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231907
大小:35.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9-30
《河大版语文七下社戏讲学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巴二中师生共用讲学稿课题:《社戏》课型:讲读执笔:陈立红审核:初一语文备课组学习目标一、理解本文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二、学习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三、理清课文的结构(理解文章叙事有详有略的写法。),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重点: (1)分析双喜,六一公公的人物形象。 (2)分析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 学习难点: 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教学内容及步骤]一、预习导学1.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1)归省( ) (2)行辈( ) (3)撺掇( )(4)凫水( ) (5)蕴藻( ) (6)潺潺( )2.根据拼音填汉字。(
2、1)____(jué)蚯蚓 (2)________(xù)叨(3)欺________(wǔ)(4)________(dài)慢3.释义。撺掇:踊跃:弥散:自失:缥缈:惮:4.简介作者及课文相关资料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我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出生于浙江绍兴,外婆家在农村,少年鲁迅常随母亲探省,所以能和农民及孩子亲近,对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在他的作品中有不少是关于农村和农民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社戏》就是一篇,这是作者41岁时写的一篇小说。小说是一种虚构的作品,但它却有生活的真实性,饱含作者的思想感情。小说有三大要素:人物、情节和环境
3、。社戏: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庙。在绍兴,“社”是相当于“村庄”的区域名称;社戏 就是社里每年在一定的时间所演的戏。二、整体感知理清课文结构(1)这篇小说人物众多,谁是贯穿始终的人物?小说再现了他什么时候的生活情形?(明确:贯穿始终的人物是“我”——迅哥儿。小说再现了他少年时候在平桥村的生活情形。)(2)“我”在平桥村“第一盼望的”事情是什么?除此之外,文中还写了什么活动或事情?试据此梳理课文结构。(明确:“我” 在平桥村“第一盼望的”事情是“看社戏”。文章在写“看社戏”之前还写了“我” 在平桥村的生活,之后又写了六一公公送豆。据此可知课文结构是这样的:看戏前——看社戏
4、——看戏后。)(3)课文写了几件事,哪些事详写?哪些事略写? A .随母亲归省小住平桥村;B.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C. 看社戏前的波折;D.夜航去看社戏途中;E.去赵庄看社戏; F.看社戏后归航偷豆; G.六一公公送豆。 详写的是: 略写的是:(4)为什么有的情节详写,有的情节略写? 三、学习研讨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物性格(1)平桥村在“我”心中的地位如何?“我”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2)“我”能够实现看社戏的愿望,靠的是一群小朋友的帮助,说一说,课文围绕他们展开了怎样的故事情节?从中表现出他们什么美好的品质?(3)分析双喜的言行,谈谈双喜是好孩子头
5、还是坏孩子头? a.当我看社戏受到波折时,双喜大悟似的提议;看戏时双喜分析铁头老生不翻筋斗的原因——表现双喜b.双喜送我回到家,“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表现双喜做事c. 表现双喜反应灵敏,考虑周到,善解人意,办事果断: d.表现双喜反应灵敏: 小结:双喜是一个()孩子头。 (4) “看戏后”的主要情节是“六一公公送豆”,想想看这件事体现了他什么品质?(5)朗读课文第11节,(月夜出航)谈谈课文从哪些感官写景,写出景物的什么特征?这些景物描写对表现文章中心思想起什么作用? ①大声朗读:注意体会“我”此时的感受。②我上船时的心情:③出发时的划船动作及
6、作用:④多角度描写“我”的见闻感受:嗅觉: 触觉: 视觉: 听觉: 想象:作用:(6)齐读最后一段讨论:在你看来,那夜所吃的豆和所看的戏是不是真的就是最好的?为什么?四、延伸拓展(1)《社戏》按文题所示似乎应该写戏,而文中大量的篇幅写戏外的天地,因此有人建议把标题改为“平桥村一夜”之类的题目,可以吗?(2)说话训练,评点人物小说塑造了热情的伙伴和淳朴的乡民形象,请同学们深情研读课文,运用“我喜欢文中的__________(人物)。因为他(他们)__________(评价其性格、品质),比如________(举人物表现)”的句式,用三言两语,简笔勾勒人物形象,闪亮
7、登场发言。例:我喜欢文中的阿发。因为他纯洁无私,比如午夜归航时,阿发以“我们的(豆)大得多”为由,建议去偷自家的豆。五、课堂练习《社戏》练习一、给加点的字注音。归省( ) 行( )辈 泊( ) 弥( )散旺相( ) 中( )状元 潺潺( ) 凫( )水二、改正下列句中不规范的汉字。1.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 改写为 2.戏台模胡在远处的月夜中。 改写为 3.我今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