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279258
大小:899.50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8-09-30
《铺灸的临床应用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铺灸疗法的临床应用针灸医院蔡圣朝主任历史渊源铺灸疗法的临床应用铺灸疗法又称“长蛇灸”,是一种来源于民间的传统灸疗方法,多用其治疗虚劳性疾病及顽痹等。铺灸疗法属于隔物灸的一种,这种艾灸疗法的特点在于:1、施灸面积大,是一种大面积灸法;2、施灸部位以督脉为主,通过振奋机体的阳气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铺灸疗法的临床应用由于“长蛇灸”对于治疗虚劳性疾病及顽痹等疗效显著,所以逐渐被临床医家所认识、运用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形成了今天丰富而有特色的铺灸疗法。其中影响力较大的有罗诗荣的“督肾同治”铺灸疗法,何天有的何氏药物铺灸疗法。铺灸疗法的临床应用疗法介绍一
2、、操作步骤二、主要特色铺灸疗法的临床应用操作步骤:1、铺灸前的准备工作:①制作药艾炷—将自制中药粉掺入清艾条中,混匀后制成直径约2cm、高约2.5cm的圆锥形艾炷。②准备隔灸物—将两斤到两斤半的生姜洗净切碎,再用纱布拧去部分姜汁。铺灸疗法的临床应用2、铺灸:①选定背部施灸部位,将自制的“铺灸液”涂抹于上,然后再覆上无菌纱布。铺灸疗法的临床应用②将“蛇形铺灸器”置于背部,将准备好的生姜放在铺灸器内,姜泥厚度约2cm。铺灸疗法的临床应用③将艾炷置于督脉(大椎穴—腰俞穴)及背部膀胱经第一侧线上,再把艾炷一一点燃。铺灸疗法的临床应用④将“排烟盒”放上。⑤
3、一壮燃尽后再放上艾炷,共灸三壮。铺灸疗法的临床应用主要特色:1、铺灸部位:在传统“长蛇灸”行督脉施灸的基础上,结合背部膀胱经第一侧线。⑴选用督脉施灸的理论依据:①督脉总督一身之阳经,六阳经皆与督脉交会于大椎穴,为“阳脉之海”,故督脉可调节阳经气血;②阳气是人体抗御病邪的主要物质,通过艾灸督脉可振奋机体的阳气,阳气足则顽疾自去。铺灸疗法的临床应用⑵选用膀胱经背部第一侧线施灸的理论依据:①《素问·骨空论》云:“督脉者……与太阳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侠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可见膀胱经是督脉循行路线中的一条重要分支,与督
4、脉关系密切,可加强督脉振奋阳气的作用;②膀胱经与肾经相表里,与肾经的命门之气相通,命门之气通过膀胱经的气化作用而输布于全身;③五脏六腑在膀胱经第一侧线上都有相对应的腧穴,可起到调整全身脏腑气血的作用。铺灸疗法的临床应用2、铺灸材料:①铺灸液:将药物制成液体在铺灸前擦拭于铺灸部位,这样药物更易被皮肤所吸收,对穴位刺激加强,功效提高。②隔灸物:通用姜泥,一是考虑到姜泥相较蒜泥、斑麝粉等材料,对皮肤的刺激性较小,不易发泡,患者易于接受,并可短时间内重复操作,不会因刺激强度不够而影响疗效,反而有加强疗效之功,并且取材方便;更主要的是取生姜辛温之性,可温
5、阳驱寒,温通气血,畅通经络。③药艾炷:将药物与艾灸结合,加强铺灸的疗效。铺灸疗法的临床应用3、铺灸器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加强铺灸疗法的安全性,提高其疗效,我们对于铺灸的器械也进行了研发,包括:①国家专利“通脉温阳督灸盒”—考虑了脊柱的生理弧度。②“蛇形铺灸器”—解决了脊柱的生理弧度问题。③“排烟盒”—不仅解决了排烟不全问题,还使得灸火更为集中,更易引发感传,加强治疗作用。铺灸疗法的临床应用临床应用铺灸疗法的临床应用铺灸疗法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已证明其可应用于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中,以慢性顽固性疾病为主。罗氏多用其治疗虚寒性的慢性
6、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慢性肝炎、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慢性腹泻、慢性腰肌劳损、增生性脊柱炎、神经衰弱等。何氏在其《何氏药物铺灸疗法》一书中,更是采用药物铺灸法治疗了60余种临床疾病。铺灸疗法的临床应用我们在临床也采用铺灸疗法治疗了一些疾病,包括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腰背肌筋膜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鼻窦炎、干燥综合征、产后风等十余种疾病,取得了不错的疗效,下面对其中典型病例进行分析。铺灸疗法的临床应用病例一吴某,男,48岁,2008年8月14日初诊。主诉:低热
7、反复发作两月余。患者两月前因冒雨感寒出现低热,自行服药后低热未缓解,体温波动在37.5℃-37.8℃。半月前至当地人民医院住院,三大常规、心电图及胸部X片等正常,多次血培养未见异常,西医对症处理后症状仍未能减轻。刻下,患者面色晄白,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四肢不温,舌淡苔白,脉沉细。后经询问后得知患者平素就畏寒喜暖。中医诊断:内伤发热,证属阳气亏虚型。治法:治以铺灸疗法,每七天一次。第一次治疗,患者因体虚不能长时间耐受此法而只灸了两壮,治后患者畏寒及四肢不温的症状改善,低热仍发作但次数减少。三次治疗后低热消除。铺灸疗法的临床应用病案分析患者素体阳虚,加
8、之外感寒邪,导致阴寒内盛而遏阳于外至发热。《景岳全书·火证》说:“阳虚者,亦能发热,此以元阳败竭,火不归原也”。患者表现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