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积极心理学在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积极心理学在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中的应用

ID:19333605

大小:17.3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01

浅析积极心理学在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中的应用_第1页
浅析积极心理学在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中的应用_第2页
浅析积极心理学在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中的应用_第3页
浅析积极心理学在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中的应用_第4页
浅析积极心理学在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中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积极心理学在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积极心理学在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中的应用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其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因此,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针对性和时效性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一、积极心理学的内涵及对教学管理的影响  积极心理学致力于对人的积极品质的研究。它倡导人们要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和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并以此来激发每个人自身

2、所固有的某些实际的或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如爱、宽恕、感激、智慧和乐观等,从而使每个人都能顺利地走向属于自己的幸福彼岸。  把积极心理学应用到教育中,就是积极教育,所谓积极教育,其主体是为了塑造积极的心理品质,通过积极的心理体验,充分发掘积极心理要素的心理活动。把积极心理学应用到教学管理中,就是积极管理,就是教师主动搜寻学生的闪光点,适时表扬,让快乐的心态伴随学生的成长,让他们在成功中享受欢乐,在欢乐中获得成功。  二、中职学生的心理特征及积极特质  中职学生是指正在接受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生,他们基本上来自于被普高筛选了的落榜生

3、,许多学生是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才走进中职学校的大门的,中职学生与相同年龄段的高中生相比,具有优势,也有劣势;优点与长处、困惑与不足并存,是一个多特质、复杂的混合型群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中职学生渴望进步与成功,但他们人生方向迷茫,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和学习目标;二是中职学生自我意识较强,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并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认可,但是有自卑、孤独、焦虑等情绪;三是中职学生思维敏捷,但容易偏激;热情,但容易冲动;勇于创新,但缺乏持久性;四是中职学生在处理社会、他人与自我的关系时,易出现困惑、苦闷、焦虑。对家长和教师表现出

4、较为普遍的逆反心理。  三、积极心理学在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中的应用  面对中职学生这样一个特殊群体,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积极的情绪、良好的人格特质?这是我们作为中职学校的德育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将积极心理学的认知理论与行为理论运用到德育课教学过程中,从“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出发,用赏识的眼光关注学生,注重挖掘学生自身潜在的积极因素,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正向引导,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德育课的积极性和时效性。  1.积极投身学习,准确把握中职生的心理特征和积极特质  德育教师能否科学而有效地把握学生的心理,因材施教,对德育课教学

5、效果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笔者通过自学、参加培训、讲座等多种形式不断加强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学知识的学习,有意识地把积极心理学的理论运用于到德育课教学中,在确立教学目标和设计教学内容时主动与学生所学专业、认知能力相结合;在选择教学方式时,主动寻找适合中职学生参与的互动方式;在课堂讲授过程中有意识地选择积极语言,发挥自己的教育机智,为学生创造一种积极和谐的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  2.确立积极的德育教学目标  笔者用积极心理学的认知理论与行为理论指导德育课教学,把知与行作为德育目标的“落脚点”,紧跟时代的步伐,反映时代对中职学生

6、心理发展的要求,将德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和主动性,建立在学生对时代发展和现实认识的基础上。德育目标由传统静态变为动态,由传统“远、大、虚”变为“近、小、实”,由抽象变为具体;重点突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实现学生由“知识”到“行动”的转变,从亲身实践中达到知与行的统一和升华,最终达到“育人为本”的根本目的。  例如,针对目前中职学生的网瘾问题、早恋问题、校园暴力问题、师生冲突等问题,确立德育教学目标,把目标融入到反映现实生活的主题模块中,通过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设计积极的德育教学内容  积极心理

7、学注重对积极情绪的体验、积极的人格特征、积极的心理过程的研究。因此笔者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大胆对教材进行取舍和创新,不局限在教参的桎梏之中,内容尽可能地体现“积极”内涵,尽可能符合学生的积极心理需求。教学内容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突出人文性,同时也关注学生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教学内容注重体现活动性的特点,把德育的内容渗透到灵活多样而又富有情趣的活动之中,积极吸引学生参加,如角色扮演、探究讨论等,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积极向上的力量,在活动和体验中获得成长和发展。  例如在讲到“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一节内容时,笔者把当前大家热议的“老人摔倒

8、到底扶不扶”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切入点,通过播放小品“扶不扶”视频及讲述真实案例,引发学生探究讨论,在师生大讨论中辨明是非,澄清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引导学生确立积极的人生观。  4.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体现学生的主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