板的影响。根据《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  8.3.1条及条文说明,两侧挂墙板的墙梁和一侧挂墙板.另一侧没有可以阻止其扭转变形的拉杆墙梁,可不计双力矩的影响?(即可取B=0),此时可仅进行墙梁的强度计算。  对于风吸力作用下内翼缘的稳定性计算,与屋面檩条类似,墙板一般采用自攻螺钉与檩条固定,可认为墙板能阻止墙梁外翼缘侧向失稳。拉条设置在墙梁内侧比增大檩条截面更经济。对于自承重墙板,可仅在内侧设置拉

6、条。对于非自承重墙板,宜在墙梁内外设双侧拉条,外侧拉条可以作为墙板在自重作用下墙梁的竖向支撑点。在墙板顶部和窗户下的墙梁处应同时设置斜拉条和直撑杆,将拉力传至刚架柱或墙架柱,底部墙梁一般固定在墙垛或矮墙上,整体稳定有保证,故底部墙梁处可不设置斜拉条和直撑杆。三、拉条的设置  拉条虽小,作用不小。实际上有檩条系的压型钢板轻型变形和扭转,减小檩条的计算长度,保证檩条的侧向稳定作用。拉条一般通过螺栓与檩条连接,拉条与屋面板的共同作用能有效地提高檩条的整体抗扭转度和减少外部荷载引起的扭转效应。虽然在檩条下翼缘附近有无拉条对檩条的抗弯承载力有很大影响,但当拉条强度满足后,拉条的刚度对抗弯和压

7、弯承载力的影响可忽略。所以门规推荐拉条的最小直径取10mm,去除车丝对截面的削弱及锈蚀等因素外是可行的,但应注意:每一个坡面上的檩条是一个大的串联系统,因此檩条的受力是不均匀的,恒活载作用下离屋脊处越近的拉条内力越大,而在风吸力作用下正好相反。在檩条的设计中应考虑多根檩条由拉条串联后的内力叠加。当房屋坡度方向较大应间隔一定数量的拉条设置一对斜拉条,以分段传递内力。因拉条只能受拉,但拉条作为檩条的侧向支撑点时,同时受拉和受压,因此在檐口和屋脊应布置斜拉条和撑杆,以形成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