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261632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9-27
《2012届高考语文第二复习名句名篇考点专题教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2届高考语文第二复习名句名篇考点专题教案1 第四专题2012届高考语文第二复习名句名篇考点专题教案1 第四专题名句名篇专项突破 【备考攻略】 “腹有诗书气自华,纵古论今尽潇洒”,名句名篇是我国优秀文学作品的精华,积累一定数量的名句名篇,是涵养文学素养,丰富文学底蕴,提升审美情绪的必由之路。本考点是每套试题中的必考题,近三年高考各省份的试题均有考查,考查率达100%。高考所考查的内容基本上诗词文兼顾,立足课内,也涉及和课文内容相关的课外名句。解这类题目要保持一种兴趣,提高识记效果,借助运用来巩固记忆,特别要记准字
2、形,不能写错字别字,不能颠倒语句的顺序。让我们以细心为桨,以准确为帆,共同驶向成功的彼岸。 考点分析 高考对这一考点的具体要求是: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 “常见的”是指所要考查的内容范围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我们背诵过或熟悉的。“名句名篇”主要指中国古代优秀诗文作品及其重要语句。本考点的考查采用默写的方式,要求考生默写出名篇中的部分内容,因此,备考复习时不仅要记住名篇中的内容,更要能准确无误地写出来。 考查方式 1.考查题型:全部为主观题型,要求把空缺的句子填在横线上。 2.考查范围:考试大纲规定篇目中的重点句子。
3、 3.考查分值:一般为5~6分。 考情预测 1.1.在考试内容上,坚持以教材中的名句名篇为主,兼顾课外;所考的内容,朝代上侧重于先秦和唐宋;文体上侧重于诗歌和散文;内容上侧重于思想性、教育性和审美性。在命题形式上,将突破以往比较单一的“填空式”命题形式,采取更能考查学生理解和运用能力的“理解型”“情景型”的考查方式。 纵观近年高考试题,选句内容有下面四种情况: (1)揭示人类社会和事物发展规律的句子(即富有哲理性的句子)。 如”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
4、《游褒禅山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2)抒发爱国情怀、崇高理想、坚强意志、阔大胸怀的句子。 如“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3)描写优美意境的名句。 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苏轼《赤壁赋》) (4)反映以德治
5、国、传统美德、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名句。 如“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梁惠王上》) 本考点的考查目的主要是引导高中生继承优秀的古代文化遗产,重视文化积累和语言积累,丰富高中生的人文内涵,以达到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展创新”的要求。 学生复习的时候,宜以中学课本名篇中的名句为主,采用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这几年,趋向于考查高中课本中的名篇(不一定是名句)的原
6、因是为了防止考生在积累语言和语感的过程中偷工减料。 考生默写名句名篇时,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一时回忆不起来;二是顺序错乱,张冠李戴;三是书写错漏。因此,答题时要沉着认真,善于借助出处和引导句去回忆,万一一时记不起来,可先放一放,不要急躁,可能做完其他题后又会突然回忆起来。答完题,一定要反复默念,要做包括引导句在内的“全程回放”,这样,语序不当和书写错漏的问题一般都可以发现并纠正。如果命题是四选三,答题时就应以最有把握的题做起,做三题就够了。如果四题都做(最好不要这样),要确保前三题完全正确,因为高考阅卷评分有时规定
7、只看你做的前三题,有错误即扣分,即使你第四题做对了也不给分。 在复习和应试时还应注意: (一)要突破生僻难写字 对于文质兼美的名言名句,多数同学能熟读成诵,但在考试中却得不到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生僻字、难写字书写有误,一字之差,导致丢分,实在遗憾。这就要勤于动笔,重点突破。 例如: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杜甫《咏怀古迹》) 以上三句中的“羁”“鹜”“壑”就极易写错,必须在复习中多写几遍,达到熟能生巧
8、、强化记忆的目的。 (二)要注意同音异义词 读音相同,意义不同甚至相反的词语在名句名篇中大量存在,这也是命题人设置陷阱的热点。复习中应该特别注意这些同音异义词,通过有意识地分析比较,既知其音,更知其义。 例如: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