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措施手册实用手册.doc

应急措施手册实用手册.doc

ID:19253890

大小:146.0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8-09-30

上传者:zhaojunhui
应急措施手册实用手册.doc_第1页
应急措施手册实用手册.doc_第2页
应急措施手册实用手册.doc_第3页
应急措施手册实用手册.doc_第4页
应急措施手册实用手册.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应急措施手册实用手册.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职业健康安全、环境影响应急措施1目的为规范在工程施工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中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广大员工、生产区域及周边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提高对事故应急救援处置能力。2适用范围本应急措施适用于工程施工项目中发生的突发性公共安全、公共卫生、重大质量、重大环境事故及自然灾害等事故、事件的应对工作。3工作原则工程施工应急救援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人为本、减少危害;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资源共享、协同应对;反映快捷、措施果断的原则。4应急响应a、工程施工人员必须随时保持通讯畅通,以便及时、准确的收集信息,及时掌握生产作业现场的各项动态。23 b、项目负责人是项目安全生产和环境管理第一责任人,其他人员是直接责任人,一旦出现安全事故,无论在有无外援的情况下,在确保应急人员生命安全的情况下,现场人员必须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实施救助,控制事态蔓延,维护现场稳定。视事故的严重程度,同时立即拨打当地救援电话,上报工程施工处。重特大事故立即报局。c、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后,当事人或发现人应立即向项目负责人/责任部门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事态扩大。d、在应急行动过程中,遇有威胁人身安全情况时应首先确保人身安全,迅速脱离危险区域后再采取适宜措施。e、事故或紧急情况处理结束后,项目负责人应及时将事故始末、时间、原因、处理过程、处理结果等以书面报告形式报工程施工处。f、处将按事故“四不放过”原则进行处理,总结经验教训。23 g、社会应急救援机构、院有关人员电话:火警求助电话:119匪警求助电话:110医疗救助中心求助电话:事故发生地区号+“120”道路交通事故求助电话:事故发生地区号+“122”其它地方政府部门电话:事故发生地区号+“114”查询h、报告事故内容为: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人数、事故性质、简要原因、现场的临时应急措施、现场群众的情绪、报告人和联系电话等。5.日常应急知识5.1人工呼吸方法心跳、呼吸骤停的急救,简称心肺复苏,通常采用人工胸外挤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方法。a、胸外心脏按压:让病人的头、胸部处于同一水平面,最好躺在坚硬的地面上。抢救者左手掌根部放在病人的胸骨中下半部,右手掌重叠放在左手背上。手臂伸直,利用身体部分重量垂直下压胸腔3~5厘米,然后放松。放松时掌根不要离开病人胸腔。挤压要平稳、有规则、不间断,也不能冲击猛压。下压与放松的时间应大致相等。频率为每分钟80~100次。b、人工呼吸方法:一手捏住病人鼻翼两侧,另一手食指与中指抬起患者下颌,深吸一口气,用口对准病人的口吹入,吹气停止后放松鼻孔,让病人从鼻孔呼气。依此反复进行,每分钟14~16 次,以后转为正常速度。同时要注意观察病人的胸部,操作正确应能看到胸部有起伏,并感到有气流逸出。应急要点如下:c任何急救开始的同时,均应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23 d抢救前,施救者首先要确保现场安全,确定病人呼吸、脉搏确实停止,然后再施行救助。e施救者先使病人仰面平卧于坚实的平面上,然后自己的两腿自然分开,与肩同宽,跪于病人肩与腰之间一侧。注意:心跳骤停时间不长时(3至4分钟内)可进行心肺复苏法。 实施此方法时,应将病人仰卧在平地或硬板上。5.2骨折骨折不论在平时或运动时都可发生,骨折的原因可分为外伤性和病理性两大类,外伤性骨折较为常见。其应急要点如下:a、用双手稳定及承托受伤部位,限制骨折处的活动,并放置软垫,用绷带、夹板或替代品妥善固定伤肢。b、如上肢受伤,则将伤肢固定于胸部;前臂受伤可用书本等托起悬吊于颈部,起临时保护作用。下肢骨折时不要试着站立,将受伤肢体与健侧肢体并拢,用宽带绑扎在一起;脊柱骨折应将病人放于担架上,平卧搬运,不要让病人在弯腰姿势下搬动,以免损伤脊髓。c、应垫高伤肢,减轻肿胀。d、如伤肢已扭曲,可用牵引法将伤肢轻沿骨骼轴心拉直;若牵引时引起伤者剧痛或皮肤变白,应立即停止。e、完成包扎后,如伤者出现伤肢麻痹或脉搏消失等情况,应立即松解绷带。f、如伤口中已有脏物,不要用水冲洗,不要使用药物,也不要试图将裸露在伤口外的断骨复位。应在伤口上覆盖灭菌纱布,然后适度包扎固定。g、如伤口中已嵌入异物,23 不要拔除。可在异物两旁加上敷料,直接压迫止血,并将受伤部位抬高,在异物周围用绷带包扎。千万注意不要将异物压入伤口,造成更大伤害。h、拨打120急救电话求救。5.3利器刺入胸、腹部或肠管外脱事故应急要点:a、已经刺入胸、腹部的利器,千万不要自己取出。应就近找东西固定利器,并立即将伤者送往医院。b、因腹部外伤造成肠管脱出体外,千万不要将脱出的肠管送回腹腔。应在脱出的肠管上覆盖消毒纱布或消毒布类,再用干净的碗或盆扣在伤口上,用绷带或布带固定,迅速送医院抢救。c、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注意:当发生利器刺入胸、腹部或肠管外脱时,如果立即拔出刺入胸、腹部的利器会造成伤者大出血,危及生命。5.4呼吸道异物阻塞呼吸道异物阻塞是指急性的外在或内在原因引起的呼吸道的阻塞或障碍。如果呼吸道阻塞不能迅速解除,将导致呼吸、心跳停止。其应急要点如下:a、救护者可站在病人身后,用双手抱住病人的腰部,一手握拳,拇指的一侧抵住病人的上腹部剑突下、肚脐稍上处,另一只手压住握拳的手,两手用力在病人腹部做快速向内上方向的挤压动作。b、当病人意识不清、昏迷倒地时,救护者应面向病人,两腿分开跪在病人身体两侧,双手叠放,下面手掌根放在病人的上腹部剑突下、肚脐稍上处,朝病人上腹部做快速向内上方向的挤压动作。23 c、对呼吸停止者,排出异物后应做口对口人工呼吸。5.5创伤止血救护出血常见于割伤、刺伤、物体打击和碾伤等。如伤者一次出血量达全身血量的1/3以上时,生命就有危险。因此,及时止血是非常必要的。遇有这类创伤时不要惊慌,可用毛巾、纱布、工作服等立即采取止血措施。如果创伤部位有异物并不在重要器官附近,可以拔除异物,处理好伤口。如无把握就不要随便将异物拔掉,应立即送医院,经医生检查,确定未伤及内脏及较大血管时,再拔出异物,以免发生大出血措手不及。5.6烧伤急救处理在生产过程中有时会受到一些明火、高温物体烧烫伤害。严重的烧伤会破坏身体防病的重要屏障,血浆迅速外渗,血液浓缩,体内环境发生剧烈变化,产生难以抑制的疼痛。基本原则是:消灭热源、灭火、自救互救。烧伤发生时,最好的救治方法是用冷水冲洗,或伤员自己侵入附近水池浸泡,防止烧伤面积进一步扩大。衣服着火时应立即脱去,用水浇灭或就地躺下,滚压灭火。冬天身穿棉衣时,有时明火熄灭,暗火仍燃,衣服如有帽檐现象应立即脱下或剪去,以免继续烧伤。身上起火不可惊慌奔跑,以免风助火旺,也不要站立呼叫,免得造成呼吸道烧伤。烧伤经初步处理后,要及时将伤员送往就近医院进一步治疗。6.伤害事故应急措施6.1车辆伤害车祸主要分为挂车、碰车、翻车、伤及行人、车辆火灾、坠河等几种形式。所致的伤害大多分为撞击伤、碾挫伤、压榨伤及跌扑伤等。如各类骨折、软组织挫裂伤、脑外伤、各种内脏器官损伤。23 a、当车祸发生后,实行先救命、后治伤的原则,对伤员进行现场急救,对心跳呼吸停止者,现场施行心肺复苏抢救;现场应急的顺序为紧急呼救→保护现场→抢救和转运伤员。应立即拨通120、122急救电话。b、心肺复苏如能在4分钟内开始,成活率最高。方法是首先要保持呼吸道畅通,打开伤员的嘴巴,清理口腔内的异物,口腔气道通畅;其次是维持呼吸,检验伤员是否还有呼吸,若伤员已没有呼吸,可立即采取口对口的呼吸方法,每3-4秒吹气一次;三是恢复血液循环,对心跳骤停的伤员,要立即采取心脏复苏术,抢救者应掌握胸外心脏按压双手配合的正确姿势及按压动作,有节奏地按压心脏。c、现场人员首先查看伤员的伤情,伤员从车内救出的过程应根据伤情区别进行,脊柱损伤伤员不能拖、拽、抱,应使用颈托固定颈部或使用脊柱固定板,避免脊髓受损或损伤加重导致截瘫。d、意识清醒的伤员可询问其伤在何处(疼痛、出血、何处活动受限),立刻检查患处,进行对症处理,疑有骨折应尽量简单固定后再进行搬运。e、对失去知觉者宜清除口鼻中的异物、分泌物、呕吐物,随后将伤员置于侧卧位以防窒息;f、对出血多的伤口应加压包扎,有搏动性或喷涌状动脉出血不止时,暂时可用指压法止血;或在出血肢体伤口的近端扎止血带,上止血带时应有标记,注明时间,并且每20分钟放松一次,以防肢体的缺血坏死;g、就地取材固定骨折的肢体,防止骨折的再损伤;h、遇有开放性颅脑或开放性腹部伤,脑组织或腹腔内脏脱出者,不应将污染的组织塞入,可用干净碗覆盖,然后包扎;避免进食、饮水或用止痛剂,速送往医院急治。23 j、当有木桩等物刺入体腔或肢体,不宜拔出,宜离断刺入物的体外部分(近体表的保留一段),等到达医院后,准备手术进再拔出,有时戳入的物体正好刺破血管,暂时尚起填塞止血作用,一旦现场拔除,会招致大出血而不及抢救;k、若有开放性胸部伤,立即取半卧位,对胸壁伤口应严密封闭包扎。使开放性气胸改变成闭合性气胸,速送医院。l、将失事车辆引擎关闭,拉紧手掣或用石头固定车轮,防止汽车滑动。m、事故发生后应尽可能对现场进行保护,以便给事故责任划分提供可靠证据,并采用最快的方式向交通管理执法部门报告。n、恶性交通事故时,当大量外援到达后在抢险指挥部统一领导下,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抢救、分类转送伤员等工作。o伤员量大时,必须进行伤情分类。伤员分四类验伤,I类伤员尽快转送医院及时抢救,尽最大努力降低死亡率。6.1.1汽车火灾a、当汽车发动机发生火灾时,驾驶员应迅速停车,让乘车人员打开车门自己下车,然后切断电源,取下随车灭火器,对准着火部位的火焰正面猛喷,扑灭火焰。当驾驶员和乘车人员衣服被火烧着时,如时间允许,可以迅速脱下衣服,用脚将衣服的火踩灭;如果来不及,乘客之间可以用衣物拍打或用衣物覆盖火势以窒息灭火,或就地打滚滚灭衣服上的火焰。b、发现汽车车厢货物发生火灾时,驾驶员应将汽车驶离重点要害部位,或人员集中场所停下,并迅速向消防队报警。同时,驾驶员应及时取下随车灭火器扑救火灾。当火一时扑灭不了时,应劝围观群众远离现场,以免发生爆炸事故,造成无辜群众伤亡,使灾害扩大。c、当汽车在加油过程中发生火灾时,驾驶员不要惊慌,要立即停止加油,迅速将车开出加油站(库),用随车灭火器或加油站的灭火器以及衣服等将油箱上的火焰扑灭。如果地面有流散的燃料时,应用库区灭火器或沙土将地面火扑灭。23 d、当汽车在修理中发生火灾时,修理人员应迅速上车或钻出地沟,迅速切断电源,用灭火器或其它灭火器材扑灭火焰。e、当汽车被撞倒后发生火灾时,由于撞倒车辆零部件损坏,乘车人员伤亡比较严重,首要任务是设法救人。如果车门没有损坏,应打开车门让乘车人员逃出。同时驾驶员拨打“119”报警,如果车门已损坏,应利用扩张器、切割器、千斤顶、消防斧等工具配合消防队救人灭火。f、当汽车在停车场发生火灾时,一般应视着火车辆位置,采取扑救措施和疏散措施。如果着火汽车在停车场中间,应在扑救火灾的同时,组织人员疏散周围停放的车辆。如果着火汽车在停车场的一边时,应在扑救火灾的同时,组织疏散与火相连的车辆。6.1.2驾车坠河急救措施a、车内人员解开安全带。b、如有时间,开亮前灯和车厢照明灯,既看清四周,也便利救援人员搜索。c、伸头进空气泡中呼吸。如果引擎在车头,爬到后座。d。来得及的话,关上车窗和通风管道,以保留车厢内的空气。e、逐渐下沉中,车身孔隙不断进水,到内外压力相等时,车厢内水位才不再上升。这段时间要保持镇定,耐心等待。内外压力不等时,欲强行打开车门反会方寸大乱,平白减少逃生机会。f、水位不再上升时,深深吸一口气,打开车窗或车门游出去。j、浮升时慢慢呼出空气。车里和肺里的空气压力跟水压一样,上升时肺里的空气会膨胀,若不呼出过多的空气,就会伤害肺脏。23 6.2翻船、淹溺事故a、如果坠入河中后,溺水人员首先进行自救:(1)自救:不熟悉水性误入水中,采取自救,首先要在落水后不心慌意乱保持头脑清醒。具体方法是采取仰面位,头应当向后,口向上方,则口鼻可露出水面,此时就能进行呼吸。呼气宜浅,吸气宜深,则稍能浮出水面以待抢救。不可将手上举或挣扎,举手时反而下沉。会游泳者,若因小腿痉挛而致淹溺,此时应当息心静气,即使呼人抢救;自己将拇指屈伸,并采取仰面位,浮于水面;若平腕部肌肉痉挛,自己将手指上下屈伸,而采取仰面位以两足游泳。(2)他救:发现溺水者后施救者如不懂得水中施救和不了解现场水情,不可轻易下水,可充分利用现场器材,如绳、竿、救生圈等救人。如有绝对把握,尽可能脱去外衣、裤,尤其要脱去靴、鞋,迅速游到溺者附近,观察其位置,从其后方前进,避免被溺水者拉住。b、溺水者由于呼吸道遇水刺激发生痉挛,收缩梗阻,造成窒息和缺氧,需要紧急抢救。其应急要点如下:(1)将溺水者平放在地面,迅速撬开其口腔,清除其口腔和鼻腔异物,如淤泥、杂草等,使其呼吸道保持通畅。(2)倒出腹腔内吸入物,但要注意不可一味倒水而延误抢救时间。倒水方法:将溺水者置于抢救者屈膝的大腿上,头部朝下,按压其背部迫使呼吸道和胃里的吸入物排出。(3)当溺水者呼吸停止或极为微弱时,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法,必要时施行胸外心脏按压法。(4)因呼吸、心跳在短期恢复后还有可能再次停止,所以千万不要放弃人工呼吸,应一直坚持到专业救护人员到来。(5)意识丧失者,应置于侧卧位,并注意为溺水者保暖。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23 6.3物体打击在施工区作业时因施工单位多而进行交叉作业时,受到机械等打击伤害,或因在高边坡下作业或行走时受到滚石伤害。发生物体打击应急措施:a、当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颅脑损伤、胸部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b、发生的物体打击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c、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d、急救的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6.4高处坠落高空坠落伤是指人们日常工作或生活中,从高处坠落,受到高速的冲击力,使人体组织和器官遭到一定程度破坏而引起的损伤。a、发生高处应对伤害人员及时救援,去除伤员身上的用具和口袋中的硬物,迅速将伤员脱离危险场地,移至安全地带。在搬运和转送过程中,颈部和躯干不能前屈或扭转,而应使脊柱伸直,绝对禁止一个抬肩一个抬腿的搬法,以免发生或加重截瘫。b、保持呼吸道通常,若发现窒息者,应及时解除其呼吸道梗塞和呼吸机能障碍,应立即解开伤员衣领,消除伤员口鼻、咽喉部的异物、血块、分泌物、呕吐物等。23 c、有效止血,包扎伤口。伤员有骨折,关节伤、肢体挤压伤,大块软组织伤在不造成二次伤害情况下先行固定。如有脑组织受伤避免头部摆动和摇晃,但对疑颅底骨折和脑脊液漏患者切忌作填塞,以免导致颅内感染。d、若伤员有断肢情况发生应尽量用干净的干布(灭菌敷料)包裹装入塑料袋内,随伤员一起转送。e、周围血管伤,压迫伤部以上动脉管至骨骼。直接在伤口上放置厚敷料,绷带加压包扎以不出血和不影响肢体血循环为宜,常有效。当上述方法无效时可慎用止血带,原则上尽量缩短使用时间,一般以不超过1小时为宜,做好标记,注明上止血带时间。f、预防感染、止痛,可以给伤员用抗生素和止痛剂。g、抢救的同时立即拨打120向当地急救电话(医院在附近的直接送往医院)。6.5火灾员工在现场或办公区遇到火险,在迅速、正确报警的同时,要努力实现自救。a、山区、林区发生山火或森林火灾,在火势还未蔓延时,应立即采取措施将其扑灭。如火势开始蔓延则须立即拨打当地119火警电话。b、作业活动中发生燃油、设备起火,应立即使用灭火器进行灭火,如灭火器不能扑灭且有加大之势,人员必须迅速撤离现场,并保持安全距离。c、进入娱乐场所、入住酒店,应留心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楼梯的方位,留意消防器材和救生器具的位置,以便在关键时刻提供帮助。d、小火初起,在报警的同时,应奋力将小火控制、扑灭。如电器起火先切断电源,燃器设施起火及时关闭阀门,办公室设施起火马上用灭火器扑救。千万不要惊慌失措,更不要置小火于不顾而酿成大灾。23 e、撤离险地,不贪财物。人的生命最重要。火灾有初起、发展、猛烈、减弱和熄灭五个阶段。火灾一旦难以控制,就要尽快撤离,不要把逃生时间浪费在穿衣或寻找、搬离贵重物品上。f、逃生的时候,不要盲目的跟从人流和相互拥挤、乱冲乱撞;要朝明亮处或外面空旷的地方跑;尽量往楼层下面跑,若通道口已被烟火封阻,则背向烟火方向离开,也可通过阳台、窗台等逃生。g、为了防止火场浓烟呛人,可采用湿毛巾、口罩蒙住口鼻,也可采用向身上浇水的办法,或者用湿毯子将身体裹好,再冲出去。烟雾很大时,最好采用匍匐前进的方法。h、规范标准的高层建筑,都会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疏散楼梯或通道,火势一旦起来,就要及时选择相对安全的通道撤离。有消防专用电梯的,可乘消防电梯逃生。无消防专用电梯,千万不要去乘普通电梯。因为普通电梯的供电系统在火灾发生时会随时断电,或因热的作用导致电梯变形而将人困在电梯内。同时,由于电梯井犹如贯通的烟筒般直通各楼层,有毒的烟雾会直接威胁被困人员的生命。i、高层、多层公共建筑内一般都备有高空缓降器或救生绳、救生带,人员可以通过这些设施安全地离开危险的楼层;或用床单、窗帘、衣服等自制简易救生绳,可用水打湿,从窗台或阳台沿绳缓降到下面楼层或地面,安全逃生。j、如逃生通道已被切断,或房门用手摸时已烫手,这时若再开门,火苗与浓烟就会迎面扑来。此时应关闭迎火的门窗,打开背火的门窗,用湿毛巾、湿布堵塞迎火的窗缝,或用水浸湿棉被蒙上门窗,然后不停地用水淋湿房间门窗等可燃物件,防止烟火渗入,固守在房内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k、23 被烟火围困暂时无法逃离的人员,应尽量在阳台、窗口等易于被人发现和能避免烟火近身的地方。白天,可以向窗外晃动颜色鲜艳的衣物等;晚上,则可以用手电筒不停地在窗口闪动,或者敲击盆子等声响大的东西,发出求救信号,引起救援者的注意。l、大火封门,可顺下水道爬下来成功逃生;无路可走,可躲进卫生间泼水自救;高层楼内浓烟滚滚,可翻身到窗外,双手扒窗台等待救助。日常生活中多掌握一些自救的方法,知道自救的路径,关键时刻,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拯救自己,获得第二次生命。m、火灾中发生烧伤时,最好的救治方法是用冷水冲洗,或伤员自己侵入附近水池浸泡,防止烧伤面积进一步扩大。如果烧伤严重,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送医院抢救。6.6触电遇有触电者施救人员首先切断电源,若来不及切断电源,可用绝缘物或用不导电的竹、木棍将导电体与触电者分开。挑开电线。在未切断电源之前,救护者切不可用手拉触电者,也不能用金属或潮湿的东西挑电线。把触电者抬至安全地点。a、如果触电者伤势不重,神志清醒,但有些心慌,四肢麻木,全身无力或者触电者曾一度昏迷,但已清醒过来,应使触电者安静休息,不要走动,严密观察并送医院。b、如果触电者伤势较重,已失去知觉,但心脏跳动和呼吸还存在,应将触电者抬至空气畅通处,解开衣服,让触电者平直仰卧,并用软衣服垫在身下,使其头部比肩稍低,以便妨碍呼吸,如天气寒冷要注意保温,并迅速送往医院。如果发现触电者呼吸困难,发生痉挛,应立即准备对心脏停止跳动或者呼吸停止后的抢救。c、如果触电者伤势较重,呼吸停止或心脏跳动停止或者二者都已停止,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及胸外心脏挤压法进行抢救,并同时拨打120求救电话,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不应停止抢救。d、触电后会出现神经麻痹、呼吸中断、心脏停止跳动,呈现昏迷不醒状态,通常都是假死,万万不可当作“死人”草率从事。23 e、对于触电者,特别高空坠落的触电者,要特别注意搬运问题,很多触电者,除电伤外还有摔伤,搬运不当,如折断的肋骨扎入心脏等,可造成死亡。f、对于假死的触电者,要迅速持久的进行抢救,有不少的触电者,是经过四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抢救而抢救过来的。有经过六个小时的口对口呼吸及胸外挤压法抢救而活过来的实例。只有经过医生诊断确定死亡,方可停止抢救。6.7动物伤害预防的措施:在山地丛林中作业或行走应穿长衣长裤长袜,并绑扎袖口裤口和手持棍棒。选择宿营地时,要避开草丛、石逢、树丛、竹林等阴暗潮湿的地方;常备解蛇毒药品以防不测;在腿上擦烟油或雄黄。a、被蛇咬伤救治方法:参加户外活动、野外作业时,如果不慎被蛇咬伤,首先应判断是否为毒蛇咬伤。通常观察伤口上有两个较大和较深的牙痕,才可判断为毒蛇咬伤。若无牙痕,并在20分钟内没有局部疼痛、肿胀、麻木和无力等症状,则为无毒蛇咬伤。只需要对伤口清洗、止血、包扎。若有条件再送医院注射破伤风针即可。被毒蛇咬伤的主要症状为:如是出血性蛇毒:伤口灼痛、局部肿胀并扩散,伤口周围有紫斑、淤斑、起水泡,有浆状血由伤口渗出,皮肤或者、皮下组织坏死、发烧、恶心、呕吐、七窍出血。有血痰、血尿、血压降低,瞳孔缩小、抽筋等。被咬后6-48小时内可能导致伤者死亡。如是神经性蛇毒:伤口疼痛、局部肿胀,嗜睡,运动失调,眼睑下垂、瞳孔散大,局部无力,吞咽麻痹,口吃、流口水、恶心、呕吐、昏迷、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伤者可能在8-72小时内死亡。被毒蛇咬伤后立即在伤口上端肢体上用布带或长鞋带扎紧,避免毒素扩散。并应用冷水反复冲洗伤口表面。23 然后以牙痕为中心,用消过毒的小刀将伤口的皮肤切成十字形。再用两手用力挤压,拔火罐,或在伤口上覆盖4-5层纱布,用嘴隔纱布用力吸允(口内不能有伤口),尽量将伤口内的毒液吸出。立即服用解蛇毒药片,并将解蛇毒药粉涂进行敷设。并迅速送附近的医院救治。(如不能确定是那种蛇毒应将蛇打死,一并带到医院。)b、被狗咬伤:一般分为疯狗咬伤和一般狗咬伤。咬伤后应立即冲洗伤口,先用20%肥皂水和大量清水反复冲洗伤口,也可用醋冲洗,并进行必要的清创,然后用千分之一的新洁而灭冲洗。再用浓硝酸或浓的炭酸、碘酒烧灼伤口。无论是何种狗咬伤均要到医院打狂犬疫苗,并医治伤口。c、被蜂蜇伤后,其毒针会留在皮肤内,必须用消毒针将叮在肉内的断刺剔出,然后用力掐住被蜇伤的部分,用嘴反复吸吮,以吸出毒素。如果身边暂时没有药物,可用肥皂水充分洗患处,然后再涂些食醋或柠檬。万一发生休克,在通知急救中心或去医院的途中,要注意保持呼吸畅通,并进行人工呼吸、心脏按摩等急救处理。d、若被毒蚊蝇、毒虫或被蜈蚣、蝎子等毒虫咬伤,应立即挤出毒液,用布带或领带等扎住伤口近心端,用洁净水冲洗伤口并作冷敷后,马上去医院。6.8植物伤害a、在野外作业时,不要乱碰对于花、枝、叶、根、茎中含有毒性的植物,如含羞草、见血封喉树等。b、不要乱摘乱采乱食。如常见的夹竹桃本是非常环保的树种,对氯气、氟化氢、二氧化硫有很强的净化力和吸收力,对灰尘也能防拒,但它的汁液中含有夹竹桃疳等剧毒化合物,误吃后会中毒死亡,其花粉也会使有些人过敏。c、野生植物和菌类在分不清有毒没毒的时候禁止食用。误食毒蘑后,应尽快设法排除毒物,除可用温盐水灌肠导泻外,对中毒后不呕吐的人,还要饮大量稀盐水或用手指按咽喉引起呕吐,用1%的盐水或浓茶水反复洗胃,以免机体继续吸收毒素。23 d一旦触摸到有毒植物,触摸部位就会受到严重刺激,引发皮疹,应立即用水冲洗受刺激部位。6.9自然灾害6.9.1滑坡、泥石流、崩塌伤害a、野外宿营时不要选择在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山坡下面,也不要在山谷和河沟底部,要选择平整的高地作为营地。b、野外作业注意观察周围环境,一旦遭遇大雨要迅速转移到安全高地,不要在谷底过多停留。特别留意是否听到远处山谷传来打雷般声响,这很可能是泥石流将至的征兆。c、发现泥石流后,要马上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向两边的山坡上面爬,爬得越高越好,跑得越快越好,绝对不能往泥石流的下游走。d、一旦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事故,所有人员应立即疏散,如有人员失踪或被埋,立即组织有效的挖掘工作,并立即报警。挖掘应采用人工挖掘,禁止采用机械挖掘,防止及机械对被埋人员造成伤害。人工挖掘尽量避免使用尖锐性工具。对于大块沉重物体,应合理组织搬运,尤其是压在被埋人员身上的大块物体,必须组织好足够人力方可搬运,搬运前明确职责,由专人负责将被埋人员移动出。争分夺秒抢救压埋者,使头部先露出,保证呼吸畅通。e、划定危险区域,安排人员进行坡面位移变形观测,并安排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做好监控工作,如坡面不能稳定,及时采取措施处理。f、必要时合理组织卸掉坡顶堆载,坡面组织有效支撑,防止坡面破坏扩大。g、在专业医疗人员到达前由救助人员对受伤者进行简单救助。如救23 出来之后,呼吸停止者立即做人工呼吸,然后进行正规心肺复苏。伤口止血且使用止血带。6.9.2洪水冲击办公、营地不要设在小溪、河流较为低矮的岸边,也不能设在槽、谷和冲沟口的低洼地带。进行野外测量时,随时关注天气变化情况,如遇天下大雨或暴雨,应迅速离开较低矮的现场,占据无滑坡、泥石流、崩塌等险情的高地,以防山洪的威胁和冲击。6.9.3雷击a、雷电天气不要在户外接听和拨打手机,也不能在大树下避雨。不要在铁栅栏、金属晒衣绳、架空金属体、铁路轨道、电线、旗杆的周围和干草堆、帐篷等无避雷设备的高大物体附近停留。更不要在江中划船或游泳。雷电天气,汽车内是躲避雷击的理想地方。b、人体在遭受雷击后,往往会出现“假死”状态,此时应采取紧急措施进行抢救。首先是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雷击后进行人工呼吸的时间越早,对伤者的身体恢复越好,因为人脑缺氧时间超过十几分钟就会有致命危险。c、其次应对伤者进行心脏按摩,并迅速通知医院进行抢救处理。d、如果伤者遭受雷击后引起衣服着火,此时应马上让伤者躺下,以使火焰不致烧伤面部。并往伤者身上泼水,或者用厚外衣、毯子等把伤者裹住,以扑灭火焰。6.9.4高温中署伤害高温天气野外作业应准备预防和治疗中暑的药物,如:十滴水、清凉油、仁丹等。还应该准备一些清凉饮料和太阳镜、遮阳帽等防暑装备。一旦发现有人中暑,应将其抬到荫凉通风处躺下,松解衣扣,用冷水或冰水敷在头部降温。适当喝一点凉茶、冷盐水。服用人丹、解暑片等药物。在病人太阳穴上擦些清凉油、风油精。23 也可用电动或手动工具降温方法并使空气流通。观察中暑者脉搏和呼吸,必要时进行复苏术,当中暑者体温降到安全水平时补充足量液体,如果仍然不能使急病缓解,应立即送医院或就近找医生诊视治疗。6.9.5严寒伤害:进入严寒地区或正在开展工作中突遇严寒,必须做好防冻保暖工作,预防感冒。行走或野外工作时预备防滑器具,大雪封山后应防雪崩,隐埋裂缝。配带防雪光刺激的眼镜,保护眼睛,以防雪盲。手脚冻麻木或失去知觉后在保温的情况下进行按摩,禁止突然用烫水洗烫。手脚被冻伤后,尽可能缩短身体组织受冻的时间,应在室内赶快加高温度到37度左右,严重者应有专人看护,或将受冻部位放在摄氏35—36度的水中,或将它用温湿布包裹,给病人喝些热水,必要时注射强心剂等。冻伤发生水泡时,不要弄破,可以在上面盖有油的纱布或涂抹油剂。没有油剂时用干纱布亦可,以后再缠上绷带。轻的冻伤,局部可涂酒精,碘酒等物。如冻疮已化脓,可用3%硝酸银软膏或80%蜂蜜及20%猪油或獾油混合膏涂布包裹之。车辆行驶时必须加挂防滑等器具。6.9.6高原反应高原反应严重时可能导致急性高山病、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等疾病并危及生命安全。刚到高原时要采取如下措施:a、不要剧烈运动和急于洗澡,不可急速行走,更不能跑步,体力活动要循序渐进,尽量减少寒冷刺激及上呼吸道感染。注意避免过度疲劳,饮食起居要有规律。b、避免洗很烫的热水澡,以免血液循环加快而加剧缺氧,导致肺水肿;也不要频繁洗澡,以免受凉引起感冒。c、在进入高原的途中若出现比较严重的高山反应症状,应立即处理,及时服用氨茶碱或舌下含服硝苯吡啶。严重时应吸氧,尽快到附近医院进行抢救,或尽快转往海拔较低的地区,以便治疗恢复。轻微的高原反应,注意休息会不治自愈,不要动辄吸氧,以免形成依赖性。d、进入高原地区,不要饮酒和吸烟,避免加重高原反应。e、23 每天上升的高度不宜太快,以适应高山气压低、空气稀薄的环境,让身体有足够时间对低氧压进行调节;在没有适应和准备的情况下,不要骤然进入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区,以防突发不测。f、预备氧气和防治急性高原病的药物,如西洋参、红井天、高原红、硝苯吡啶(又名心痛定)、氨茶碱、乙酰唑胺、地塞米松、芬必得等,如果出现反应,应服用。g、配带足够的御寒衣服,以防受凉感冒,寒冷和呼吸道感染都有可能促发急性高原病。h、活动不宜过于频繁,身体负荷不宜过重,睡眠、饮食要充足正常,经常性地作短时间休息,休息时以柔软操及深呼吸来加强循环功能及高度适应。i、若有休克现象应将病患者移至无风处,立即给氧,如果仍不能适应,则需降低高度。若疼痛严重,须服用镇痛剂。如出现窒息,必须进行人工呼吸,在抢救中及时将患者送往医院治疗并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6.9.7狂风危害在风力较强或经常有大风出现的地区或山口,应根据风向选择背风处住宿。在野外作业如果风力过大,导致人行走困难或站立不稳,加之地形复杂,易出现伤人事故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或转移作业面或待大风过后再行开展工作。狂风大作时常常伴有雷电交加,不要在广告牌和老树下长期逗留。有的广告牌由于安装不牢,在强大风力的作用下有可能倒塌,树枝也可能被折断。6.9.8地震地震是一瞬间发生的,任何人应先保存自己,再展开救助。先救易,后救难;先救近,后救远。a、在地震多发地区住宿时选择木结构房屋。b、国内外23 震例表明,震时的十几秒到几十秒内,人们进入或离开建筑物时,被砸伤砸死的可能性最大,数量最多。地震时,不主张室内人惊慌外逃。要躲进桌底或别的坚固的家具下,这不仅能给你提供防护,而且也有较大的呼吸空间,震后迅速撤离危险处。c、地下洞室作业人员,地震时应立即停止生产,不要急于外跑,应避开巷道或竖井等危险地区,选择有支撑的巷道避震,地震后向地面转移。d、野外作业人员,应就地选择开阔地蹲下或趴下,不要跑。这样会摔倒,也可能被裂缝所吞没。避开人多的地方。e、强震过后在确保救助人员安全的情况下应积极参与救助工作。f、发现有伤者,并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加固环境。应使伤者先暴露头部,保持呼吸畅通,如有窒息,立即进行人工呼吸。6.9.9海啸、台风在海边或海上作业时,注意收听中央台气象预报和新闻报道,如有台风和已发生的地震报道,弄清楚台风和地震中心位置以及地震震级,若在波及范围内,应紧急撤离现场,撤到一个能安全避险的地方,以防止海啸发生危及生命安全。对溺水者进行抢救,海啸造成人员失踪,应组织搜救。6.9.10沙漠伤害在沙漠中生存下来,取决于三个相互依赖的因素:周围的温度,活动量及饮水的储存量。在阳光直接照射下,即使不进行体力活动,人所消耗的水也要比阴影下多三倍。如果人们将水的消耗降低到最低的限度,生存下来的可能性便随之增加了。秘诀就在于“夜行晓宿”。如果在白天行走他所带的水是绝对不够的。如果在沙漠区作业未带向导、也未带罗盘(指南针)而迷路,无法保持通讯联络的情况下能生存下来的条件是寻23 找地下水源,形形色色的仙人掌恰恰是天然的水库。对众多的仙人掌类植物中有一种瓶状的仙人掌含水量最为丰富,只需挤压一下就能畅饮一顿,一次可以挤出4升水。另外,还有很多动物的血,昆虫的汁液都可以用来止渴。在沙漠中求生有六个原则:a、喝足水、带足水、学会找水;b、要“夜行晓宿”,千万不可在烈日下行动;c、动身前一定要通告自己的前进路线,动身与抵达的日期;d、前进过程中留下记号,以便救援人员寻找;e、学会寻找食物的方法;f、如能通讯联系必须及时发出求救信号。6.10有毒有害气体伤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等超过允许浓度时,均能使人吸入后中毒。a、办公室或住房发生煤气中毒主要指一氧化碳中毒、液化石油气、管道煤气、天然气中毒,前者多见于冬天用煤炉取暖,门窗紧闭,排烟不良时,后者常见于液化灶具漏泄或煤气管道漏泄等。煤气中毒时病人最初感觉为头痛、头昏、恶心、呕吐、软弱无力,当他意识到中毒时,常挣扎下床开门、开窗,但一般仅有少数人能打开门,大部分病人迅速发生抽痉、昏迷,两颊、前胸皮肤及口唇呈樱桃红色,如救治不及时,可很快呼吸抑制而死亡。发生煤气中毒,主要采取:(1)急救人员必须戴防毒面具、预防眼镜、口罩等防护器具,保护自身以免受到伤害。进入室内应先把所有门窗打开,进入煤气泄漏的房间,不要穿底部带钉的鞋子,防止鞋底擦出火星,也不要在屋内打电话或拨打手机,更不能用火,严防引起火灾。移病人于通风良好、空气新鲜的地方,注意保暖。待煤气浓度降低后查找煤气漏泄的原因,排除隐患。23 (2)松解伤者衣扣,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口鼻分泌物,如发现呼吸骤停,应立即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并作出心脏体外按摩。(3)立即进行针刺治疗,取穴为太阳、列缺、人中、少商、十宣、合谷、涌泉、足三里等。轻、中度中毒者,针刺后可以逐渐苏醒。(4)立即给氧,对中、重型煤气中毒患者,迅速送医院高压氧舱室作高压氧治疗,不仅可使病者苏醒,还可使后遗症减少。b、在地下洞室或深基坑作业时有毒有害气体溢出,感觉头部有疼痛和胸部有压迫之感,呼吸不顺畅,这时就应该意识到空气中含有有毒有害气体,全体人员必须立即撤出洞外,并把此情况报告相关方,请其进行测试且鉴别此气体类别,然后才好对症施治。c、作业区或生活区附近工厂发生有毒气体泄漏,应组织人员立即疏散,有防毒面具者配带防毒面具,无防毒面具人员用多层湿毛巾捂住口鼻,撤离时如果有风,应迎风奔跑尽快撤离到安全地带,以避免人员受伤害。6.11食物中毒事故a、当就餐人员中发现有人员有食物中毒迹象时(剧烈胶痛,急性腹泻,大量冷汗、晕倒等),食堂人员应立即停止供餐工作,并宣布食堂进入特别事故状态,开始进行应急指挥,查明中毒来源。b、立即组织人员护送中毒人员前往就近医疗机构救治。c、视情节轻重上报有关防疫部门。d、对可疑食品进行封存,保护现场,项目负责人对就餐和己进食人员进行登记、追查、观察,发现可疑立即送往就近医院观察治疗。e、做好善后处理,发现情况立即上报。f、配合卫生监督部门收取样本进行化验,收集材料并展开调查工作,查明原因。封闭污染源,销毁有害食品及其原料,对各种用具进行清洗、消毒,使其达到食品卫生要求。23 g、提交处理方案。6.12民俗矛盾a、进入少数民族地区工作前,首先要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民族禁忌,宗教信仰。进入少数民族地区后,应与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取得联系,在工作生活上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b、在居住地禁止串门聊天,言行谨慎,尊重当地风俗,不违犯少数民族禁忌,不允许去娱乐场所。c、如因自身出言不慎或违犯禁忌引起矛盾,冲突,应立即与所在地村委会或县、乡政府、公安机关取得联系,请他们出面协调解决。d、如遇请民工、安置、赔偿、补偿等引起矛盾,并遭受敌视和围攻,应立即与所在地村委会、县、乡政府、公安机关联系,请他们出面解决。e、项目负责人应对员工严加管束,对违犯纪律引发矛盾者给予严厉的批语教育,并报告处给予处理。6.13传染病传染a、在作业区域内当地居民群体患某种流行性疾病如伤寒、流行性感冒或长期不能治愈的传染性疾病(如麻风)等,作业人员不能借宿在患传染病居民家中。b、不要请传染病患者做临时工,以免发生接触性传染。c、若怀疑引用水井被污染,不要共用一个水井,不同桌同锅吃饭,防止饮食类传染。d、如有防此种传染病的预防药物,全体人员应打预防疫苗。e、如果有人已被传染(感染),必须立即进行隔离,且马上送医院进行治疗,不能拖延时间,恐延误病情治疗。23 6.14出差和上下班途中伤害a、出差或出外办事、或上下班途中横穿公路、街道时要左顾右看,有行人指示灯时按指示灯提示行走,无指示灯时应当确认车辆稀少或无危险时方能横穿。不要莽撞行事,严防被车辆撞击、碾压、挤压。b、出差或出外办事、或上下班途中遭遇歹徒抢劫时讲究策略与之周旋,不要鲁莽硬拼,在力量过于悬殊时宁可舍财免遭伤害。6.15影响环境因素应急措施a、林区、山区、草场作业禁止任何用火,禁止抽烟。严防火灾发生。当必须在林区驻扎时,临时驻地和简易食堂的选址应设置在林木稀少,相对开阔的避风处,同时清理住处周边的树枝、杂草,在用火时必须应先将周围杂草、树枝清除,并有专人看护。人离开时必须将余火扑灭干净,不得留下火星。如果火种保存不当或其它原因引发火灾,现场人员应立即将火扑灭,如果火势有蔓延之势,则须打119火警电话。b、野外作业时,尽量优化测量方案,争取做到不砍伐树木,不损坏青苗,不破坏植被。如果万不得以必须清障时,也要做到少损坏植被,并与当地居民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则不能砍伐植物。c、废旧电池、荧光灯管、废墨盒晒鼓、电子废弃物、不可降解的生活垃圾不得随意丢弃,以免造成土地、水体污染。必须指定专人统一集中收回,带回到设有垃圾站的地方集中处理。生活垃圾的排放不被当地居民投诉为标准。d、水上作业时船用汽油、机油等油类,要封闭装严。如油桶、油箱漏油或密封圈封闭不严漏油,必须进行修补,决不允许发生滴、冒、跑、漏现象,禁止污染河水。如果有漏油现象,则须立即停船靠岸,进行修补。e、降低能耗,节能减排。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好工作,生活用水的使用、船、车油耗,均要一切从节约出发。生活用水不无故浪费。船只在靠岸时立即停机。车辆堵车时应熄火等待,一是节约油料,二是减少废气排放,温度在30℃以下不开车内空调。对存在有浪费行为的不良习惯必须坚决改正和制止。23 f、在驻地看电视、听音乐,音量不宜开得过大,避免影响别人的工作和休息。如果晚上自己发电照明,应将发电机放置于背风或地势较低的安全处,防备噪声过大影响他人。g、水、电、纸张等资源能源的使用与消耗控制措施(1)办公区域及作业现场均应本着节约用水、用电的原则,养成随手关灯的好习惯。优先选用节水、节电型器具和设备,并定期对用水、用电设施进行维护和保养。(2)提倡纸张两面用,推行无纸化办公。(3)办公室管理人员应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对存在的浪费现象要及时制止。7.附则随着国家应急救援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行业和部门规章的不断变化,以及演练过程中发现存在问题或出现新的情况时,适时修订完善本应急措施。本职业健康安全、影响环境因素应急措施从下发之日起23 目录1目的12适用范围13工作原则14应急响应15.日常应急知识35.1人工呼吸方法35.2骨折55.3利器刺入胸、腹部或肠管外脱事故65.4呼吸道异物阻塞75.5创伤止血救护85.6烧伤急救处理86.伤害事故应急措施96.1车辆伤害96.2翻船、淹溺事故156.3物体打击176.4高处坠落186.5火灾196.6触电23236.7动物伤害256.8植物伤害2723 6.9自然灾害286.9.1滑坡、泥石流、崩塌伤害286.9.2洪水冲击306.9.3雷击306.9.4高温中署伤害316.9.5严寒伤害:326.9.6高原反应326.9.7狂风危害346.9.8地震356.9.9海啸、台风366.9.10沙漠伤害366.10有毒有害气体伤害376.11食物中毒事故396.12民俗矛盾406.13传染病传染416.14出差和上下班途中伤害426.15影响环境因素应急措施427.附则44232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