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平隧道安全风险评估

常平隧道安全风险评估

ID:19278183

大小:125.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9-30

常平隧道安全风险评估_第1页
常平隧道安全风险评估_第2页
常平隧道安全风险评估_第3页
常平隧道安全风险评估_第4页
常平隧道安全风险评估_第5页
资源描述:

《常平隧道安全风险评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安全风险评估一、编制依据1.1《关于印发加强隧道工程安全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铁建设【2007】102号;1.2《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200号文);1.3基础资料:1.3.1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1.3.2设计院关于隧道地勘报告资料1.3.3《莞惠DK52+000-DK52+145暗挖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办法》1.4设计院初步设计风险评估报告1.5设计院提供的设计图纸1.6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规定《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以下简称"隧规")《铁路隧道防排水技术规范》(TB10119-2000)《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

2、》(TB10120-2002)《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111-2006)《铁路隧道辅助导坑技术规范》(TBJ10109-95)《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1-2009~TB10306-2009)《铁路工程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标准》(TB10503-2005)《铁路基本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和设计文件编制办法》(铁建设〔2007〕152号)《客运专线铁路隧道施工技术指南》(TZ214-2005)二、隧道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莞惠DK52+000-DK52+145暗挖隧道起止里程为DK52+000,全长-11-145m。该隧道位于

3、东莞市常平镇霞坑村,周围环境条件较为单一,场地空旷,随到主要穿越粉质粘性土。全风化泥质粉砂岩,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弱风化泥质粉砂岩。本隧道小里程为暗挖法,大里程为明洞扩大段,洞口开挖仰坡为采用放坡+土钉墙联合支护方式。根据隧道断面形式,埋深及所处地质条件,本段隧道采用浅埋暗挖法及喷锚构筑法设计和施工。2.2地形地貌东莞至惠州城际轨道交通项目GDK52+000~DK52+145.000区间位于东莞市常平镇。为剥蚀丘陵地貌,地形起伏较大,地面高程18~51m,坡面植被较为发育。本区间定测阶段调查沿途无地下管线分布,但不排除其有的可能性,需进一步查明。2.3地层岩性拟建随

4、道范围内上覆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下伏基岩为:侏罗系(J11n)泥质粉砂岩。主要地层概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粉质黏土。2)侏罗系下统泥质粉砂岩:粉砂结构,层状构造,泥质胶结。按风化程度可分为全风化岩、强风化岩及弱风化岩。2.4地质构造本区间场地地质构造简单,主要表现为上覆为第四系沉积层,其下位泥质粉砂岩。本次该场地勘察为发现断层,强风化泥质粉砂岩中节理裂隙较发育,构造稳定性好。2.5不良地质1)风化岩-11-本场地粉质粘土和全风化泥质粉砂岩,具有弱膨胀性。2)有害气体本次勘察未发现有臭味气体存在。2.6地震效应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5011-2001)附录A,该区抗震设防烈度为Ⅵ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本场地为丘陵地貌,无软土及可液化土分布,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11-2001)表4.1.1规定,判定本场地为对建筑抗震有利地段。2.7水文地质条件1)地下水的类型、赋存、径流排泄本场地无地表水分布。地下水按赋存条件主要分为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孔隙水主要赋存在第四系黏性土和全风化泥质粉砂岩中。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在泥质粉砂岩强分化层-弱风化层中,略具承压性。水位变幅0.5-2.0m。地下水的排泄途径主要是径流。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2)各岩土层的富水

6、性及渗透参数粉质黏土,具弱透水性,建议取渗透系数k=0.1,m/d。①全风化泥质粉砂岩具中等透水性,渗透性从上向下逐渐增大,建议渗透系数k=1.5m/d。②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具中等透水性,建议取渗透系数k=3.0m/d。③弱风化泥质粉砂岩具中等透水性,透水性随节理裂隙发育程度改变,建议取渗透系数k=1.0m/d。-11-由于地层的渗透性差异,基岩中的水略具承压性,基岩裂隙发育,孔隙水与裂隙水具连通性。演示富水性和透水性与节理裂隙发育情况关系紧密,节理裂隙发育的不均匀性导致其富水性和透水性也不均匀。3)地下水的腐蚀性在BD2Z-6334号钻孔(DK51+758)取地下

7、水样1组进行试验,根据《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及补充条文判定:地下水无腐蚀性。三、风险评估程序及方法3.1风险评估程序根据《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要求,结合本标段工程建设实际情况,本标段隧道风险评估基本程序如下:3.1.1对施工阶段的初始风险进行评价,分别确定各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和可能造成的损失。3.1.2分析各风险因素的影响程度,主要确定风险因素对施工安全的影响。3.1.3提出各风险因素的等级及残余风险等级,综合确定各隧道风险等级。3.1.4根据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和措施并确定监控责任。3.1.5上级单位对风险

8、评估报告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