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110210
大小:39.39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8-09-28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篇一:秦朝中央集权的形成(XX年一轮复习导学稿) [键入文档标题] 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秦灭六国实现统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最主要是因为() A.创建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B.为两汉至宋元政治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C.统一了度量衡 D.统一了法律 2.下列职权相近的一组是 A.秦朝丞相、汉代尚书台、元朝宣政院 B.秦朝御史大夫、汉代刺史、明朝按察司 C.秦朝御史大夫、唐朝门下省、宋代枢密院 D.汉代尚书台、唐朝中书省、元朝中书省 3.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
2、核心是 A.皇权至高无上B.中央设三公九卿 C.地方推行郡县制D.实施严刑峻法 4.下图体现出的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不包括 A.“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B.中央政府机构既配合又牵制 C.全国官僚机构体系既是家族等级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 D.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 5.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中国也。”其中“中国之政”主要指的是() A.皇帝制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3、 6.下面是秦朝“九卿”和唐朝“六部”的职能比较表 据此,下面理解正确的是() A.皇权专制不断加强B.中央集权有所加强 C.机构精简但更高效D.官僚体制走向成熟 7.《嬴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嬴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 A.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B.确定了后世XX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 C.确立了分封子弟的制度 D.开始用军功授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 8.“国家大事皆由廷议向皇帝提出意见,
4、由皇帝裁度或由廷议作出决定”。此规定表明秦汉时期() A.中央集权制较完善B.皇权受到一定制约 C.绝对皇权已经形成D.尚未形成专制制度 9.秦汉时期丞相一职由一人担当,到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到了宋代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更多了。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来自:小龙文档网: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A.专制皇权不断加强B.封建中央政府民主政治得到不断发展 C.丞相权力不断分散D.中央对于地方政府控制的日益严密 10.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克里斯提尼重新划定以地域为基础的10个行政部落代替原先的4个血缘部
5、落。这两个措施共同的进步意义是 A.都打破了贵族势力对地方政权的控制 B.都加强了封建社会中央集权 C.都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 D.都消除了社会矛盾 11.有人在评述秦朝的政治变革时说:“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竟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群。”从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种变革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促使中国古代政治 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B.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 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D.从军功政治向文治
6、政治转变 12.据《两汉书·地理志》载: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年)平定江南地,在今嘉兴市南湖区置长水县属会稽郡。下列各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A.郡守的职位由中央任命,可以世袭 B.郡守是会稽郡最高的行政长官 C.会稽郡长官有权任免辖区内的县令 D.长水县是会稽郡郡守的封地 13.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 A.分封制和郡县制B.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 C.分封制和宗法制D.宗法制和郡县制 14.下列机构,属于监察体制的有() ①御史大夫②
7、参知政事③御史台④都察院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5.秦统一后,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备的、系统的国家管理机构——金字塔式的中枢行政系统??采用分工的原则,使中央政府能维持有效的运作,以管理庞大的帝国”。材料说明 A.皇帝制度保证了行政的有效运作B.三公九卿制度设计得比较合理 C.御史制度促进了国家行政的运行D.郡县制度推动了中央集权加强 16.秦统一后,秦始皇认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采纳李斯的建议,“不立尺土之封,公天下为郡县”。彻底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这是郡县制
8、在中国确立的标志,也是中国和世界行政区划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事件。从当时的背景看,郡县制的进步性主要表现在 ①中央集权取代了地方分权②精英政治取代了大众政治 ③直接管理取代了间接管理④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键入文档标题]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17.中国古代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