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患者应注意事项

针灸患者应注意事项

ID:19317881

大小:29.29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01

针灸患者应注意事项_第1页
针灸患者应注意事项_第2页
针灸患者应注意事项_第3页
针灸患者应注意事项_第4页
针灸患者应注意事项_第5页
资源描述:

《针灸患者应注意事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针灸的四类禁忌人群1、糖尿病人群:由于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比较高,一旦形成伤口,即便是小小的针灸针眼,也不容易愈合,如果不注意处理针口或者控制饮食,还有可能引起伤口、针口的感染,所以糖尿病人去不宜实施针灸;2、凝血功能障碍人群:例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由于这些人群的凝血时间比较长,或者是难以凝血,导致针口容易流血不止,所以凝血功能障碍人群也是不适宜实施针灸的;3、皮肤感染、溃疡、瘢痕和肿瘤部位不适宜针刺;4、白血病人群不适宜针刺等。针灸应注意事项1.针灸治疗室要求宽敞明亮光线良好,温度适宜。2.所用针灸针具必须是经过严格消毒,或者是一次性针灸

2、针具3.对空腹、惧针等患者应慎重,以防发生晕针。4.进针、行针时应多与患者交流,细心观察患者的表情变化。掌握不同患者的耐受程度,针灸过程中应加强巡视,以防意外情况的发生并及时处理。5.女性生理期若非为了调经,一般不宜针灸,孕妇在怀孕早期及后期禁止针灸。6.过于疲劳、精神高度紧张、情绪不稳定、空腹、饭后、酒后、剧烈运动后都甲、不宜针刺;年老体弱者针刺应尽量采取卧位,取宜穴少,手宜法轻。7.身体极度虚弱,大汗、太湿、大出血,病情危重(急救除外)的患者不宜针灸。8.怀孕妇女针刺不宜过猛,腹部、腰骶部及能引起子宫收缩的穴位如合谷、三甲、阴交、昆仑、至阴等禁止

3、针灸9.小儿因不配合,一般不留针。婴幼儿囟门部及风府、哑门穴等禁针10.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或常有自发性出血,损伤后不易止血者,不宜针刺11.皮肤感染、溃疡、瘢痕和肿瘤部位不予针刺1.重要脏器部位不可针大血管所过之处应禁刺重要关节部位不宜针2.眼区、胸背、肾区、项部,胃溃疡、肠粘连、肠梗阻患者的腹部,尿潴留患者的耻骨联合区针刺时应掌握深度和角度,禁用直刺,防止误伤重要脏器。3.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医者对病人认真负责,严肃细心,集中精神等均是预防甲、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灸法禁忌:1、穴位禁灸,如哑门,风府,天柱,承光,头临泣,头维,丝竹空,攒竹,睛明,素

4、髎,口禾髎,颧髎,迎香,下关,人迎,天牖,天府,周荣,渊液,乳中,鸠尾,腹哀,肩贞,阳池,中冲,少商,鱼际,经渠,地五会,阳关,脊中,漏谷,阴陵泉,条口,犊鼻,阴市,伏兔,髀关,申脉,委中,殷门,承扶,白环俞,心俞等.2、病证禁灸:病在三阳不宜灸,阴虚内热者不宜灸,表证不宜灸,温热病不宜灸,湿热病不宜灸等。对颜面、五官和有大血管的部位以及关节活动部位,不宜采用瘢痕灸。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施灸。3、灸后不可食用生冷辛辣等食物;4、灸后不可立即洗澡洗头,更不可以立即接触冷水外出吹风;5、施灸过程不可对着风扇空调风口,夏天空调温度最好在26度左右;6、灸

5、后原地卧床休息1小时(最好睡上一觉);7、施灸过程施术者与受术者不可多闲聊,尤其是涉及一些消极的话题;8、施灸过程应心无杂念,全神贯注;9、打雷闪电和梅雨天气禁灸;10、施灸时应注意安全。防止香火脱落而烧伤皮肤和衣服;11、施灸过程中,如发生头晕、恶心、大汗淋漓等现象,称为晕灸,可灸百会穴、喝盐水(加少量糖),按摩水沟、涌泉等穴,并躺下休息;12、灸后皮肤出现水泡(为体内湿气外排的现象),须注意不要挤破,任其自然吸收。如水泡过大,可用消毒针刺破,放出液体,并涂红霉素眼药膏,用纱布包敷电针的使用1、电针器在使用前须检查性能是否完好,若电流输出时断时续,

6、须注意导线接触是否良好,应检查修理后再用。2、调节电流时,应逐渐从小到大,不可突然增强,以防止引起肌肉强烈收缩,造成弯针、折针或晕针等,年老体弱及小儿患者尤应注意。3、电针器最大输出电压在40V以上者,最大输出电流应限制在1mA以内,防止发生触电事故。4、心脏病患者,应避免电流回路通过心脏,在接近骨髓,脊髓部位使用电针时,电流输出量宜小。切勿通电太强,以免发生意外。5、毫针的针柄,如经过温针火烧之后,表明氧化不导电不宜使用。6、输出导线不应挟持在针身部位,而是针柄部位,以防产生电离,损伤针身,造成断针事故。拔火罐操作规程1.术前准备:认真检查和询问病

7、人,以确定是否是适应证,有无禁忌证,根据病情拟定治疗方案;检查所需药品、器材、罐具是否齐全,同时进行消毒,做好施术前的一切准备;对病人讲明施术过程中注意事项,争取病人理解和配合,消除其恐惧心理,增强其治疗信心。2.选择体位:拔罐体位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正确的体位应使病人感到舒适,肌肉放松,充分暴露拔罐部位。通常采用的拔罐体位有如下几种。l仰卧位 适用于头面、前额、胸腹、上下肢前侧及手足部的穴位。l俯卧位 适用于头颈、肩背、腰骶及上下肢后侧的穴位。l侧卧位 适用于头侧、面侧、肩侧、胸侧、下肢外侧等,除与床接触的部位以外的所有其他部位的穴位。l

8、俯伏坐位 适用于头后部、颈项、肩背、腰骶等部位的穴位。l仰靠坐位 适用于头前部、面颜、胸腹、腿前部等部位的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