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071937
大小:16.8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9-28
《课文小池的教材理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文小池的教材理解 1?学会本课3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想象诗中描写的美丽景色,增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 4?默写课文。 《小池》是七言绝句,作者是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 在这首诗里,诗人以清新活泼的语言描写了初夏荷花池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由衷的热爱。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写小池环境的幽静美丽。细细的泉水从泉眼里悄然无声地流出来,好像泉眼很爱惜它们,舍不得让它们多流一点。一片树阴映照在水面上,好像非常喜爱这晴天里柔和而美丽的风光。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写小池生
2、机勃勃的景象。嫩荷叶那尖尖的角刚刚露出水面,马上就有蜻蜓落在上面了。“小荷”与“蜻蜓”相依存,“才露”与“早立”相呼应,有动有静,点出自然景物之间的密切关系。 这首诗通过对涓涓细流、浓密树阴,清澈的水面、初露尖角的小荷,停落的蜻蜓这些景物的描写,形象地勾画出了一幅初夏荷花池的风景画。特别是“惜、爱、露、立”几个动词的巧妙运用,使这优美、宁静的画面充满了生机。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带。 教学挂图,或插图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 识字、写字教学 1?识字教学。 本课只有“惜、照、柔”三个生字。先让学生自己借助拼音练习读准字音,再通过检查进一步
3、识记巩固。字形的掌握,可用学过的偏旁分析记忆字形。 2?写字教学。 三个生字字形都比较复杂,教师应逐字示范,指导写好。 惜:左右结构。注意左边“忄”的笔顺:忄。右边“昔”字,应写得略宽些。 照:上下结构。上部“昭”字,占三分之二格,四点底要写得呼应顾盼。 柔:上下结构,容易写长。书写时“矛”字时应写短而收缩一点儿,“木字底”要写舒展些。 词句教学 诗题“小池”,是小池塘的意思。 泉眼:是泉水的出口。 惜:爱惜、舍不得。 细流:细细的水流。 照:映照。 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小荷:指刚刚长出水面的嫩荷叶。 尖尖角:指还没有展开的嫩荷
4、叶的尖端。 教学时,应先让学生反复读诗句,在语言环境中有所感悟,然后让学生提出不懂的词语,互相讨论,加上教师点拨,使学生理解。在词语基本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说说诗句大意。然后教师进行必要的点拨,使学生能感受到诗中描写的美丽景色: 无声的泉眼爱惜泉水,让它细细地流淌, 树阴倒映在水面,像是爱恋这晴天柔和的风光。 嫩荷叶才在水面露出尖尖的小角, 早就有蜻蜓飞来落在它上面。 朗读、背诵指导 这首诗语言清新活泼,描写动静结合、情景交融,适合反复吟咏想象,加深体会。教学中应以读为主,读出诗情画意。 指导朗读时可参考下列提示读出节奏。 泉眼无声/惜/细
5、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学低年级学生学古诗,在了解大意的基础上,重点是熟读和背诵。只要注重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自然会由读熟到读出感情。 练习提示 课后练习1、2题可在教学过程中完成。 第3题,默写课文。要在能够背诵课文和写字教学之后进行。做此题,可直接在课后印出的方格中默写。提醒学生不要写错标点。 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1—2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解题,看图导入。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这首诗是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写的。他写的诗通俗易懂,富有生活情趣。 小池,指的是小荷花池,也叫小荷
6、塘。这首诗就是写诗人在小荷花池看到的美丽景色。 2?同学们仔细看图说一说图上画了什么景物。试着夸一夸小荷花池的美丽景色。 初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1?我们听一听诗中是怎样描写小荷花池美丽景色的。听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 2?自己出声读课文。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正确;练习把每句诗读通顺。 3?检查识字和读课文情况。用生字卡检查识字;指导把课文读流畅。 细读诗句,了解诗意。 1?自读诗句,提出不懂的词语,同学讨论,教师点拨,了解词句意思。 2?看图想象小池的美景,进一步了解诗句的意思。 反复诵读,体会诗中的景与情。 在学生对诗句意思有了大致的了
7、解之后,要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要指导学生把景物读活,要读出景物间的密切联系。可参考“教学建议”中的提示,也可再次让学生听课文朗读录音,在模仿的基础上读好。 在充分读的基础上,练习有感情地背诵。 进行识字、写字教学。 完成课后练习第3题,默写课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