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浅析不同制剂中的黄芩苷含量测定方法与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不同制剂中的黄芩苷含量测定方法与应用编辑。 黄芩苷具有抗菌消炎、降压利尿等作用,是中药黄芩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黄芩苷几乎不溶于水、乙醚、苯、氯仿,难溶于甲醇、乙醇、丙酮,微溶于热冰乙酸、碳酸氢钠,易溶于N,N二甲基甲酸胺、吡咯。本文仅就不同制剂中黄芩苷含量测定方法与应用,介绍如下。 1方法与应用 陶涛等[1]用薄层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双解口服液中黄芩苷的含量,用硅胶H作固定相,乙酸乙酯—丁酮—甲酸—水(5∶3∶1∶1)为展开剂,样品液直接点样,刮下斑点后用50%乙醇洗脱,同时做空白,在岛津UV210
2、0,27nm处测定其吸收度,标准曲线为Y=+(r=),平均回收率为%。该方法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多,容易造成较大误差,重复性差已较少使用。 孟蕾蕾[2]用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小儿安金丸中黄芩苷含量,在以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TU1901下测定,参比波长为250nm,测定波长为27nm,平均回收率为%,RSD=%,方法可靠。 颜耀东等[3]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牛黄清胃丸中黄芩苷的含量,样品用甲醇提取,在聚酰胺板上用醋酸—乙醇(6∶1),2次展开分离后,在岛津CS930双波长薄层扫描仪中以LR=280
3、nm,XS=20nm进行扫描测定,平均回收率为%,RSD=%。应用该方法测定牛黄清胃丸中黄芩苷含量,分离效果好,结果准确。 卢劲伟[4]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对凉膈散中黄芩苷含量进行测定,样品用50%乙醇提取,在聚酸胺薄膜上用30%醋酸展开,在岛津CS930双波长薄层扫描仪中以测定波长KS=28nm;参比波长KR=360nm,平均回收率为%,RSD=%。本法对黄芩苷分离效果好,不用特殊处理就可将干扰成分与欲测成分分离,方法简便、灵敏。 王增理等[5]采用二阶导数差示脉冲法对药材黄芩中有效成分黄芩苷的含量进行了
4、测定,扫描范围为-~mg/mL,扫描速度为50mV/s,电流灵敏度为50tA/V,脉冲振幅为20mV,结果平均回收率为%,RSD=%,表明该法精密度较高。 张玲莉等[6]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一清颗粒中黄芩苷的含量,色谱柱为DC18,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47∶52∶),检测波长为27nm,样品用甲醇超声下提取,结果表明黄芩苷在~μg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RSD=%(n=5)。 宋卫青等[7]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芩黄胶囊中黄芩苷的含量,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固定相,甲
5、醇—水—磷酸(47∶5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nm,样品用70%乙醇提取,结果表明黄芩苷在~/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RSD为%(n=5)。 小结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黄芩苷进行含量测定,样品不用事先进行分离,简便、准确、重复性好,是目前黄芩苷定量分析方法中较为优越的方法,也是质量控制中较常用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陶涛,钟慧绮.薄层紫外法测定双解口服液中黄芩苷含量[J].广东药学,XX,2:38. [2]孟蕾蕾.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用于小儿安金丸中黄芩苷的定量分析
6、[J].山东医药工业,XX,22(2):19. [3]颜耀东,裴颖,黄晓洁,等.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藿香正气口服液黄芩苷的含量[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13(5):277. [4]卢劲伟.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凉膈散中黄芩苷含量[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XX,6(2):43. [5]王增理,梁云爱.二阶导数差示脉冲极谱法用于黄芩中黄芩苷的定量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4,19(9):554. [6]张玲莉,彭燕,吕翼.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藿香正气口服液的含量[J].中成药,XX,6(10)
7、:628. [7]宋卫青,倪艳,王瑞明,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芩喑黄胶囊中黄芩苷的含量[J].时珍国医国药,XX,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