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258402
大小:2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27
《鲁教版必修四《屈原列传》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屈原列传》导学案(一)制作:胡英杰审定:高二语文组2009-12-13【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文章,研习课文1—3节。2、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和句式等文言知识。3、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4、背诵第三段。【学习重难点】1.积累文中重点实词、虚词和句式等文言知识。2..默写背诵文段。翻译重点文言语句。【学习方法】涵咏背诵自主合作互动探究【课时安排】三课时【知识衔接】1、简介屈原的生平:屈原(约公元前340——约前278年),名平,战国末期楚国人,主要作品有《离骚》
2、、《天问》、《九歌》、《九章》等。汉代把它们合编为《楚辞》。出生楚国贵族,知识渊博,有卓越的政治和外交才能。他曾得到楚怀王信任,担任地位相当高的“左徒”官职,参与国家政令的起草和外交等工作,但由于上官大夫的诽谤而被楚怀王疏远。屈原鉴于在秦国威胁下的楚国的危机,主张改良内政,联合齐国以求自存。但是,当权者靳尚和怀王的宠姬郑袖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正确意见,和齐国绝交了。怀王甚至被秦国诱去做了三年的俘虏,囚死在秦国。楚怀王死后,顷襄王即位,他比他的父亲还要糊涂,在令尹子兰和上官大夫的挑拨和诋毁下
3、,屈原被流放在外二十多年。六十二岁时,他看到楚国的前途已经绝望,于公元前285农历五月初五日,跳进湖南省汩罗江自杀了。屈原的一生是一个悲剧,他的政治生活虽然失败了,但作为伟大爱国主义者和伟大诗人却赢得了人民的同情和尊敬。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日端午节,全中国各地划龙船,吃粽子,就是用来纪念屈原的。2、屈原的影响:屈原的诗作,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写真。他同腐朽没落的贵族政治集团作斗争的顽强精神,他坚持自己的理想而宁死不屈的坚定意志,他出污泥而不染的高尚情操,他眷恋祖国,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爱国主义思想,形成了他的
4、诗作的基调。这便是屈原的作品传颂千古的原因之一。屈原的诗作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它打破了以《诗经》为代表的四言诗的格调,吸收民间形式,创造了一种句法参差多变的新诗体“楚辞”,是诗歌形式的一次大解放。它继承和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开创了浪漫主义的创作道路。后代一切有成就的文学家,都从屈原和他的作品中吸取了营养。3、背景简介:课文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史记记载了我国从远古直到汉武帝时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两千年来,我国封建社会的“正史”,大多数沿用《史记》开创的这种体例。《史记》不但是一部
5、史学名著,而且是一部文学名著。它善于塑造人物形象,语言简洁生动;同时富于抒情性。它在叙述史实时,饱含着作者强烈的爱憎感情,大概是因为这个原因,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大约因为屈原、贾谊都是文学家,又都怀才不遇,贾谊还作过《吊屈原赋》,所以就把他们合写一传。课文选的是屈原的传文部分(有删节)。秦朝以前,古书中都不记载屈原的生平事迹。《史记》中的这篇传记,是记载屈原生平事迹最早,最完整的文献。它以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记载屈原的事迹和文学上的杰出才能,具体而深刻地表现了他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
6、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品格,集中表现了屈原的高尚情操和斗争精神,流露了作者的郁郁不平之气和“悲其志”的叹惋【学习过程】一。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属(zhǔ)草稿惨怛(dá)帝喾(kù)靡不毕见(xiàn)举类迩(ěr)濯(zhuó)淖(nào)蝉蜕(tuì)滋垢(gòu)浊秽(huì)皦(jiào)然泥(niè)而不滓(zǐ)z者也既绌(chù)商於(wū)屈匄(gài)既咎(jiù)眷(juàn)顾相随属(zhǔ)唐昧(mò)憔(qiáo)悴(cuì)啜(chuò)其醴(lí)物之汶汶(mén)者乎
7、罹(lí)难枯槁(gǎo)温蠖(huò)汨(mì)罗被(pī)发渔父(fǔ)2.再读课文,疏通文意,理清思路。全文可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1)简介屈原的姓名、家世、所任官职、为政才能,以及楚王对他的信任。第二部分(2---3)写屈原遭谗被疏后“忧愁忧思而作《离骚》”,说明了屈原创作《离骚》的原因和心理状况,评述了《离骚》的思想内容和写法,并对屈原的人品作出了“虽与日月争光可也”的高度评价。第三部分(4---9)历叙屈原被罢黜后楚国在政治上、外交上、军事上的一系列失利,表现楚国的日益衰败,说明屈原被排斥给楚国造成
8、的巨大影响。第四部分(10---12)叙述屈原的放逐和自杀,交代屈原死后楚国为秦所灭。第五部分(13)司马迁对屈原的赞词。二、学习第一、二部分文言基础知识积累(一)通假字:(1)、离骚者,犹离忧也(“离”通“罹”)(2)、人穷则反本(“反”通“返”)(3)、糜不毕见(“见”通“现”)(4)、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指”通“旨”)(5)、自疏濯淖污泥之中(“濯”通“浊”)(二)重点文言词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