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

菊花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

ID:19198911

大小:22.59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9-29

菊花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_第1页
菊花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_第2页
菊花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_第3页
菊花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_第4页
菊花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菊花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菊花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摘要】  综述了菊花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概况,为菊花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关键词】菊花;化学成分;药理作用Abstract:ThispaperreviewedthechemicalconstituentsandpharmacologicaleffectofChrysanthemummorifoliumRamat,suchasanti-hypertensionandantihyperlipidemia,etc.Thereviewhasprovidedsomeinformationforthestudyandapplicati

2、onofitinthefuture.Keywords:Chrysanthemummorifolium;Chemicalconstituents;Pharmacologicaleffect菊花为菊科植物菊花ChrysthemummorifoliumRamat.的干燥头状花序,是传统中药,早在《神农本草经》中有记载,白菊花茶能“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皮肤死肌、恶风湿痹,久服利气,轻身耐劳延年”[1]。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菊花具有防治心血管疾病、抑菌、抗癌、抗衰老等作用。有研究表明[2],菊花中的挥发油及黄酮类化合物为主要活性成分,现将挥发油及黄酮类化合物的化学成

3、分、药理作用概述如下。1挥发油化学成分包括脂肪族、单萜、倍半萜及含氧衍生物。单萜、倍半萜的含氧衍生物多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和香气,是医药、化妆品和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刘伟等[3]采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菊花的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初步研究,鉴定出二十余种萜烯类化学成分:α-侧柏烯、β-菲兰烯、χ-菲兰、γ-松油烯、1,8-桉叶素、叔丁基苯、χ-萜品烯、蒲勒烯、优葛缕酮、樟脑、龙脑、异龙脑、醋酸冰片酯、芳樟醇、β-石竹烯、β-榄香烯、假紫罗酮、γ-松油醇、Dihgdrkhusilol等;并指出因产地及加工炮制方法的不同,挥发油的成分不同,导致其药效不同。 

4、 黄保民等[4]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研究怀菊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鉴定了45个化合物,主要成分是β-菲兰烯、对聚伞花烯、菊烯酮、1,8-桉油精、冰片及桧烯等。周维书等[5]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对香菊挥发油成分进行了质谱分析,测定了香菊挥发油含a-蒎烯、樟烯、异缬草酸丁酯、冰片、γ-桉醇、松油醇等为主的43个成分。其中异领缬草酸丁酯、苦橙油醇、γ-桉醇在常用药用菊花或野菊花中很少发现,这三个挥发油成分占挥发油总重的%,能代表香菊的独特香气。1.药理作用抑菌作用现有研究认为[6]挥发油是菊花抗菌作用的物质基础,其中的樟脑、龙脑则是其发

5、挥抗菌作用的主要成分。  李英霞等[7]对不同产地的菊花挥发油的抑菌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不同产地的菊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葡菌、变形杆菌、乙型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尤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最明显。抗肿瘤作用菊花挥发油中含有较多的β-榄香烯[3],而β-榄香烯[8]具有广谱抗肿瘤等广泛的药理作用。国家一类新药β-榄香烯乳剂已用于癌症病人的临床治疗。因此菊花挥发油部位具有潜在的抗肿瘤作用。其他作用丁香烯具有平喘作用,是治疗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的有效成分之一;1,8-桉叶素和蒎烯均有较强的抗炎和祛痰作用[9]。黄酮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分

6、布于植物界,而且生物活性多种多样,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重视,菊花中含有的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包括黄酮及其苷、黄酮醇及其苷,是菊花药用的重要活性部位。.1化学成分菊花中含有的黄酮类化合物有:芹菜素[10]、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11]、芹菜素-7-O-鼠李糖苷[12]、芹菜素-7-O-吡喃半乳糖[13]、金合欢素[14](5)、金合欢素-7-O-β-D-葡萄糖苷[15]、金合欢素-7-O-吡喃半乳糖[13]、刺槐苷[15]、金合欢素-7-O-(6″-O-乙酰)-β-D-葡萄糖苷[15](acacetin-7-O-(6"-O-acetyl)-β-D-gluc

7、opyranoside)(9)、香叶木素[14](chrysoeriol)(10)、香叶木素-7-O-β-D-葡萄糖苷[15](11)、木樨草素[13](12)、木樨草素-7-O-葡萄糖苷[16]、槲皮素[13](14)、槲皮素-3-O-半乳糖苷[17](15)、槲皮苷[17](16)、5-羟基-3',4',6,7-四甲氧基黄酮[18]、山萘酚[15]、黄芩素[13]、棉花皮素五甲醚[19]、异泽兰黄素[20]、橙皮苷[20]。.药理作用黄酮类化合物[21]对心血管疾病、癌症、免疫系统疾病有显著的药理作用,这些疾病都是人类健康的大敌,因此进一步筛选黄酮化合物,

8、寻找其作为新药研究开发的先导化合物具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