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299739
大小:22.93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9-30
《公共卫生儿保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公共卫生儿保制度 篇一:儿保工作制度 儿童保健科工作制度 1.贯彻落实《母婴保健法》,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各项规章制度,服从领导安排。 2.按儿童保健专业特点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执行诊疗常规和技术规范,提供咨询、检查、诊疗与随访服务,使儿童得到热情、周到、安全、有效、经济的医疗保健服务。 3.工作人员具备相应资质,注重基础理论学习和专业技术提高。 4.工作人员仪表端庄、衣帽整洁。按时上岗,休假要履行请假手续。 5.诊区内用品和设备完好,贵重设备专人保管,规范操作,谨防丢失和损坏。 6.按
2、照“院感”相关要求,进行诊室、设备、工具及物品的清洁消毒。 7.工作人员团结协作、互敬互助,与兄弟科室相互配合,共同提高。 8.提醒家长保管好自己物品防止丢失,看护好自己孩子预防意外伤害。 9.做好基层业务指导,进修、实习人员进科后要制定学习计划,离开时有科室考核。 10.完成上级医院安排布置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项目工作和指令性工作。 11.完善QC小组活动,按时进行质量控制与考核。 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工作制度 1.在医院、保健部领导下,承担运城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 2.有专人负责“
3、山西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工作,按时相关工作。 3.注重对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主管人员定期进行培训,不断提高监测能力与水平。 4.严格按照国家监测方案及山西省的实施细则,科室指定专人负责,全科人员大力协助。 5.按“3+1”模式,按时完成监测资料收集、整理、审核,包括季报表、年报表、质控调查表、死亡报告卡等,发现问题要及时与基层沟通,退回更正。 6.按时审核、完成网络报表,对基层的报告错误,及时驳回,指导更正。 7.督促市县级做好监测数据的质量控制工作,每年进行一次省级质量控制,给予监督评估。
4、8.做好监测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按时完成监测工作的年度《分析报告》、《质量控制报告》和《反馈报告》,及时上报和向基层反馈。 9.做好网络安全维护与信息管理,纸质资料及时归档,注重数据安全和保密工作。 新生儿死亡评审制度 1.在各级领导下,参与本省新生儿死亡评审工作。 2.根据国家“新生儿死亡评审规范”,制定“山西省新生儿死亡评审方案”,经省卫生厅批准后,组织实施。 3.按要求做好评审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及时派专家参与定期举行的省级评审会议并做好记录。 4.按时完成评审个案报告与总结报告,并上报。
5、 5.定期参加地、市评审会议,并对各级评审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 6.严格按方案要求做好评审资料的存放与保存,相关信息保密,不得泄露。 儿童生长发育门诊工作制度 1.工作人员掌握儿童生长发育的基础理论,评价技能、促进和干预措施。 2.通过定期健康检查和生长发育监测,为儿童提供生长发育测量、评估,促进指导,开展儿童保健系统管理工作。 3.对生长发育偏离的儿童,查找原因,规范诊疗,必要时进行会诊或转诊。 4.接受下级高危儿转诊,规范诊治,提出合理促进和干预建议,实行双向转诊,做好随访工作。 5.保
6、持测量区域(室)卫生、整洁、舒适,冬季做好保暖,确保正常检查。 6.定期进行量具校正,保证测量准确。做好工具清洁与消毒,以防交叉感染。 7.做好基层指导,对进修、实习人员认真传帮带。 8.注重了解国内外专业知识发展新动向,不断引进新技术,新项目,提高服务水平。 9.开展儿童生长发育流行病学调查,掌握本省儿童生长发育水平及影响因素,参与制定儿童保健措施和干预方案,并组织实施。 儿童营养指导与咨询门诊工作制度 1.开展儿童营养性疾病的防治,规范合理诊疗,科学指导。 2.注重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水平,
7、了解国内外本专业的新知识、新动向,不断引进新技术,新项目。 3.开展反映儿童营养状况的必要的实验室检测,利用儿童营养计算机软件,为儿童提供全面的营养评价,提供合理食谱,指导科学喂养。 4.指导基层妇幼保健机构开展儿童营养门诊工作,接受下级转诊与人员进修学习。 5.开展儿童营养流行病学调查,掌握本省儿童营养和健康信息,参与制定促进儿童健康和营养方案,并组织实施。 集体儿童保健工作制度 1.严格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开展集体儿童保健工作。 2.参与制定本省集体儿童与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并组织实
8、施。 3.参加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制度的制定与人员培训,并做好工作记录。 4.开展健康教育,为工作人员及家长提供科学育儿知识及营养指导。 5.提供儿童入托、入园(所)及入学前体格检查,并出据健康检查证明。不得弄虚作假,提供虚假证明。对不宜入托入园儿童,提出合理建议。 儿童五官保健工作制度 1.掌握本省儿童眼、口腔、听力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指导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开展儿童五官保健工作。 2.定期开展眼、口腔、听力保健专业知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