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苏东坡传读后感3篇

读苏东坡传读后感3篇

ID:19078676

大小:18.8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28

读苏东坡传读后感3篇_第1页
读苏东坡传读后感3篇_第2页
读苏东坡传读后感3篇_第3页
读苏东坡传读后感3篇_第4页
读苏东坡传读后感3篇_第5页
资源描述:

《读苏东坡传读后感3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读苏东坡传读后感3篇  小编为大家推荐以下的读苏东坡传读后感3篇,希望各位读者不要错过阅读,觉得赞的朋友,可以转发或继续关注本网站。  从小就读苏东坡的诗,“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忧愁,“大江东去浪涛尽”的气势……无不流露出诗人的豪迈奔放。可我对苏东坡的了解甚少,直至读了林语堂笔下的《苏东坡传》,才知道苏东坡原来是千古奇人。  苏东坡既是虔诚的哲人,又是仁厚的长者,他始终富有青春活力。苏东坡的背后,几度升迁的辛酸只有他自己品尝。他一生为官,一生清廉,与大政治家王安石斗智斗法。他热爱生活,在美食方面留下了“东坡肉”“东坡壶”以传后世。东坡情感丰富,对

2、其亡妻寄以青丝,在《朝云墓志铭》和《悼朝云》一诗中表达了自己的伤痛。苏东坡是刚直的,尽管有过数次因诗而被捕受审,但他仍不改犀利的词风。他写诗讽刺“群鸟未可辨雌雄”,后又写“犹诵卖青春”对官场荣耀表示鄙夷。他知己无数,兄弟情深,苏东坡又是幸福的。  苏东坡有一身浩然之气,王安石变法出现了种种弊端,苏东坡写出了上神宗皇帝万言书,包括他自己的政治哲学,也表现出他个人的气质与风格,机智学问与大无畏精神。苏东坡反对变法失败被贬至杭州,他远离了尘世的喧嚣,回归与清纯与空灵。他习惯了淡泊,他明白了如何应对困难。苏东坡具备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超凡脱俗,刚正不阿,坦坦荡

3、荡,使他任何环境中处之泰然,宠辱不惊。  苏东坡的一生坎坷,但也是豁达的一生。身处逆境也不觉痛苦,脚踏荆棘也不觉悲凉,始终保持乐观,像他的诗词一样千载有余情。细读“大江东去浪淘尽”“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原来这些都是苏东坡乐观的态度和别样的人生哲理。  “苏东坡”只是一个名字,一个记忆,但他留下的却是永恒。  ——题记  纵观苏东坡的一生,是辛酸的,他为民,他为国,但他却从不为名,为利。为了人民,国家,他与章淳斗智,与王安石斗勇。总之,苏轼的处事,上对得起天下对得起地。  书中在提到变法时,作者曾相对于苏轼与王

4、安石的见解说道“:无论是思想的高度还是目光的远大,苏轼都比不上一代名相王安石。”在书中所列的变法时的图表中我们可以看见在反对派中还有王安石的两个弟弟。这一极不平衡的阵容既令人可悲,又令人可笑,让人不禁纳闷王安石化友为敌的才气,以及神宗宠用王安石所花的代价之大——所有对新政策有异议的人都被撤职,罢官议罪。而这一节最大的看点在于王安石“辞职”后,苏轼曾去金陵拜访过王安石。这时的两人尽释前嫌,化政敌为文友,谈天说地,不亦说乎。在这里林语堂既写出了北宋文人的风雅大度,又写出了两位大文学家的可爱。  苏东坡还有一段流放岁月,最远到过当今海南。当时的海南可不是经济

5、特区,而是一个鸟不生蛋的荒岛,极为落后。可他丝毫没有怨言,俨然是个“乐天派”。虽然苦,却也落得个清闲,“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文学家们这样评价苏东坡:  “善谈吐,游踪甚广。天生聪慧,对佛理一触即通。”——林语堂  “尤其不可及者,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为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赵翼  “三代以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未有之也”——王国维  “以诗书礼乐之教转化其风俗,变化其人心,听书声之琅琅,弦歌四起,不独‘千山动鳞甲,万谷

6、酣笙钟’,辟南荒之诗境也。”——王国宪  “苏轼之诗,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燮星期  从中我们看到这样一个真实的苏东坡——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悲天悯人的道德家;黎明百姓的好朋友。  起初拿到这本薄薄300多页的《苏东坡传》,粗略的翻翻,并没有发现他有多么多么的吸引人。认认真真地开始看起来,也被林语堂那些看起来略微费力的文字加上并不能太多的情节弄得昏昏欲睡。于是这本书就一直“束之高阁”,直到老师说下周一律收齐。为了届时的作业,硬着头皮开始飞速的看了起来。  从一开始的一目十行到后来废寝忘食的细细去读,才发现吸引

7、我的是苏东坡的那种大者所拥有的智慧,他那时间和空间都无法阻挡的人格魅力,加上林语堂那种平实的笔调,让这种魅力在字里行间浓烈的发散着。比起看书时候的万千思绪,真正到下笔却不知道怎样去描绘这样一个高大的人。林语堂的序里是这样写的“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天下书”

8、这是苏轼用来自勉的诗句,有这样的诗句作铺垫,但在我们领教了苏轼的天才和博学后,还是免不了的惊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