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209454
大小:30.38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9-29
《医疗风险防范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医疗风险防范制度 篇一:医疗风险防范管理方案 康医字(XX)号 医疗风险防范管理方案 为了及时有效地识别、分析、评估、处理和监控医疗风险,提高医务人员对医疗风险的防范意识和能力,保障医疗安全。依据相关卫生管理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制订本办法。 一、医疗风险识别与监测范围(一)临床 ⒈推诿、延误救治; ⒉未按规定知情告知,谈话签字不规范;⒊重点病人管理不到位; ⒋入院一周内仍诊断不清,病情疑难由外院转入的病人;⒌院内急会诊未按时到达; ⒍超权限、开展诊疗或擅自改变集体讨论诊疗方案;⒎各种医疗意外;⒏非计划再次手术; ⒐重大、疑难、复杂、危重等手术
2、未经术前讨论和审批;⒑病人身份识别错误或手术部门、方式错误; ⒒麻醉、护理、手术和各种有创诊疗的严重并发症;⒓使用药品、剂量、剂型、浓度错误;⒔急救药品、设备不能及时到位或失效;⒕无执业资格独立从事一切诊疗活动。(二)医院感染 ⒈重大、特殊的医院感染(传染病院内扩散);⒉多重或广泛耐药菌株感染; ⒊消毒、隔离、预防违规。(三)医技部门 ⒈“危急值(像)范围”检查结果;⒉医学标本错误、缺失,不能正常检测;⒊医用试剂或材料不合格,保管不当。(四)药剂 ⒈处方、医嘱(剂量、剂型、浓度、用法、禁忌症等)错误,调剂差错;⒉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 ⒊药物存放不当,效期
3、已过。(五)仪器、设备、器械 ⒈医疗仪器、设备运转异常;⒉医用器械使用不正确; ⒊医用耗材、内置物不合格。(六)医患矛盾⒈医疗损害争议; ⒉医疗质量投诉、医疗纠纷;⒊患者满意率明显下降; ⒋患者占床不出院,高额医疗费拖欠。(七)后期保障 ⒈供电、供气、供水故障; ⒉防滑跌未禁示或未采取措施;⒊应急逃生通道不畅或设施失效;⒋其它不良事件。 二、医疗风险报告与分析评估(一)风险报告 医疗风险信息来源于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自我查找、同事提醒、科室自查和医院各职能部门对医疗风险因素监查,院领导查房等方面。各科室、各岗位对发现存在的医疗风险情况,应通过局域网“
4、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或电话,即时报告相关职能部门或/和分管领导,夜间、节假日先报告医院总值班,总值班根据情况与相应部门联系。有关部门酌情深入科室或现场调查、核实或应急处置,并做好信息记录整理,必要时上报主管领导。 (二)风险分析评估 各科室、各职能部门应按照有关的规章制度、规范、标准和规定进行医疗风险信息综合分析,对上报或检查掌握的医疗风险资料进行评估,首先调查核实其真实性或者了解出新的事实,再根据事实分析出现医疗风险的性质和根源,严重的或带有共性问题,提交相关医院管理委员会或院务会讨论、分析和定性。 三、风险处理 即时适当的干预与处理是医疗风险防范管理的
5、重要环节,直接影响风险控制的作用和成效,发生风险的当事人、科室和职能部门应根据岗位职责,有关规章制度和规定,确定处理方式,并及时作出有效的干预和防范措施,具体处理程序 如下: (一)临床类风险 涉及门诊和临床各科室,科主任、护士长及时掌握情况,当事人或科室要及时向医务科、护理部上报,并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按首次负责制等相关制度和规定调处;组织积极有效救治,尽量减少风险给病人带来的损害;加强病人管理,尽可能弥补相应手续和告知;及时调整补充药、械,并按要求正确使用等。职能部门按“医疗质量控制实施方案”标准予以考核处理。 (二)医院感染风险 各临床科室将发生的院
6、感风险,立即上报院感科,院感管理部门迅速查明原因,采取消毒、隔离、防护等措施,督促临床科室及时调整抗菌药物使用,全力救治病人,纠正、改进消毒、隔离、灭菌等不符合情况。 (三)医技部门风险 各医技科室检出危急值(像)立即通知有关医师或科室,并进行必要的复检核实,相关临床科室即刻采取或调整治疗措施。医务科按危急值报告制度考核。标本缺失、试剂缺陷上报医务科后立即查明原因,尽力纠正,有关科室按“质控”予以考核。 (四)药剂风险 临床医生、护士或科室发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马上予以相应处置、封存残药或包装瓶盒,上报临床药学室,并按《药物不良反应报告与处置规定》处理;药房
7、调剂人员,发现处方、医嘱错误,先不发药,并通知医生核对、纠正;药品逾期或保存不当,药剂科立即撤柜、清理,按“质控”标准考核。 (五)仪器、设备、耗材医技、临床各科仪器、设备、耗材不能正常使用或不合要求,向设备科报告,造成医疗影响同时报告医务科或护理部,设备科立即查明原因,安排检修或更换,根据不同后果按质量考核标准处理。 (六)医患矛盾 全院各科出现医疗投诉、医疗纠纷,当事人应马上向科主任或护士长报告,科室设法安抚患方情绪,通过电话或院网上报医患关系协调办公室,医患办根据事态及时到达科室,了解缘由,分析,尽量控制事态发展,做好投诉接待处理工作,对当事人和科室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