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学期高二政治“哲学生活”教学心得

第二学期高二政治“哲学生活”教学心得

ID:19215905

大小:17.76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9-29

第二学期高二政治“哲学生活”教学心得_第1页
第二学期高二政治“哲学生活”教学心得_第2页
第二学期高二政治“哲学生活”教学心得_第3页
第二学期高二政治“哲学生活”教学心得_第4页
第二学期高二政治“哲学生活”教学心得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二学期高二政治“哲学生活”教学心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二学期高二政治“哲学生活”教学心得  教学第一线的老师,都喜欢用旧教材与新教材对比,这是很正常的事,也是认识和研究新教材的一种表现。现在,我们已经教学完了新教材《生活与哲学》,因而有了对新教材《生活与哲学》的实践与体会。在此综合教研组意见谈谈对《生活与哲学》的一些认识与教学体会:  一、新教材的遗漏与混乱之处  1、一个新课标中出现但教材却漏掉了的知识点。新课标在第22页第条中要求?解析客观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掌握的事例,印证人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地把握客观规律。"但教材却没有讲解什么是主观能动性,只是在教材的第41页提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并不是否定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我们认为,还是应该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主观能动性以及怎样才能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这两点内容为好。  2、四个新课标中虽然没有出现、但却很重要的基本原理没有讲。新课标在第20页倒数最后一段是这样讲的:"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帮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学习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发展,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能够在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树立和追求崇

3、高的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说明,《生活与哲学》要求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但新教材对下面几个重要的哲学原理却没有讲。①没有讲现象和本质的辨证关系原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原理②没有讲内因和外因及其辨证关系原理。③没有讲科学理论及其重要作用的原理。④没有讲理想和现实的辨证关系以及科学的崇高的理想对人生的重要导向作用的原理。我们认为,以上四个重要原理,对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然、正确认识社会和正确认识人生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的。教学中,我们可以补充讲授这四个重要的知识。  3、把几个世界观先集中讲完,然后再统一讲方法论。①集中讲完物质和意识的辨

4、证关系、规律的客观性原理,再集中讲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我们认为,这既有可取的一面,又有不妥的一面。说它可取,是因为一切从实际出发,与实事求是二者紧密相联。说它不妥,是因为二者又有严格的区别,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②集中讲完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重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后,再集中讲方法论"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我们认为,虽然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矛盾的重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尽管同属于两点论和重点论,但二者还是有着严格区别的,而且这两个原理及其方法论是学生最容易混淆的,我们应该让学生能区分。③先集中讲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后,再讲矛盾分析法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认为

5、,虽然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有紧密联系,但二者在内容和方法论上的要求还是有严格区别的,应该让学把它们区别开来。  第三单元增加了一个个内容。增加了"辨证的否定观和革命的批判精神。"我们认为,增加"辨证的否定观和革命的批判精神"这非常必要,这不仅使辩证法的内容得到了完善,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有了哲学原理的指导。  第四单元增加了三个内容。①明确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这个概念②增加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辨证关系。③增加了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及其二者的关系。我们认为,明确提出"历史唯物主义"这个概念是对的,但增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却值得商榷,原因是上述两个关系

6、在初中思想品德以及历史课中都讲过。  三、我对新教材教学的几点做法与体会新教材出现遗漏、混乱与错误都是难免的,抱怨是没有用的。我们应该在教学中以新教材做依托,既要把教材教扎实,又要开发教学资源,补充、完善和纠正教材的不足与错误,做到用教材来教。  1、把课本教扎实,为学生打牢学科基础。、咬文嚼字地教,把课本教准。要求学生准确掌握概念和原理上非常必要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用"咬文嚼字"的办法准确地把握概念和原理。可以用划分句子成分的办法,帮助学生把握概念;可以用区分易混词、重读关键词、寻找反义词的办法,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知识点;可以用抓近义词的办法,培养学生的信息转化能力。例如

7、,对"规律"这个概念,我们就可以用"咬文嚼字"的办法,帮助学生准确地把握。第一层:规律是联系,但不是所有的联系都是规律,必须是本质的联系才是规律,现象之间的联系就不是规律;第二层:规律是联系,但偶然的联系却是不是规律,必须是反复出现的、必然要发生的联系才是规律;第三层: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本身所具有的,而不是人为强加的,这说明规律具有客观性。、前后联想地教,把课本教透。在新课的讲授时,应尽可能地从旧知识推出新知识。在旧课的复习时,应引导学生探寻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系。这不仅符合人对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